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选址在这个地方,我没意见,可以按照规划批150亩地用于院系建设。”
说着,孙淦泷望向方年:“前沿拟定第一批投资5亿,前期已经投了一个亿,以这个规模,前沿希望中科大跟地方投入一定资金对吧?”
“是的。”方年诚实点头。
另一侧的侯健国接过话头:“中科大能解决一大部分资金。”
孙淦泷没多作犹豫,直接道:“既然这样,剩下部分地方财政会适当负担。”
“……”
一百五十亩地,刚好是10万平。
以研究生学院的形式建设,建筑面积甚至一般会低于1比1。
因为要考虑到许多占地面积十分宽广的设施,比如操场、球场等等。
估摸着建面大概是9万平。
一般来说,低层建筑物造价每平米到不了2000元。
所以中科大·前沿院的整体建造费用可能不会超过25亿。
不过这只是单纯的建造费用。
研究院最贵的是实验设备,尤其是中科大这个前沿院,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有一定的特别属性。
会有大量设备价格动辄百万起。
所以……
前沿拟定第一批援助的5个亿,只可能是等比部分投入建设费用。
更多的费用会花在实验设备、聘请教授、研究中心组建上。
最终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因为前沿前期投入的资金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原因,其实并不啰嗦。
基本上可以说是即日即可启动建设。
预计能在8~9个月内完工。
效率会很不错。
远比桐凤那个大校园要快得多。
至于为什么……
很简单,地方支持,资源充沛,什么都不缺。
甚至在过去的这个月里,中科大方面已经完成了前沿院设计图……
对。
坐拥一所综合型大学,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过程看起来十分简单。
其实是建立在前期工作很充分上。
前沿方面根本不多哔哔,谈好就打了大笔款子。
孙淦泷代表的地方政府也不磨叽。
中科大更不磨叽。
因为一个新的以学科交叉为基础的研究生院,对中科大和地方来说,方方面面都是益处。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
一个大学的拔尖也需要人才,以及科研成果。
现在有个‘冤大头’上赶着送了几个亿,就一门心思要造一个培养基地。
而且要求简单,只需要跟研究院缔结绝对科研合作关系等。
先不说几乎都属于一所大学本身要做的事情。
就说跟企业间进行科研合作,这等事务原本是需要校方求爷爷告奶奶,以至于是梦寐以求的;
现在全是上赶着。
这比天上掉馅饼还要令人惊喜。
当然,没人会把前沿真当‘冤大头’。
孙淦泷也好,侯健国也罢,深知前沿底蕴很深。
别的不说,光是代表当康的关秋荷亲自出面,且位于方年之下,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肯定是互利互惠。
三言两语将事情彻底定下来之后,孙淦泷眺望远方,沉默了片刻。
接着面色友善的开口:“方总、关总、陆总,不知可否有荣幸请几位去我办公室喝杯茶?”
见状,方年欣然点头:“恭敬不如从命。”
“……”
======
ps:限免更新也是照旧的,没有不更新一说,今天还提前更新了,明天开始会坚持日更2章……
第559章 方总,是缺钱吗?(第1更)
庐州下午的阳光正好,不冷不热,无风。
荒草地里一群人边攀谈边走,多是西装领带的中年男人。
众人言笑晏晏。
领头的是个中年男人,看上去约莫五十,正值当打。
双手背在身后,脸色和善,一点都看不出身上的威严。
更看不出他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脚下这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兴衰。
走在中年男人旁边的是一个年轻得过分的青年,笑容平和。
两人有说有笑的走着。
丝毫没有给外人不和谐的感觉。
边走,孙淦泷边随意的跟方年闲聊着。
“听闻方总事务繁忙还不忘学业?”
“确实,学习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难得现在还是学生,有机会涉猎更多的知识。”
“难怪年少有为。”
“您捧了。”
“……”
孙淦泷随意问道:“明天周一,方总还得赶回去上课吧?”
“得感谢孙书对前沿院的大力支持。”方年连道,“让我能忙中偷闲还不耽误上学。”
“……”
之前四处走走看看时,并没有唠得这么家常。
多是围绕着前沿院相关事务。
方年寻思,孙淦泷这是发出邀请后,以生活话题表达更多的友善度。
以庐州目前的经济地位,一把亲自拉投资,倒也不难理解……
稍晚些时候,银耳奥迪和奔驰s停进了天鹅湖大酒店旁边的市府。
这次方年连温叶都没带,只有被孙淦泷点名的关秋荷跟陆薇语一同走进其中的行政大楼。
孙淦泷的办公室大气端庄。
内里没有摆设书架,四周墙壁上挂有字画,多添一分书卷气。
虽然方年能认出办公桌后面那副字,但他肯定不会傻了吧唧的念出来。
宁静致远嘛。
懂得都懂。
在办公室会客区沙发落座后;
那个一直跟在孙淦泷边上不超过三米远的中年男人依次给方年仨送上热茶。
礼貌,但并没有过多的热情。
始终把控着一个合适的距离。
显然,在孙淦泷没有更进一步表示之前,这个中年男人会一直如此。
见状,方年在心里咕哝一句:“早知道带上温秘,可以好好学啊!”
论察言观色,还是在体系内的人最为耳濡目染。
毕竟自古以来就有句话:
伴君如伴虎。
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方年舌尖回味了下,心里给出评价:“尚好。”
孙淦泷在一侧的单人沙发椅落座,面带笑容望向方年仨。
最终定在方年身上,轻笑着道:“三位老总好像都不是第一次来庐州,三位对庐州……观感怎么样?”
说着,神情中带上了探究与好奇。
关秋荷看看方年,当先回答:“庐州的商业环境不错,当康在庐州投资很顺利。”
“还好,除了交通不便以外。”方年更直白一些。
陆薇语面带微笑,没有发表看法。
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孙淦泷其实是想从方年他们嘴里得到具体的看法。
包括倾向性等。
“庐州是普通内陆城市,市内市际交通网的确还存在不少待解决的问题。”孙淦泷坦诚道。
“不说与申城这种国际大都市,相较于临近的几个市也有较大差距。”
“……”
从交通现状聊起,然后又说到了商业融资环境。
孙淦泷很巧妙的提了两句庐州的优势。
然后貌似不经意的问起了当康在庐州的投资详情。
“如果不是方总提及,我这个地方官都不知道如日中天的当康竟在庐州有投资。”
“小打小闹,劳孙书关心。”关秋荷微笑着回答。
“听说是研发-数据中心,各方面情况还好吧?”孙淦泷和和气气道。
关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