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1 / 1)

古玩之先声夺人 吃仙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琦心里对这位修复者非常佩服,如果有可能,他很想跟对方学习这门手艺。

事实上,不止是赵琦,其他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震憾。

一般来说,修补也是分档次级别的,比如,有人得到一片钧窑瓷片,想要修复回原来的样子,一般的修复方法,会依照瓷片的器形、弧度、大小等等,按比例画出图来,然后用石膏什么材料,把器型其它部位做出来,再和瓷片补配在一起,让你看出来有那么回事就行了。

而高级的修复,则会用瓷泥烧造出其它部分,出炉后做旧,再用粘合剂把瓷片粘起来,处理好纹线后,再做一遍旧,这样修补完全可以蒙住一部分收藏者。再这样的修补还是有些瑕疵,比如色彩,比如胎釉等等。

你要说,能不能修补的和原来一样,赵琦前世到是听说过,但只闻其名,不见其物。

其实还有一种,就是你拿了瓷片过去,过段时间,人家会给你一个完整器,而且还会连同你的那片瓷片一起还给你,你如同对比瓷片和整器,完全看不出任何差别。

当然,这其实就是仿制了。

在今天之前,赵琦还对那些能够把瓷器修复的毫无破绽的情况,多少有些持怀疑态度,但见到这只鸡心碗之后,他就不怎么怀疑了。

要说这只鸡心碗,修复的虽然有些瑕疵,但你要说在纹饰缺失的情况下,修复程度能有百分之百,赵琦心里是不信的。

如果不是有着丰富的经验,或者像他那样拥有非人般的视力,一般情况下根本看不出来,君不见,在场的除了他,连黄家秀都只能感觉有些不对,却一时没找到问题所在吗?

黄滨佩服修复者水平之高的同时,心里也有些难受:“难道我被人骗了吗?”

大家都觉得,这事不好说,有可能对方确实是利用了人的好奇,抑或是只是巧合。

还是吴麻子说了一句,栽在这样的东西手里,不丢人,让黄滨的心情好了一些。

之后,吴麻子把他想要上拍的藏品拿了出来,却是一件釉里红摇铃尊。

黄家秀见了有些惊讶:“怎么这摇铃尊你都想上拍了?”

吴麻子说:“你也知道它的来历,前段时间,那家伙回国了,正好我遇到他,又想起了当年的事情,越想越觉得窝心,觉得这玩意还是早点卖掉得了。”

他说着心情就不好了,他喝了一口茶,又说道:“赵老弟,我给你说说这摇铃尊的来历,希望你以后也防着点这种事情。”

事实发生在几年前,吴麻子当时刚入行,经验不丰富,有一天,他一位朋友刘利之找他,说是得到一个消息,有人想要出售一件釉里红摇铃尊,要价二十万,因为手里没有这么多钱,现在正在筹集款项,问他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可以合买。

刘利之又告诉吴麻子,他已经托朋友问过了,那件摇铃尊市场价值最少四十万,转个手就能赚一倍。

吴麻子听说这有样的好事,当然想答应,但心里又有些犹豫,总觉得这么好的事情,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只是,之后刘利之又向他保证,买下之后,他会带吴麻子去找彭城著名的瓷器鉴定专家进行鉴定,如果有问题,他马上把钱还给吴麻子。

吴麻子顿时放下心来,兴冲冲地跟着刘利之去了卖主家,当时,他一见到那件摇铃尊,就心生喜家,觉得是大开门的物品,要不是手头紧张,他一定自己留着。

两人一人出十万,买下了这件物品,之后,又去做了鉴定,东西自然没有问题。

之后,刘利之又带着吴麻子去见了,本市的一家拍卖公司的老总,大家谈的很愉快,老总也拍着胸口向吴麻子保证,肯定不会低于四十万成交。

等到拍卖会那天,当摇铃尊上场竞拍后,价格很快便超过了五十五万,这个时候,场上还有两个人参与竞拍。

刘利之就怂恿吴麻子再举一次牌抬价,多卖一万是一万。

吴麻子不想再举牌,觉得这个价钱已经很满意了,然而,刘利之却并不满意,强行让吴麻子举牌。

吴麻子虽然老大不乐意,但一来心里也想多赚钱,二来不想拂了刘利之的面子,就举牌喊价五十八万。

结果到好,场上静悄悄,拍卖师喊了几声“最后一次”落了锤,吴麻子目瞪口呆。

拍卖会结束,工作人员把成交单交给吴麻子过目并签字,碍于之前签订的合同,吴麻子没办法,只能签了,没想到东西赚了一圈,还是到了自己手里。

最后算下各项费用,吴麻子发现,自己相当于要花四十多万买下这只摇铃尊。赚的钱,以及拍卖行的佣金,都是和刘利之平分

吴麻子越想越不对劲,觉得里面有猫腻,可能自己被骗了。但事情对他很不利,哪怕他不认账,去法院上诉他准输。

没办法,吴麻子只能筹集了钱,先把东西拿下来,至少东西是真品,自己应该不至于吃多少亏。

但哪料到,当时吴麻子这件摇铃尊的价值最多也只有十五六万,而刘利之是花了十万块钱买下来的。

之后,吴麻子托了人找刘利之他们算账,花费了不少精力,也只为自己挽回了十万块钱损失,还要给托的人辛苦费,有些得不偿失。

说到最后,吴麻子颇为感慨:“老弟,说句掏心窝的话,咱们这行,遇到有财物有关的事情,需要特别小心,所谓防火防盗防朋友,亲兄弟还明算账,朋友之间更要考虑清楚,如果自己不懂,尽可能不要碰,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吴麻子的话虽然有些偏激,但赵琦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就像他前世跟马胖子一样的道理。

“啰嗦了这么多,你先看看东西吧。”

赵琦点了点头,看过摇铃尊后,点评道:“釉里红品种自明永乐、宣德之后少见纯正的色泽,至康熙时才又重新掌握了这一高水平的工艺。这件雍正时期的釉里红摇铃尊,制作精美工细,釉里红色彩鲜艳稳定,胎质致密,造型规整,为雍正官窑釉里红中的一件代表佳作。

说到这,他又考虑了一会:“至于市场价值,我保守估价在三十万左右,如果上拍,很可能会超过四十万,不知道有没有低于你的心理预期?”

吴麻子盘算了一下,如果最终成交价是四十万,加上各项费用,表面上自己没亏多少,但几年前的钱和现在的钱可并不等价。

不过,想想还是卖了好,东西卖了,他还可以买别的东西,至少别让这件摇铃尊在自己面前碍眼了。

他笑了笑:“差不多吧,把它卖了,眼不见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