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1 章(1 / 1)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2000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是怎么来的……”

方年语气平静的道:“我就带了录取通知书,一套换洗衣服,坐飞机过来不困难的。”

李安南:“我日!你为什么不早说!”

方年就哈哈大笑起来,隔着电话,仿佛都能看到李安南的绝望。

事实上方年感觉得没错。

在听到方年语气平静且轻描淡写的话后,李安南当场就想砸死在这一摊东西上。

东华的录取通知书上其实也说明了一些事情。

床单被罩被子这些东西,宿舍会发。

于是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的陈爱秀琢磨了好多天,决定要给儿子最好的,全从家里买好,亲自送。

若是李安南上个什么专科三本院校,陈爱秀才不上心。

跟其他农村家庭不会有什么区别,从小到大都自己报名,这都成年了,我还管你?

总之,李安南起码沉默了半分钟,然后电话都没挂就说:“妈,我们为什么不在申城买?”

他想起了这一路的辛劳,想起了挤了十个多小时火车的疲惫……

尤其是眼前的这堆东西,越看越不顺眼!

陈爱秀下意识的问了句:“买什么,我们不是什么东西都买好了吗?”

李安南面无表情的道:“我说这些床单被罩被子衣架水杯牙刷毛巾都可以在申城再买。”

说着,他仿佛都听到了自己的哭腔:“妈,你知道方年怎么来报名的吗,一个人,坐飞机,就带了录取通知书和一套换洗衣服。”

陈爱秀咂咂嘴:“林凤真放心她儿子。”

接着才反应过来:“对啊,这些东西都可以在申城买!”

她差点就说一句,累死老娘了!

申城物价再贵,生活用品贵得也有限,为了几十元,她可比李安南还累。

不知怎的,见陈爱秀这样,李安南忽然就舒心多了。

幸灾乐祸了半天的方年挂了电话,这才赶紧笑两声。

想想当年,方年一个人从老家去鹏城也是这么傻逼的,真就连衣架都自己带。

结果怎么着,鹏城晚上热得连拿个衣服盖肚子都不舒坦,还棉被,棉个鸡儿!

将手机揣进兜里,一抬头,方年就愣住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江风吹散着陆薇语的头发。

江水折射出的霓虹迷离了方年双眼。

目送陆薇语的背影彻底消失,方年转身离开浦江。

周日白天,方年联系了健身器材的供应,约好在一周后陆续将他所需的器材送抵。

接着看到了手机上有未读的qq消息。

有李安南发过来的几条消息。

“老方,我马上就坐车去申城了,明天下午到,后天报到。”

“到时候你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在申城逛一逛啊。”

“你们军训怎么样了?”

方年回了消息:“我们没军训,复旦传统是把军训安排在大二开学前,路上注意安全。”

还有新加的qq好友,大学同学苏栀发过来的消息。

“方年同学,你看没看复旦的bbs啊?上面有你的消息哦~”

“不知道是谁在学校大门拍到了一张你坐上豪车的照片,发在论坛求问是谁,我刚刚刷到的,还没人回答你的名字。”

方年:“没看过,小事情,不影响,谢谢。”

苏栀:“方年同学,你藏得很深嘛,是你家得车嘛~”

方年:“你怎么不胆大猜测,我是被富婆给包养了呢?”

苏栀:“……”

他一看消息就知道是周五的事情。

到周日都还没人回答,说明复旦的学生也不怎么关心。

方年也不关心,bbs都没访问过,影响不影响的,他真就无所谓。

关秋荷的帕拉梅拉是贴了车窗膜的。

除非是从车前方拍摄,才会把关秋荷也给拍了进去。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要满足方年正在上车、在车前方拍摄这两个条件,很难不被方年察觉。

所以,连个被富婆包养的绯闻都无。

方年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不过有人在意……

……周一,方年正式在复旦上了第一节专业课:哲学导论。

讲师讲得较为粗浅,授课方式也很松散。

再也不是高中老师讲课的那种着重强调方式了。

才下课就听到了议论声。

“我在bbs上看到方年的照片了。”

“听说是上豪车,被人拍了照,还被包养了?”

“你也听到这消息了?我就说吧,像他这样的,啧!”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女生们说方年亲口承认了!”

第613章 温叶:卖命?我来我来!(第4更)

~~~~~~~~这次请久等一下~~~~~~

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不知不觉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从下午一点开始前沿茶话会,到现在已经是五点三十五了,才刚刚结束。

第一大阶段很快,毕竟是分钱。

当开始次年规划时,进度慢得吓人。

毕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操作,光是整理出前沿的十个部门就讨论了将近一小时。

更别说涉及到各个公司的细致化规划事项。

在座众人可都算得上是精英了,对前沿了解也深,各有一些有益的想法。

再加上有方年的大方向统筹,整理下来就是一份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规

“方先生您好,这是您的行李,请您拿好。”

飞机打开舱门可以下机时,空乘小姐也已替方年取下了行李箱。

优先引领方年下了飞机。

该说不说的,南航这张只通过邀请发出的明珠白金卡,在乘机过程中的特权真是无处不在。

方年拖着行李箱快步行出航站楼。

几乎是他人刚从到达口出来,温叶开的辉腾就停了过来。

坐上车后,方年好奇问了句:“这里不能久停,但好像每次你来机场接我,都能刚刚好接到,有什么秘诀吗?”

温叶笑着回答:“大家接人都一样,提前到边边上等一下,等您下了飞机跟我说,我再算好时间开过来,几分钟还是准停的。”

方年面露恍然,然后问起正事:“查到了多少信息?”

“这家公司很小,06年成立的,注册资本五十万。”

温叶稍微整理语言,回答道。

“主要产品是视讯监控系统,客户与业务类型单一,公开资料显示员工数量不超过百人。”

“……”

“目前能查到的公开资料里,新成科技有段时间好像在积极寻求投资,网上招聘信息也有说公司正在筹备挂牌新三板云云,不过新三板目前开放度还很有限,应该只是画饼。”

方年想了想,道:“先往浦东走。”

温叶应了下来。

这十几分钟里,温叶对新城科技的资料收集还是较为全面的。

但实际用处十分有限。

倒是说这类公司方年曾经没少经历:学历限制加上草根出身,进大公司几率基本为零。

个顶个的都会忽悠,但真正最后会走到上市的,百万里面有一个。

这类公司多数是左三年右三年,起起伏伏又三年,活跃度十分有限。

只不过别管信息有没有用,事情还是要去解决。

就算是最坏的结果,看在陆薇语的面子上,方年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