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初步已经定下了二十来人,还需要二次筛选,不合格的全都纳入到二队去。
许峰没有意外,进入一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苏畅、胡小小等一批新人也都基本上杀入一队。
实力和努力都摆在那,要是不入选了才奇怪呢。
相比较校内筛选,联赛依旧如火如荼,不过自打校队招新消息一出,各大系队都有针对性的调整了,一些明星老鸟如丁盛、大头这些人全都淡化联赛,每场出场不超过20分钟,机会全留给了新人。
这要放在以往,都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老鸟和明星选手逐渐减少出场时间,基本上保证20分钟上下的出场时间,大量的时间交给新人去成长。
这种不成文的约定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老鸟要是离队了,新人能有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不至于让一个系队就此没落。
至于许峰几匹人,则是踏上赛区三对三的对抗赛点上去了。
十二月21日,三对三安徽赛区决赛开始。
赛区各个市区加一起,入围决赛的有81支队伍,这一次决赛采取双败制,分成了胜败两组,胜者组里自然一路胜利进入最终的名额角逐,但一旦失利就进入败组,如果再败一场,那就赛程结束,打道回府了。
最终胜者组冠军跟败者组冠军角逐最终的名额。
可以说,双败制就是两场输了回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这所有的比赛,全都集中在了奥体中心,总共八个篮球场,可以同时给十六支队伍进行比赛。
上午抽签,许峰这一拨人抽到了黄山市的出线队伍。
进入到这种程度的淘汰赛了,绝对部分的队伍水平还是有的,毕竟一个市的最强水平,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何况很多市里面其实也有一些业余的篮球联赛,队伍可能不多,但是常年在这种联赛里训练下去,尤其是很多大学毕业的牲口参与到这种联赛里,日积月累的训练肯定会让牲口们的水平提高很多。
可以说,即便这些人打不了nb,但是水平是有的,甚至组成的队伍在建大联赛走一圈,搞不好还能拿个冠军也说不一定。
经验、耐力这都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年纪越大,投篮稳定性越高,导致这些联赛有的水平还非常高。
大学生强在冲击力更好,真正比拼技术,高校中的高手比起社会上的高手,胜负也很难说,总体高校的高手还是占优一点。
这个前提是,没有职业联赛的牲口参与。gtdudu1
非职业联赛中,高校中的真正高手比业余选手技术更好,这点不用怀疑。
但在投篮稳定性上,社会业余选手比高校高手可能要好上一个层次。
所以这样的比赛,张记烧烤一群人也没敢托大,首发就是许峰、张伟、胡小小三人搭档。
五分钟打下来。
许峰对于这支队伍总体也了解的很清楚了。
整体身高占优,体重也占优,技术层面上,张伟都比这些人细腻一些,冲击力不如这边三人,但配合上打的很默契。
17:12,这是五分钟张记烧烤交出的结果,仅仅领先5分而已。
综合起来,这一群人比张记烧烤稍次一点,但不多,胜负还无法判断。
两边的命中率都很不错,对方有一名牲口,恐怕水准都非常接近nb级别了,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沉稳不言,死死地锁定着许峰。
毫无疑问,许峰才是张记烧烤这边核心球员。
三分线外运球,许峰的余光扫过所有人。
自打许峰能把运球当做身体一部分的时候,就不在看手中球的轨迹了,纵观全场,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队友的位置和走向,甚至这个时候的眼神交流比起场下的战术布置更加重要。
很多时候,精彩的助攻,就是来自于球员间的眼神交流形成的默契。
对方的牲口死死的贴在了许峰身前,不留空间。
如果许峰光用速度来过这家伙,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可现在的许峰已经不是那种希望个人来解决比赛的牲口,调动起全队才是许峰希望做的事。
从位置感上来看,这是控卫的基本要求,许峰现在就是做好一个控卫做的事。
许峰突破,找准方向的时候,对方的防守球员身体侧重很明显,就给你一个方向突破空间,己方的另一名球员就在这一侧,随时可以做到协防。
张伟笑眯眯地把自己的人拉到许峰这边,两名防守队员瞬间形成默契,对许峰包夹。
两人包夹手法很到位,基本上上下都能卡死,尤其是放掉张伟的这一侧,重兵死守。
许峰笑了笑,中心脚定住,另一只脚左右挪动,没有丝毫慌张,在间隙中,一个背后传球给了张伟。
这一球差点就被但防许峰的牲口给断下来了,仅仅差一点。
但要是放在半个月前,这球也是妥妥地被断下来。
可现在,许峰再也不是那个传球随意一点的菜鸟,反而通过对两人的身体节奏的了解,调动两人防守动作来判断,这才传出了这样的好球。
连一旁的当值裁判都忍不住叫好。
这种传球,恐怕也只有职业选手才能做得出。
时机正好,速度够快,出手点更是聪明的不行。
张伟一个大空位,半截篮无人防守,但是他没出手,而是直杀篮下,最终调动了对方的内线,胡小小空接得手。
搁以前,张伟这种球,也就投了。
对于这种重要的比赛,即便是空位,谁也不能保证命中率,反而把球交到最合适的进攻球员手里更靠谱一点。
胡小小的意识和身体条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gtdudu2
许峰发动进攻,一般情况下的一次传球,足以让张伟或胡小小直接完成进攻了。
像这种进攻,也是许峰现在努力学习的,更是他在感悟到了那个境界后,窗户被打开后最轻松的打法。
比起一个人带着球,不断地频频取分,这种方式配合不仅仅更节省体能,还更加有助于团队默契培养。
这个时候,许峰才明白上学期周昊为何努力地给队友们传球的原因了。
以上学期周昊的实力,在经管系鹤立鸡群,个人太突出,导致的包夹自然少不了,队友太次造成周昊的传球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
赢下几场球,跟去打落选赛有什么区别呢
相反,如果从落选赛里杀出来,牲口那股子精气神都会改变,这才周昊苦心积虑准备的。
如果不是许峰横空出世,周昊都准备落选赛大杀四方了。
要说这样的比赛对于许峰来说,难道没有一点进步空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