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救人的。
多想无异!
赵琦本来是计划,通知凌宏伟把交易完成,但一看日期,今天居然是周六了,好不容易来一趟彭城,哪有遇到古玩集市都不去的道理?
那六只酒中八仙杯,赵琦先把它们放进房间的保险箱里,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安保方面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
驱车来到古玩市场,虽然赵琦来得早,但市场也已经人山人海了,赵琦连忙加入了藏友们的行列。
逛了一圈,赵琦手里多了几件小玩意,收获还算不错,此时已经过了开市的前段,他也没有那么急了,现在想要淘到好货,就需要靠耐心了。
赵琦走到一个摊位旁,就见一位藏友手里捧着一只硕大的兽耳罐在那四处张望,但看了几圈,都没有注意到熟人,回头又看了看摊主,正琢磨着想要讨价还价的时候,旁边走过一个中年人,他眼睛一亮,连忙上前一把抓住中年人,把中年人拉到自己身边。
赵琦看他一手抓着罐子,一手拉着人的模样,为他捏了一把汗,别不小心把罐子给摔了。
赵琦靠的近,就听看中兽耳罐的藏友小声问那中年人,觉得东西怎么样。
中年人见藏友问自己的时候,还不松手,心里多少来了一些兴趣。这是许多古玩爱好者都有的习惯,见别人对一件古玩感兴趣,就会凑上去瞧瞧热闹,看看能不能偷学点本领。
听到朋友问自己的看法,中年人边看着瓷器边说道:“我觉得像是老罐子,应该是清三代的吧,你把底翻过来给我瞧瞧嗯,这青花色泽很是不同凡响,应该是翠毛蓝,胎釉都不错,也只有康熙官窑才能做出这样的水平,我认为应该是康熙早期的官窑翠毛蓝兽耳罐。”
中年人说话的时候,旁边有人凑了过来,其中一位老人啧啧称赞道:“我说怎么这青花看起来不一样呢,原来是翠毛蓝啊!”
旁边立马有人反对道:“什么翠毛蓝啊,这分明还是宝石蓝!再说了,一件翠毛蓝官窑,值多少钱?拿去拍卖都行了,怎么可能放在这里。”
翠毛蓝其实就是一种青化发色,它的呈色剂是选用上等的珠明料,经过仔细筛选、淘炼得出。
一般珠明料的发色都可以稳定呈现出宝石蓝的颜色。但是否可以烧出翠毛蓝,则要靠运气,用瓷都把窑师傅的话说,要看是否能得到“窑神爷”的赏赐。
翠毛蓝的烧造,完全不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把窑师傅一般理解为:翠毛蓝是窑温较高时“烧飞”了的结果,但同样的温度,重复实验却无法得到前一次相同的结果,所以说瓷器烧造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翠毛蓝的烧造是可遇而不可求。
正因为这样,市场上公认的翠毛蓝瓷器并不多见,每一件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就是,就是,我看也不觉得像是翠毛蓝,而且这兽耳罐还没款。”
中年人当即反驳道:“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写款。原因是康熙认为瓷器上不能写款,写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不让写。我说它是康熙早期的有问题吗?
再说了,宝石蓝与翠毛蓝是如此紧密和承继的关系,所以在烧成实物中,两者也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有些宝石蓝的器物上,局部会有翠毛蓝的效果,在公认的翠毛蓝的器物上,也有些地方烧的不够翠毛蓝,还呈现了宝石蓝的发色。
你们看这两边的对比,很明显,一处是翠毛蓝,一处是宝石蓝,这只兽耳罐就是翠毛蓝占了绝大多数,也非常珍贵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钱币丢失
这个时候,又有人发表意见了,就见他说道:“无论是什么蓝,首先它得是真品,那才有意义,否则是翠毛蓝还是宝石蓝又有什么区别?那么,你能认定它就是康熙早期的官窑器吗?”
说到最后,那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周围人一想还真是,连是不是老瓷都没说清楚,讨论它是否是什么蓝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中年人有些不服气地说:“我承认,是否是翠毛蓝不能证明它就是康熙官窑,但翠毛蓝是康熙官窑的特征之一,这一点总没错吧?而且听你的意思,你是认为它有问题喽?”
“东西我还没仔细看呢。”那人打量着兽耳罐,片刻后,他说道:“我觉得有一眼。”
中年人嗤笑道:“哦,有一眼,是有什么一眼啊?到最后,好话坏话都能说,我最看不起你们这种人了。”
“唉,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来着”
听着四周的争论,选到这只兽耳罐的藏友显得颇为为难,表情纠结,到最后更是争执起来,令他非常头疼,连忙又劝了起来。
“哎,你让那个人帮你瞧瞧。”有人在藏友旁边,指着赵琦小声说道。
藏友朝赵琦看去,见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稍稍有些诧异,但也正因为这样,他心里反而觉得赵琦是个有本事的,不是老话说的好嘛,岂敢上梁山?
于是,他连忙拿起兽耳罐送到赵琦面前,请赵琦帮忙看一看。
赵琦有些好奇地看了那个人一眼,如果是在江东,这种行为他到是不觉得奇怪,但在彭城,有人能认出他,多少让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至于那只兽耳罐,赵琦只是看了几眼,就知道是一件仿制品,连他在匡立果那里鉴定的瓷器都比不上,虽然青花发色看起来像是康熙时期的风格,但图案呆板,毫无神韵,一看就知道作者的绘画功底不怎么样。
刚才中年人只侧重看青花发色,居然没有看到这个问题,实在不太应该,但这也是许多普通收藏者的通病。
赵琦看了看摊主,见对方瞪大眼睛注视着他,他也不好多讲,便摇头道:“这个我也说不清楚,我看你还是让别人瞧瞧吧。”
抱着兽耳罐的男子见他这么说,脸上带着些许失望,但眼里却透露着些许感激,对着赵琦点了点头,就拿着兽耳罐回了摊位上。
赵琦见摊主神色不善,转身就走,暗自摇了摇头,心道,我给了你面子,怎么还给我脸色看,有本事,你别卖赝品啊!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赵琦继续逛着早市,又逛了一会,又买到了一件小巧的玉器,质地是岫玉,虽说岫玉现在算不上是名贵品种,但这件小玉器,质地通透、深绿,并呈冻状。浑身毫无瑕疵、斑点。可谓岫玉上品。再加上价格不贵,赵琦便买了下来。
付了钱,赵琦看了时间,已经不算早了,他想着去黄家秀的古玩店看看有没有开业,跟他们说一声,自己要回去了,让他们把想要参加竞拍的藏品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