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可弘扬佛法。”
“那到何处孕育?”张通玄道:“你麻姑山虽然地脉不错,却也不好孕育。”
“张家界。”李郸道开口道:“那里我便觉得风水不错。”
袁公点头:“那里确实是好地方。”
张通玄一听,乃是自己家祖先留侯张良的道场,上古赤松子便在此有洞府,更有黄石公的天书遗迹,世人传闻,乃是天帝盆景跌落人间。
“如此只需要再炼制一层石卵将他包裹,看自然造化而出世了。”
而刚刚李郸道又有炼制五彩石的本领。
诸位真人传念一合计,商量此事可行程度,和背后的道德伦理。
讨论过后,又占卜未来,终于决定下来:“本来,此事与魔道无异,那南极魔头有伤天和,不过若是你能证此道,便是断了他的道途,去了他的运道,到时候杀之,令其气数耗尽。”
“且其中也可推进修行之道,和长生功果相互应证,算是丹道之外另一道,以修证先天道体,血脉肉身为晋升,为人仙之道,更进一步,为肉身成圣做下奠基,算是命功之中单独开辟一道。”
“这?”
李郸道没有想到诸位真人竟然从中探寻到了另一条证道的路子,类似于阳神之中的人仙武道,修证天仙道体,而不是元神成就天仙。
确实,若是不断强化五脏六腑,浑身血肉,尽数转化先天,生出血肉神通,确实可以延长寿命,达到上古之民寿八百,颛顼大帝绝天地通之前的状态。
这无异是有利人道气运和仙道气运的。
只是如今天地元气,都只能支持内丹之道为主流了,这种人仙武道,还能流行起来吗?
第621章 鱼水之争
诸位真人同意之后,便由着李郸道将那些五彩灵液,仙藕灵根造化的各个器官拼凑起来。
却也不过是一具有呼吸,无意识的行尸走肉一般。
只是道韵天成,似乎完美无瑕一般。
而李郸道和孙真人又用地脉灵玉,炼制了九窍八孔的一块仙胎,集合诸位真人的力量将那先天道体封印其中。
且由着魏真人,火龙真人,钟离权真人,白猿仙人,李郸五人一起往着张家界去。
而似乎有缘,此时便有一道门户洞开,是李郸道之前没有见过的仙家福地洞天。
魏真人掐指一算:“果然有缘分。”
便带着几人进去了此处洞天,发现其中竟然有古代仙人生活的痕迹,而一座孤高的山峰之上,此时有有千岁松树者,生於其间,状似木人形。
而此松树之上更有一灵芝,浑然赤色,九层如塔,也好似松树一般。
而李郸道一见那松树如同木人之形,便知道此处为龙脉凝结之吉穴,不然不足以生赤松子芝。
没错,那灵芝便是传说中赤松子服食成仙的灵芝。
魏真人将此仙胎落入松下芝旁。
而此石卵立地生根,吸取地脉灵气和九天轻灵之气。
火龙真人道:“此处洞天,想来便是上古炼气士赤松子修行之地。”
魏真人环视一周:“如今却也没有主人了,而且似乎只对有缘之人开放。”
袁公道:“我在此修行了也有千年,却没见过这处洞天,今日怎么自己打开了门户?”
钟离权道:“只怕是前辈算到,因此留下缘分。”
李郸道拿着玉瓶,采集了一些灵芝上面的孢子粉,又捡了一些松果,在其中剥出一两松子。
却是正好用来培育药田。
“这枚灵卵就放着此处,受日月之精华。”魏真人道:“等其出世吧。”
李郸道问道:“那大概要多久出世?”
“那些少年,平均十二三岁,其自然也要十二三年的重新孕育。才能真正如母体孕育出世一般,只是生出先天灵明却是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李郸道想想:“还是布置一下吧。”
说罢画下四道符箓。
太玄清生符箓,维持石卵生机。
太玄南斗北斗本命延生符箓。锁定此石卵命格,看看会不会诞生命魂。
太玄少阳符箓。点化灵性,看看可否诞生先天灵明。
太玄清净符箓。维持清净气氛,免得生出变故,被什么不知道什么诡异之物夺舍。
四道符箓布置,李郸道才稍微放心一些。
于是走出洞天,离开张家界。
而刚刚出张家界,此处洞天入口又消失不见。
李郸道等人回到麻姑山,这回却是真正的开府立派了。
时间拖得太久,纵然修道之人餐风饮露,可是哪里能够真的不吃,玄真道又要脸皮,给的伙食不差,这开销太大了,李郸道本来就为了开府立派欠下了一屁股债还没还,实在有些经费运转不过来。
不过现在倒也好,至少外劫是度·过了,还赚了一些名声。
然而真正要立下玄真道,这个道统,还是要靠自身理念的,要是光打出去医术的名声,李郸道就要哭死。
所以呢,当李郸道亲自下厨,用大丹炉做了好些饭菜,以自身神奇的厨艺,满足了诸多经团道人的胃,香气也被诸多花仙子享用之后,又办了个篝火晚会,主要就是烤那黑羊饕餮的腿。
诸多道人随性盘地而坐,会乐器的舞弄乐器,会步虚的唱步虚,倒也是载歌载舞。
而诸多高功级别的法师,则是将李郸道围住,在烤羊腿的香气之中开始了“问道”
“李掌门开辟玄真一道,立下法脉,可有传承箓文?”却是龙虎山的张通玄第一个问起。
箓文是一个门派根本,弟子不能受箓,那这算什么开府立派。
李郸道开口道:“确实有,一共三十三阶箓文,乃是内箓传承,外箓一百零八种。”
李郸道一一演化,这些箓文都是自太玄真符为根本,李郸道观看正一盟威之道所创,内里又添加了诸多神讳,受箓便可借法。
“你玄真道有何典籍传承,可教授弟子,可是为真道?”
李郸道亮出玉书宝典,开口道:“我玄真道以老君为祖师,以玄法求道真,并非邪见,以道德经,清净经,黄庭经,太平经为要领,修洞神,洞玄,洞真,三洞混元大法。”
“怎么太平经也为要领?”楼观道高功觉得李郸道应该更亲近楼观,怎么会将张家的太平经作为要领,因此听闻皱眉发问。
不等李郸道回应,张洞玄回应道:“怎么,太平经如何做不得要领?”
李郸道开口道:“却是取太平经入世之心,取其中治国养生之学,并非出世,而是积极入世。”
“只怕红尘纷扰,做不得逍遥之人。”李郸道此言一出,立马青城山的高功道人就反驳道:“你又如何以玄求真?要知道玄之又玄,可不是红尘参悟的。”
李郸道此时知道自己的理念在此时道教诸多门派看来并非主流,只怕在大道理念上面并不会有多少认同。
不过论道本就是开府立派,扬名天下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