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你要不要啊?”
“能否给我看一看?”赵琦对着男子说。
男子点了点头:“你小心点。”
鲍老板看着赵琦非常仔细地观察着观音像,暗自哂笑:“装,接着装!我看你一会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但令鲍老板没想到的是,赵琦抬起头来,对着男子说:“走吧,咱们去银行转账。”
男子见赵琦这么爽快,也有些诧异:“你真的要买?”
赵琦点头道:“是的,八万我买了。”
男子眼珠一转:“我是说至少八万。”
“来了来了,看你们怎么表演。”鲍老板心里冷笑连连。
赵琦到是有些没想到,男子居然还能反悔,这个时候,争是没什么好争的,他看着对方说道:“我这有两份买卖合同,如果你诚心交易,就在合同上写下价格,不过,我事先得提醒你,只有一次机会。”
为了方便,赵琦包里一直备着几份买卖合同,不至于到了要用的时候,还要临时写,也可以避免漏洞。
见赵琦把合同拿了出来,鲍老板心里也有些犯嘀咕,难道赵琦不是在演戏?再一想,会不会是想演的逼真一点,让自己相信?
男子看到赵琦拿出来的合同,有些诧异的同时,一条一条看了起来,看到最后写的惩罚条款,是合同金额的五倍,嘴角稍稍抽搐了一下,如果自己写了金额,就不能再反悔了,否则赔都要把自己赔死。
赵琦朝鲍老板笑了笑,鲍老板也还以微笑,同时心里嘀咕道:“小狐狸,我看你们接下来怎么演!”
男子犹豫了好一会,一咬牙,写了12万,又写下自己身份证号和名字,大不了赵琦不买,自己再去找买家!
赵琦拿起合同一看,也很爽快地拿起笔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和日期:“走吧,咱们去银行转账。”
男子见赵琦又同意了这个价钱,心里懊恼不已,早知道这样,或许自己写20万,对方也会买吧,现在合同都签了,想反悔也不行了。
所以说,欲壑难填,贪心不足,做买卖太讲良心,买卖双方都不见得承情,所以在商言商,需要有合同之类的约束双方。
见赵琦带着男子出了门,就再也没有回来,鲍老板这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个发财的机会,关键还是自己给推出去的,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完成了交易,两人走出银行的大门,男子假装唉声叹气地说:“这笔买卖我亏大发喽。”
赵琦笑了笑:“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
男子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你们倒一倒手就能赚大钱,还辛苦?”
赵琦说:“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学习总要付出时间吧。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愿意花几年时间,一天到晚学习背书,研究古玩鉴定吗?并且,我们还会时不时打眼,就说我这只袋子里的佛像,是一件一文不值的赝品,三万块钱打了水漂,你觉得自己能不能承受?”
男子听了这番话,沉默不语。
赵琦看了看他:“很多活看似轻松,也要考虑到学习成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几个普通人可以轻轻松松就把钱赚的。”
说完,他就走了。
“神气个什么啊!”男子小声嘀咕着:“我这就去买几本古玩鉴定的书,不就是背书嘛,有什么难的!”
赵琦走了一会,拿出了手机拨打黄应秋儿子的电话。
说起来,如果不是因为要帮黄应秋的儿子挽回损失,他也不可能现在这个点到古玩城来,也就遇不到捡漏的机会。现在黄应秋儿子的损失挽回不了,他得问问黄应秋儿子的想法,如果对方乐意,他就去试着找一尊价钱合适的佛像。
黄应秋的儿子很快就接了电话,得知鲍老板那边不想解决,他既气愤又无奈,随即听了赵琦的意见,他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要再请一尊佛像,并对赵琦说,到时就对他父母说这尊佛像是换的,让二老不要因为被骗一事,心里不舒服。
黄应秋的儿子孝心可嘉,赵琦觉得自己得把这件事情办得圆满一些,他走进古玩城,一眼就看到正在晒太阳的周大炮,便迎了上去。
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窑
周大炮看到赵琦手上拎着两只袋子,表情有些诧异:“咦,姓鲍的给你换了?”
赵琦拉了张小马扎坐了下来:“你觉得可能吗?那家伙油盐不进,我都懒得跟他废话。”
周大炮笑了起来:“哈哈,我刚才就跟你说了,想从那小子嘴里抠出东西来,比登天还难,你还不信。”
赵琦耸了耸肩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总要试试才行。”
周大炮笑着问道:“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赵琦说道:“准备找一件价值差不多了,你现在手里有没有佛像?”
“没有,我已经好久没收佛像了。”周大炮摇了摇头,眼睛余光正好注意到赵琦袋子里有一尊观音像:“你不是有观音像吗?”
赵琦笑道:“你眼睛到挺尖的嘛,不过这尊观音像可不行,价值太高,他们应该不会接受。”
周大炮好奇地问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就在姓鲍的店里。”赵琦笑着说了刚才的事情。
“你这运气简直了。”
周大炮哈哈一笑,又问:“能不能让我欣赏一下?”
赵琦笑了笑,把观音像拿了出来,放到周大炮跟前。
周大炮擦了擦手,拿起造像放在面前仔细端详,越看越觉得这尊观音像越有韵味,不得不说,这尊观音像的制作水准非常之高。但随着观察的深入,这尊造像又他让心里升起好几个疑问,比如胎、釉和窑口等等。
“老弟,这是什么窑口的?”周大炮直接问了出来。
赵琦说:“这是德化窑。”
“德化窑?”周大炮对此很是诧异。
赵琦笑道:“你印象里,德化窑烧制出来的,是不是那种外观甜净温润、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胎釉透亮,隐约可见粉红或乳白色,俗称‘猪油白’、‘象牙白’的瓷器?事实上,德化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朝就有其历史,而且釉色也有多种多样。”
“咦,这观音像的形象,看起来像是宋朝时期的?”两人身后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
赵琦回头一看,原来是卫一健的远房叔叔卫家和。
“卫老,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周大炮也认识卫家和,给卫家和递了一张马扎。
卫家和坐下来:“这不前段时间去了蜀都,昨天刚回来,就想过来瞧瞧,没想到一来就遇到好东西了。”
赵琦哈哈一笑:“看来这尊造像跟您老有缘。”
卫家和眼睛一亮:“这话可是你说的,这尊造像可得让给我!”
“行,没问题。”
卫家和见赵琦答应,顿时喜笑颜开。
周大炮连忙插话道:“慢着,你们总得指点一下,为什么说这是宋代的德化窑吧?”
卫家和摆了摆手:“窑口的事情我可不懂,我只知道这是宋代的观音形象。”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