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5 章(1 / 1)

古玩之先声夺人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么要使用土窑吗?”

赵琦马上回答道:“这是因为柴窑采用松柴烧制,在燃烧过程中松柴挥发出来的油脂对瓷器有滋润作用,窑工通过不断加柴让温度逐步攀升,使瓷器均匀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面有机融合,这样就使烧出的瓷器温润自然,典雅耐看。”

听了这番话,陶述总算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也柔和了一些:“你住的地方有没有给你安排好呢?”

李湖光说道:“还没有,我是直接带他过来的。”

“那你带他去吧。”陶述又对着赵琦说:“我这里的条件有些艰苦,希望你能做好心理准备。”

赵琦笑了笑:“我过来并不是想要享福的。”

陶述说:“希望你接下来一段时间,都能这么想。”

赵琦跟着李湖光来到安排给他的房间,房间有些简陋,只有床、桌、椅各一张,不过房间光线比较好,没有幽暗潮湿的感觉,赵琦没有什么不满的。

赵琦安放好了行李,就下楼去厅堂吃饭。

做饭的是一位看起来五十来岁的老人,陶述喊他钱伯,赵琦也礼貌地跟老人打了招呼。

和陶述相比,钱伯能说会道,也热情多了,招呼着赵琦入座,又给赵琦盛饭,夹菜等等,让赵琦受宠若惊。

这顿饭比较丰盛,味道也很不错,赵琦吃的很满意,只是有一点,陶述有食不言的规矩,全程只能听到吃饭的声音。

饭后,陶述擦了擦嘴,让李湖光去拿了一件木叶盏过来,说是送给赵琦的礼物。

赵琦只当是陶述仿制的木叶盏,连忙感谢了一番,随即拿到手中仔细观察,也好夸一下陶述的本事。

但东西到了手中,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从古至今,木叶盏的仿制就一直没有被攻克过,通过观察木叶盏的真品,可以发现盏中的叶子是凸出于釉面之上,叶茎清晰可见,用手可以触摸到,十分真实,但现代工匠仿制的木叶盏,叶子的叶脉却非常浅,而叶子和茶盏不能完全融合,只能形似,不能神似。

而赵琦手中这件木叶盏,却惟妙惟肖,意境深幽。

“难道陶述已经攻克了仿制木叶盏的难题?”

赵琦不禁如此想道,接着仔细观察,他越看越像是真品,所有特征都和真品一致,这让他很是诧异。

看了好一会,赵琦才抬起头来,望着陶述说:“谢谢陶老师,不过这件礼物实在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李湖光笑道:“你就放心收起来吧,这是陶老师自己烧制的!”

赵琦迟疑了一下,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装作犹豫地说道:“李大哥你再仔细看一看,不会是拿错了吧?”

李湖光正想摆了摆手,表示自己肯定不会拿错,但再一想,赵琦能够被潘昶推荐过来,水平肯定不低,要是赵琦没有看错呢?

想到这里,李湖光又朝着陶述看了看,见陶述面无表情,多少有些明白过来,拿起仔细观察,发现还真不是仿制品。

这时,陶述对着赵琦说道:“东西你收起来吧,算是我给你的礼物和这段时间的酬劳。”

赵琦当然不能答应,他只要能够从陶述手里学成几分本事,就已经值了,怎么好收下这么贵重的礼物?

不过,陶述的脾气也比较倔,送出去的东西,没有收回来的意思。

还是李湖光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要赵琦离开时,任务完成了,赵琦就要收下这件木叶盏,最终还是赵琦同意了。

钱伯给大家上了茶,陶述呷了一口茶,对赵琦说道:“你对木叶盏的工艺有多少了解?”

赵琦知道陶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复制木叶盏的工艺,这么问是对他的考验,便侃侃而谈起来。

“一般来说,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在已经上好了一层黑釉的盏坯上再考虑叶子的设计,叶子经浸泡腐蚀之后,去了叶衣,只剩叶茎和叶脉的叶片,然后将叶片粘上与盏底不相类似的釉,平整地置于盏面,高温使两种不同的釉产生变化,进而生成一丝丝叶脉清晰的图像。

但从工艺过程看,木叶盏以植物为材,高温入窑,在古代连续一周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状态中,要保证叶片茎脉清晰是很难做到的,况且细观木叶盏实物,有的仍然保持叶片黄灿鲜活,自然不卷,而叶子并未经过腐蚀处理。

因此,现在一些制作高仿木叶盏得工序,大多也是采取高温制坯,低温置叶处理的工序。这些仿制的木叶盏,无一例外显得有形无神,生硬作态,缺乏古拙自然感。”

陶述显得有些失神,半响,他回神长叹:“是啊!”

第三百章 冲突

赵琦这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陶述研究木叶盏,争取把木叶盏的烧制工艺复原出来。

木叶盏的烧造,其技艺之难,难在如何在高温之中,让叶子消失殆尽前,于盏壁留下完好无损的脉络纹理。稍有不慎,叶子便灰飞烟灭,甚至蜷缩一团灰渍遗留杯底。

有一种说法,古人在烧制之前,将新叶置于盏底,浇上透明釉后入窑,木叶便被镶嵌于内,这才有了栩栩如生的木叶盏。

陶述认同这个说法,并且,他已经快要试验出类似的工艺,只差最后一步就能够成功。

但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最后一步往往是最难的,陶述的研究也是如此,现在的他就好像走入了一条死胡同,面前已经没有路了。

陶述不是轻易放弃的人,否则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他想着,前面没有路,那就打一条路出来。

为此,他制定了一个计划,但也规定了时限,如果两个月之内,再没有突破,他就放弃。

但他到底不年轻了,身体有了些许问题,不能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的研究了,就需要助手帮忙。

李湖光到是能够帮忙,只是他的天赋不行,用李湖光自己的话来说,力气活是一把好手,脑力活就有些抓瞎了。

陶述想要找的助手自然要天资出众,最好是在业内找,但由于他的身份比较敏感,在业内找,万一消息走漏,会给他惹来麻烦。

前段时间,潘昶过来,陶述向他提起了这个苦恼,于是就有了赵琦的这次江州之行。

接下来几天,赵琦主要的任务是熟悉烧制瓷器的流程,让陶述和李湖光万般惊讶的是,赵琦的学习速度实在太快了,可以说一学就会。

之后,赵琦向他们解释,自己差不多能做到过目不忘,陶述恍然的同时,惊喜异常,有了赵琦的帮助,他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在两个月之内完成计划。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赵琦这段时间过的非常开心,陶述虽然不是一个好老师,但只要问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