第 211 章(1 / 1)

明末无敌特种兵 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围困在核心。

清军拼命突击,总算从西南一路突出二百余骑,狂奔而逃,其余部队,尽被歼灭。

“祖总兵,快追呀!”毛仲急了,责怪祖大寿。

祖大寿一笑:“这个自然!”解释道:“如果不给敌生路,靼子死战,我军伤亡恐怕极大!”

毛仲醒悟:“还是祖总兵有经验!”

两相合兵,共同追捕满清军,追出三里外,将其尽数击毙。

不久,两军携带缴获的战马,军器,敌人的首级,盔甲,军旗等物,兴高采烈地返回城池,城西,吴襄军和毛仲军一部也顺利地歼灭了逃敌,返回城内,因为天色已晚,明军就在城中分头驻扎休整。

锦州之战,明军三部分精诚团结,大破清军,先后击毙满清军一千六百余人,击伤并俘获两千一百余人,还歼灭了投降清军的数百前明军叛徒。

祖大寿和吴襄对毛仲非常敬佩,当天夜里就去拜访,两人纷纷表示,愿意在毛仲麾下效力,毛仲坦然接受了他们的要求,决定三部合而为一。

夜间,忽然在城北有大批军马打着火把赶來,把祖大寿吓了一跳,急忙向毛仲汇报:“快,快,满清军來了!”

毛仲派遣人手在城头上一问,才知道是辽东军的后续骑兵部队,当下大喜,全部让进城中,此时,明军已经拥有骑兵六千,步兵一千余,实力非常可观,当夜,以满清军的死伤马匹烧烤为食,明军各部,饱餐一顿,美美休息。

辽东军第一天就长趋而入,屡战屡胜,歼灭敌人数千,而自己伤亡数量,微乎其微,让毛仲非常满意,因为长途跋涉的劳累,明军第二天八点左右,才整军出击,因为有了祖大寿和吴襄两位通晓地理的高级向导,毛仲军极为轻易地顺着大路向前突飞猛进。

纵横二十余里,遭遇了一股清军游骑兵,将之歼灭,再进十六七里,來到了高桥镇,这儿本是吴襄的驻扎地,现在,已经被清军占领,吴襄一见清军,异常愤怒,率领部队猛烈冲锋,遭到了清军的箭弩反击,伤亡极大,幸亏毛仲步枪军及时增援,将敌人压制,击破了城镇,将满清军围歼,吴襄对毛仲极为感激:“以后但凡有事,朱总兵只要呼喊我一声,我吴襄必然为将军效劳!”

高桥之敌不过三二百人,明军马不停蹄,继续滚滚南下,一个时辰之内,赶到了兴城,正见数千清军,驻扎在那里,两军立刻交战,关宁军的祖大寿为前驱,奋勇当先,和满清军搅拌在一块儿乱杀乱砍,毛仲在后队看见,立刻率领部队向前,步枪军一百杆成为重火力。虽然士兵每人只开了三四枪,却将满清军精锐的骑兵,打得非死即伤,稀里糊涂地就滚倒了一大片,这种场面,远不是清军能够遭遇过的,也不是其能够理解的,在心理上,也难以承受,所以,清军崩溃,向着南路溃退,祖大寿明军骑兵,顿时惊喜非常,在后面追捕,两军人马衔接在一处,滚滚而去,毛仲军派遣一千骑兵携带步枪百杆,随时随地援助祖大寿,自觉带兵东向,直趋岸边。

“将军,我们怎么不继续追捕靼子,反而东面去,那里有什么?难不成有靼子的主力!”王海生问。

“是啊!东面很快就是海了!”

“忘记了,孙承宗大人在啊!”

“孙承宗!”

“蓟辽督师!”

“哦,是是是!”

明军骑兵,飞快赶到了海岸线上,眺望大海,只见波涛滚滚,在朝阳的辉映下万点碎金,哪里能有只船片帆。

毛仲下令,立刻到周围地带搜寻船只,又派遣一部分人砍伐树木,编制木筏,官兵们忙得不亦乐乎,有士兵议论说,我们辽东军尽管咬着满清靼子打就是了,干吗來这儿找什么督师大人,毛仲也不解释,只是督促加紧行动。

沿海地带,竟然沒有一艘船只,看來,孙承宗在挣脱了变兵,向海上觉华岛逃难之机,已经将这一带的船只搜罗净尽,也或者是满清军将这一带的民船等焚烧了,毛仲无奈,只得派遣一百余兵继续编扎木筏,将來入海请出督师大人,将余部官兵,火速沿海南下。

明军数部,苦苦追捕满清残余,一直追出三十余里,过望海,东辛,将之全部歼灭,一共歼敌两千二百有余,祖大寿军伤亡在三百以上,吴襄军伤亡也有一百余,毛仲军骑兵伤亡,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在绥中城,明军一部前來迎接,原來,清军只占锦州到兴城地面,然后主力西向,绕过山海关以西百十里,突入北京地面去了,所以,关宁军的主力尚在。

毛仲军,祖大寿军等,陆续进入绥中城,竟然发现,坚守这一带的将领是李黑风,熟人相见,分外亲切,劫后余生,感慨万千。

“朱总兵,您一來,我们辽西军就有救了!”李黑风象一个孩子,泪流满面。

在绥中城,明军不过三千,自保有余,出`城作战不足,毛仲部一來,顿时势力大张,李黑风吩咐城内官兵准备酒菜,好好款待友军,李部官兵,也对毛仲军亲切友好,两下十分融洽。

李黑风向毛仲等介绍了绥中形势,以及满清军的动向,随即表示,要追随毛仲,南下堵截满清军主力,毛仲大喜,当夜,明军在城中休整,第二天一大早,万人明军部队,汇集起來,向着南面的大道狂奔,骑兵九千余为主力,步兵两千余随后运输物资,放弃了绥中,集中力量南下作战。

大军到了山海关前,被雄伟的关山阻隔,明朝守军惊恐万状,纷纷上城关上防御,戒备森严,等李黑风,祖大寿,吴襄等一番通报,士兵大喜,慌忙禀报将军,出來的是监军太监高第,山海关代总兵何可纲,其他将领黑压压一大片,毛仲并不熟悉一个,原來,主要的将领都分出各地防御,山海关内,实力并不雄厚。

高第一见毛仲,欣喜若狂,在关前就下了马,一路猛跑,根本忘记了军中的礼节,拉住了,毛仲,摇晃得象发了疟疾:“朱总兵一來,我辽西大局有救了!”

很多辽西关宁军将领士兵,都充满好奇地瞻仰毛仲的风采,可是?一见之下,大为失望,心里纷纷议论,怎么是个貌不惊人,普普通通的小麻子。

毛仲向高第汇报了自辽东盖州进兵以來的情况,听得高第大为喜悦:“朱总兵威风,威风,满清靼子军听说你來了,立刻就土崩瓦解,如果朱总兵能在京城大破敌军,一定能够力挽狂澜,那时,可是不世之功啊!”

高第对毛仲大加赞赏以后,提出了要求:“请朱总兵借助我军一批步枪,以强我山海关军之力!”

毛仲想不到他提这个问題:“步枪数量本來不多,子弹更是寥寥无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