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环象鼻,鼓腹渐收,撇圈足。器形简单规整,通体施白釉,施釉随意,罐口描金。
有粉彩昭君出塞图瓶,直口、溜肩、鼓腹。器通景粉彩绘昭君出塞图,器外底松石绿釉地阴刻“慎德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有青花云龙纹经筒,器形修长,圆筒形腹部,底部外撇以承重心,圈足,内施白釉,通体通体青花装饰,绘海水江崖、飞龙戏珠纹样,底部青花绘双圈并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有德化窑白瓷观音坐像,观音通体施白釉,面颊圆腴,凤目细长,神态安详,双手拢于袖中,端坐蒲团之上。
另有梅瓶、棒槌瓶、赏瓶、罐、盘、碗、三足炉、武士俑等林林总总一共二十六件瓷器。
黄家秀讶然道:“难道老壶把他收藏的茶壶转让了,买了这一堆瓷器?”
吴麻子点头道:“估计是这样,否则老壶也不会说被人骗了。”
现在匡立果都自杀了,不用说,这些瓷器十有八九有问题,估计也只有剩下的几把茶壶值些钱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一切都得等鉴定出了结果再说。
大家各自分工,开始鉴定。
瓷器一件件地经手,赵琦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因为这些瓷器,做工都非常出色,仿制的水平颇高,他乍一看上去,都不好断定真伪,只有比较过胎釉、青花发色、纹饰风格、工艺特征等方面,他才找出一些问题。
可以说,别说普通收藏者,可能一些资深的玩家都难以分辨真伪。
“你们结果怎么样?”吴麻子抬起头来问道。
赵琦说:“壶我还没看,这些瓷器都有问题。”
黄家秀父子俩也都持相同的意见。
吴麻子皱着眉头说:“连这只‘芝率斋’款的将军罐都有问题吗?”
“芝率斋”是堂名款,很官窑、御窑会使用堂名款,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自明代嘉靖朝开始,就烧制了大量标有堂名款的瓷器,从此逐朝延续,日渐流行。至清代前期、中期较为普遍。
堂名款是瓷都瓷器制造业一份特殊的标识,由于康熙初期不能题写年款,所以无论工艺还是民窑堂名款都被广泛使用。
吴麻子说的将军罐,从釉色风格来看,正是康熙时期的民窑瓷。
赵琦说:“它的款有问题。”
“款怎么有问题?这种款在康熙时期很多吧,怎么会问题呢?”
“堂名款的瓷器在康熙时期确实并不少见,但所有的堂名款都是有避讳的,如果你对历史有所研究,就会知道,清朝大部分皇帝的名字是有忌讳的,康熙名叫玄烨,那么社会各个层面,绝大部分都要避讳这两个字。
咱们再看‘芝率斋’这个堂名款,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率’字其实是玄部,肯定也要避讳。所以买清代的堂名款瓷器,一定要记住,除了天命、天聪、顺治三个皇帝的名字不用避讳,从康熙至宣统都需要注意。有些制作者文化水平不高,便会闹出乌龙。”
听了赵琦的解释,吴麻子又看了一下底足内的落款:“哎,我还真没注意这一点,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了。不过,这么一堆官窑瓷里面,却混进这么一件民窑瓷,是什么道理?”
第一百六十一章 线索太少
黄家秀说:“会不会是老壶一次买了很多瓷器,附赠的?”
在场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只能做如此猜测。
之后,大家鉴定匡立果留下来的茶壶,茶壶到都是真的,但价值都不怎么高。
吴麻子问大家,这些东西加起来,能值多少钱,大家考虑了一下,觉得最多也就十万左右。
吴麻子感慨又愤怒地说:“之前老壶跟我说过,他的藏品加起来,至少值千万左右,现在居然只剩下十万,差了整整一百倍啊!警察同志,这么大的涉案金额,应该可以立案侦查了吧?”
警察说道:“这方面我们会跟进,但关键是人没了,有些事情不好查,而且涉及到古玩,取证难度有些大。当然,不管怎么说,我们警方肯定会尽力调查。”
警方如果可以侦破一个涉案金额上千万的案子,也是大功一件。但就像警察所说的那样,因为匡立果自杀身亡,给破案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调查取证的难度增大。
关键是警察并没有查到大额转账记录,很可能是以物换物。只有匡立果去银行提现35万,这些钱如果是现金交易,很难查到交易对象是哪个。
吴麻子问:“李警官,我想问一下,老……匡立果的儿子和前妻,有没有表示要过来?”
警察说道:“这个我不太清楚,是我的同事通知的。”
吴麻子想着,匡立果的前妻和儿子得知了遗嘱的内容,如果来争夺遗产,他就狠狠骂他们一通,现在多少有些失望。
不过再一想,虽然留下的藏品全权由他来处理,但一来价值也不是很高,最关键是现在警方在办案阶段,这些东西都属于涉案物品,他想处理也处理不了。
也许母子俩也得知了这件事情,知道暂时闹也无用,干脆就没有出现吧。
吴麻子问了一些问题,之后一行人出了门。
上了车,吴麻子说道:“啊,差点忘记一件事情,老壶那里有一把底部钤印为‘蒋觐侯制’的紫泥菊瓣壶,那把壶菊瓣纹自壶钮而下至底足,阴阳线条相间,作等分分布,子母盖周正严密,可任由一个方向置换,瓣瓣通转吻合,工艺难度极大,特征很明显。”
黄家秀讶然道:“他还有这样的壶,好像没听说过啊。”
吴麻子说:“你不知道,老壶最喜欢这把紫砂壶,平时宝贝的不得了,再加上价值很高,单单这把壶就值五六十万,平时轻易不示人,我也是在两年前偶然一次机会下见过一次,我好说歹说,他才让我上手了几分钟,就生怕我弄坏了似的,把壶给收走了。
自从这次之后,老壶就没有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起这把壶,要不是那把壶的印象太深刻,我都快忘记这件事情了。只是有件事情我很奇怪,老壶既然这么喜欢那把壶,他怎么会想到把它也换掉呢?”
大家对此也觉得这件事情多少有些奇怪,匡立果之所以交换这些瓷器,为的就是赚钱,他为什么要把心爱之物也一同交换?这未免有些不符合常理。
黄家秀到底经验丰富,想到了一个理由,说:“会不会是骗子先用一把名壶引诱老壶,之后又有骗子假装有一批瓷器要出手,老壶以为有利可图,把绝大部分藏品换了这批瓷器,想要赚笔钱把那把名壶买到手,这才着了道?”
大家一想,这种可能性确实很高,可以往这个方面调查。
于是,吴麻子又下车,去找警察把这件事情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