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些不舒服,准备跟他争上一争:“老板,恕我直言,我认为这塑像是清代的。”
老板皱着眉头:“清代的蓝采和是女性形象,你懂不懂啊!”
赵琦正准备反驳,眼睛余光突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斜对面的一家店铺,并问店家要了博物架上的一只青花瓷器,拿起看了起来。
赵琦隐约注意到那件青花瓷上的纹饰,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世这里发生的一件捡漏的事情:“不是吧,那件东西,难道这么早就在这家店里了吗?”
老板见赵琦突然愣了神,以为他没法反驳,冷笑一声,便不打算再理赵琦。
这声冷笑让赵琦回过神来,就算确实是同一件东西,他也不可能现在过去争下来,哪怕进店的是郭定那个家伙,也得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再说。
“事物的发展都有过程,谁说清代的蓝采和都是女性形象?就拿拍卖记录来说,05年的时候,就曾经拍卖过一件清代的黄杨木雕蓝采和立像,不信的话,你可以在电脑上查一下。”
这个店老板也是喜欢追根究底的,他打开电脑,在赵琦的指引下,在相关网站找到了拍卖纪录。
老板咂吧了一下嘴:“好吧,就算你说的对,还有其它证据吗?”
赵琦又拿起塑像说道:“明清时期的法华器很好辨认,明代器物胎质较为细腻,胎色为灰白色。而入清代后胎质较为粗糙,胎色发淡黄色。
还有明代法华器施釉较厚,釉质很纯净,烧成后釉面晶莹肥厚,釉色鲜艳。清代法华器釉薄,釉里杂质多,同时釉色以深色为多,如黄为深黄,绿为深草绿,色彩都不鲜艳。你再看看,它到底是明代还是清代的?当然,你要是不认同我的说法,可以找人问问。”
老板拿过塑像,左看右看,笑脸恭维道:“行啊,小哥是行家啊!”
赵琦笑了笑:“就是看多了而已。”
“不用谦虚。”老板呵呵一笑:“今天托小哥的福,涨了一些见识,这塑像两万块钱让给你吧。”
这个价钱也挺不错了,赵琦没有再还价,笑着答应了下来,他交了钱,老板还给了他一只漂亮的盒子装起来。
期间,赵琦一直盯着斜对面的情况。
郭定看过东西后,就跟店家讨价还价,这个时候,赵琦心里很紧张,担心郭定把东西买走了,好在他们价钱应该是没有谈成,最终郭定空手出了店门。
见此情形,赵琦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连忙把脸朝向店里,不让郭定发现他。
“东西你拿好。”
“好的,老板再见!”
赵琦从店里出来,已经快看不到郭定的身影了,心里虽然急切,但还是尽量自然地走进斜对面得那家古玩店。
赵琦进入店里,环顾四周,随即就直奔目标,指着博物架上的一件青花瓷大罐说:“麻烦老板,拿这青花大罐看看。”
老板看了一眼眼前的年轻人,这年月这种人很多,眼拙,却每天做着捡漏的白日梦,他们每天都在寻找着捡漏发财的机会,无奈眼力不济,经常打眼买了赝品不说,还得意洋洋地向人夸耀,自己捡了漏。
第两百七十六章 元青花
至于店老板为什么觉得赵琦是这种人?是因为他刚才注意到,赵琦从哪家店出来的,作为一条街的同行,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家店的老板是什么性格,除了对着行内的高手之外,也就只有对着肥羊才会有好脸色,而这个年轻人明显是后者。
店老板一直看不起这种年轻人,再加上刚才和郭定讨价还价,他现在心里不太痛快,但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他也只能忍住,说道:“我这店里的东西都是要卖的,不随便给人看。”
赵琦很奇怪店老板态度,难不成是被郭定刺激了?他还是不卑不亢地说:“我要看就一定有买下它的想法。”
店老板仔细看着这个年轻人,长得到是很俊俏,神色很坦然,但他还是没有收回心中的偏见,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轻视:“我这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你觉得可以,留下喝茶,不想接受,那就请便!”
“老板请说。”
“我这店里的东西,不过手是一个价,价钱还可以商量,但如果过手,价钱就由我定,不能商量。”
老板这样的说辞,明显是不想跟赵琦做生意,这让赵琦心里多少有些不快,他盯着架子上的青花大罐看了看,
只见这只青花大罐口沿绘以一周回纹,有别于常见的栀子花纹,肩部装饰六朵缠枝莲纹,罐身主题纹饰为六朵缠枝牡丹纹,胫部则是十瓣仰莲纹。布局繁密而有序,笔意酣畅洒脱,所绘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青花明亮妍翠。
纹饰中花瓣皆采取阴刻勾勒成形、青花涂绘之工序,即是绘画牡丹之前先以针状工具先阴刻出花叶轮廓?突出叶脉?然后涂绘晕染而成,青料聚积于勾线之内浓重深沉?因此?烧成之后取得强烈的立体效果,姿态各异?仰覆相映,饱满艳丽?属于元代典型纹饰。
脑中飞快地分析着这件瓷器的真伪?虽然这件瓷器真品的特征非常明显,但东西不到手上,永远不能说它一定是真的,而且店老板态度实在奇怪?这会不会是他的圈套呢?
要知道?捡漏的事情可是发生在五年后啊!
赵琦脑海中浮现听到的传闻,这件瓷器是一个铲地皮的从一位老爷子手中收到的,当时这位老爷子开价2000元,于是经过商量就讨价还价以1600元成交。
当时,“铲子”只知道这个东西肯定不是新的?便准备以5000元卖给了眼前这位老板,老板还价?最终给了他3000元。
老板觉得很像是元青花,但又不能确定?请了三位朋友给意见,但意见都不统一?老板不舍得便宜卖掉?于是东西就一直放在店里。
一直到2013年?老板不想再开古玩店了,准备把店铺转让出去,买家连同店里的器物一起接手了这件瓷器。
这位买家眼力就好多了,在请教了几位朋友后,虽然他们之中也有异议,但他还是准备以元青花出售,于是以300万元卖给一位古玩商,这位古玩商心也蛮急的,据说连夜就找到了下一个卖家,卖出了550万元。
两个人都大赚了一笔,也都相当开心,还邀请了各自的朋友,吃了一顿大餐,这件美事也因此传遍了沪上古玩界。
但过了半年后,又传来消息,那位花550万买下这件元青花的卖家再次出手了,这次是通过拍卖会拍出的,最终成交价高达1600多万。
这个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赵琦也在网站上看到了那件拍品和成交价,当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