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3 章(1 / 1)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能再帮我一把……”

说到这里,陈遥自嘲的笑了笑:“是我太孟浪了,以为方哥能看上这点小生意。”

“我们是老乡,这件事情赶巧碰上了,所以,我也不至于完全坐视不理。”方年语气不慌不忙的。

“想来你也听说过‘事不过三’这句话。

现在我已经帮了你两次,这两次我没对你提什么要求……你确定你要浪费第三次机会?”

说着,方年看向陈遥,面色平静下去。

陈遥喉结滚动了下,道:“我不敢浪费。”

“但我不想就这么回家,也不想再去电子厂……”

方年打断了陈遥的话:“鹏城这边我认识的朋友都没法给你提供机会;

不过我有个建议,你可以试试去做安保,这个行业比较有前途,只不过得从底层一步步做起才能有机会。”

见陈遥张嘴欲言,方年笑了下,道:“先别着急。”

“你吧,我也算了解,多少有点桀骜不驯,离经叛道,所以才建议你去做安保行业;

我也看得出来,这次的事情你还想找回场子,我能理解,但就算借给你钱,你不还是屁办法都没有,现在是法制社会,人不可能轻易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能理解吗?”

陈遥沉默下去,接着深深的叹了口气:“明白了!”

接着认真道:“方哥您还愿意给我机会,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去!”

方年这才说下去:“罗湖有家安保公司,叫华太,你想办法进里面上班。”

顿了顿,方年才说:“如果你做得好,未必不能真的再当陈总。”

“这算是我给你的第三次机会。”

陈遥皱起眉头,问道:“我能帮方哥您做什么?”

“你若是能成为陈总,当我有事务需要你处理时,你必须无条件答应。”方年平静道。

陈遥眉头皱得更紧了:“方哥能说更明白一点吗?”

方年起身,挥了挥手:“我不会等‘陈总’太久。”

“现在的你,没有任何让我看得上眼的资本。”

不片刻,茶楼外。

陈遥带着他的朋友严肃且认真的向方年鞠躬九十度。

“方哥您慢走。”

“……”

坐上劳斯莱斯离开华强北,方年在心里叹了口气:“希望能有惊喜。”

他需要有个熟人介入安保行业,且独立发展壮大。

陈遥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普通、小地方来的、不引人注意、天生混、棠梨人。

谁也想不到他会跟方年有关。

方年很清楚,随着时代发展,模糊在黑白之间的灰,可以不用,但得有。

毕竟这种灰还有个名字:公关。

所以最终方年决定只要求陈遥去做,如果达不到要求,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1:有注意到前文写头等舱时,部分朋友认为破碗瞎扯;

解释一下:国内航线头等舱逐步取消是在14年左右,国家层面严厉打击奢靡风,从那以后国内航司陆陆续续拆掉了国内航线的头等舱,采取两级布局,即:公务+经济;虽然订票时还会显示头等商务公务等,但规格其实降低到了公务级别。

“……”

方年的话语落下后,雷冖下意识的望向黄秀杰。

正好迎上了黄秀杰的视线,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许难明意味。

最终,黄秀杰还是没拒绝方年这个显得贸然的请求。

“……其实9的工业设计上更新了许多个版本,甚至连样机都有不同形式的,目前的这个我也不确定会不会是最后的成品。”

说到这里,黄秀杰脸上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从3跨度到智能手机,魅族这家传统工厂所面临的困难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8这款跳票王跳了两年多才出来成品,虽然销量不错,但问题也不少。

之后,id为,被部分网友称为喜好网上冲浪得黄秀杰先生更是一再表明要马上推出9。

然而这个‘马上’,也从去年拖到了今年。

方年看了眼黄秀杰,接着翻起工业设计稿,嘴上说道:“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的部分成功经验是值得学习的;

一年推出一款手机,若是当年有余力,就推出两款,还可以力推一款当做旗舰机型。

完全没必要跟风山寨机一天一个新花样,这样没有独特的品牌力。”

闻言,黄秀杰沉默了片刻。

方年的话虽然直接,还略有点刺耳,但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

最终,黄秀杰认同道:“虽然现在的魅族是被逼无奈一再推迟推出新机,不过方总说得很有道理。”

“苹果从07年推出ihone2g为第一代智能手机产品,至今的确每次都在划时代。”

黄秀杰的话语落下后,雷冖插了句嘴:“山寨手机之所以要那么多新花样,其实也是一种竞争力,他们得保持新鲜感。”

方年没抬头,也没再说这个话题。

脸色平静的翻着9的工业设计稿。

第603章 百亿大手笔(第2更)

~~~~~~~20分钟后~~~~~~

12月12日,周日。

暂时……

不是购物节。

上午十点,方年、陆薇语以及谷雨去到了庐州市府院。

这次不再是去孙淦泷的办公室,而是在孙淦泷的秘书引领下去到了一间会议室。

与会的基本上是昨天午餐酒桌上见过的人。

不过人数要少一些。

周二下午,文科图书馆里安安静静。

有人呼呼大睡,有人小声交流,有人伏案疾书,有人左顾右盼。

也有人安静翻着书页。

比如方年。

这次方年翻开了一本可以说是许许多多人都听过,并且经常援引其中某一两句名言的书——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作者马克思。

方年两辈子正经八百的还是第一次翻开这本书。

第一卷是马克思在世时写著出版,第二卷第三卷是由恩格斯整理出版,恩格斯曾打算整理出版第四卷,可惜未能如愿。

这部分后来被考茨基整理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分三卷出版。

方年是打算系统的阅读完整本著作。

目的也不复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希望巨人予以愚钝的自己一定启发,粗浅的学会应对资本。

“成本价格和利润……”

方年一页页缓慢翻着,周围的人走了来,来了走。

对面不知何时换了人,方年鼻翼翕动,感觉好像有点熟悉,抬头看过去,接着狐疑道:“怎么是你?”

温叶露了个笑脸:“方总,公司给我放了一下午假,让我来跟您汇报。”

方年笑问:“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温叶有条理的回答道:“电话没接,您也没有课,一般会在文科图书馆。”

方年面露赞许:“可以啊,温秘。”

接着方年在书页上做了个书签标记,好整以暇的看向温叶:“说说吧,打算怎么说服我让你去南韩。”

温叶没有问一句:“您怎么知道我会来跟您谈这个事情?”

她知道,自己在这个男人面前,还是不要故作聪明为好。

从意外认识的第一天开始,温叶就记得清楚,自己就一直在吃亏。

眼疾手快的闪躲、三两句话打发自己……

回头成了人家的秘书,那仿佛荣幸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