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2 章(1 / 1)

我的重返人生 偷名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没经历过订婚。

这辈子甚至没有旁观过订婚。

只是耳闻过棠梨这一带订婚流程。

也知道订婚这件事情的习俗名称:放茶钱。

别的

别的他真不知道啊!

总之,要准备什么,要做什么,有什么讲究,方年一概不知。

林凤女士的回答是:

这都不用你管,你人跟着就行!

方年除了满脑门问号,就也没有别的想法了。

倒是说林凤女士也还记得自己有个远在申城的亲女儿,关心了两句。

方年同学基本原封不动的回复了:

都安排好了,你不用管。

林凤差点要去敲烂方年的脑袋。

不过好在后面方年解释了安排,并说明了情况。

林凤女士这才放过方年。

只是道:“你这个哥哥订婚她都不在”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反正你们到时候去了申城还是可以再摆一桌,也一样,本身她也不能跟着我们去韶州。”

“”

4号,午饭后,路虎、桑塔纳先后驶离茅坝。

二十来分钟后,从花家附近上的省级高速。

再然后一路向南。

历经五个半小时,将近四百五十公里,终于在傍晚抵达了韶州。

尽管林凤女士说是说不用方年来管,但预订酒店这一类事情依旧是方年在处理。

生活方方面面的舒适度,毕竟方年才有发言权。

在韶州安顿下来后,林凤女士才正式吩咐起方年要做的事情。

“明天衣服穿正式一点,不要跟现在这样显得过于随意。”

“算是没有媒人,所以你得更讲究一些。”

“逢男人主动散烟,跟你抽不抽烟无关。”

“韶州这边的习俗稍微有点不同,到时候陆薇语家里可能会有亲戚到场。”

“少说话,一定要少说话。”

“轮到你说话的时候,一定是只有我们两家人时。”

“要能坐得住。”

“大人们的打量、探寻、好奇,包括打趣调侃都少不了,还是要少说话。”

“”

“”

絮絮叨叨、反反复复说了半小时。

方年一一点头应下。

核心点是:礼貌、明、耐心、诚恳、踏实。

再总结得更深入一点就是留个好印象。

无论是韶州还是桐凤,女方这边的亲戚系都很少会有见到男方的机会。

原本方年以为这种留印象的事情会在结婚时。

但林凤女士说得很清晰,结婚虽然很忙碌,亲戚也会到场,但是接亲、婚礼等流程,男女双方的亲戚虽然也能见到人,但不会有太多时间留给到交流上。

不过无论是按照哪边的习俗,订婚都没有酒宴。

就算是男方这边也没有。

顶多是会有亲戚朋友来家里小坐一下。

不过林凤跟方正国合计过,后天中午会在家里简单摆一桌。

大概到时候只会有方年外婆、林荔、林南他们来。

因为方正斌跟方正良都不在家

流程、注意事项都清楚了,但方年还是挺茫然的。

倒是跟陆薇语通过电话,不过没怎么说话。

陆薇语那边状态也是差不多。

如果换作是在去长白山之前,兴许方年跟陆薇语都还会有些许犹豫。

而现在

根本不存在犹豫这种词语。

茫然的是一种莫名的不适应感。

毕竟

这个简单的流程叫做:订婚。

在这个简单的流程之后,方年将成为陆薇语的未婚夫,陆薇语将成为方年的未婚妻。

以至于这个晚上,这辈子第一次来到韶州的方年迎来了久违的失眠。

要知道有关于失眠的记忆,可得追溯到上辈子了。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折腾来去,最后才迷迷糊糊睡去。

以至于次日一早,方年起床后好好进行了健身才回复良好的精力。

5号,农历六月二十五。

根据方、陆两家统一合出来的八字,是近三个月里最适合方年、陆薇语订婚的日子。

上午九点多,方正国同志开着路虎载上林凤跟方年前往陆家。

陆家的地址方年知是知道,上辈子就知道,不过从来没去过。

所以没有任何熟悉感。

反倒是方正国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他的方向感很不错。

几乎是掐着十点整,路虎停在了陆家院子里。

毕竟老陆家也算得上是韶州本地的富裕户。

是个独栋二层带院小楼,虽然不是当街门脸。

车停稳后,林凤女士当先下车,喊上方年跟方正国,各自提着早就准备好的各式礼物在陆林和孙蓉夫妇的迎接下,走进了老陆家。

最后走进客厅的方年稍微有些傻眼。

尽管从很早之前开始,他就不缺乏投注过来的目光。

几百上千人的场面都有。

老陆家再大,客厅的空间也很有限,不可能有太多人。

不包括陆薇语,客厅里坐了七个人,其中还有个方年的熟人,孙芸芸。

就这七个人看过来的目光硬是让方年产生了不适。

因为都是很不加掩饰而直接的探究、打量、审视。

以至于方年目光只来得及稍微扫一眼陆薇语。

陆女士今天还特地打扮了?

头发很用心的打理了,搽了浅深色口红。

佩戴了这么多的饰品呐。

很浓重的样子。

只一眼,方年就感觉到了陆薇语身上的一些小不同。

谨记着林凤女士话的方年略有点木讷。

没有吱声。

刚好给林凤女士留了话头。

“方年!别愣着,叫人。”

方年这才连忙面带微笑着喊人:“叔叔阿姨、伯父伯母,你们好。”

“坐坐坐。”陆林招呼道。

林凤、方正国带头坐下,方年才在最后落座。

孙蓉跟陆薇语一起送上热茶。

互相寒暄起来。

不多时,客厅里便有笑声阵阵。

“哦,你们昨天就从湘楚桐凤过来啦。”

“还挺远的吧?”

“得四五百公里哦。”

“家里挺好的吧。”

“”

“小伙子是叫方年是吧,长得一表人才啊。”

这时林凤不经意的给方年递了个眼神,方年心领神会:“叔叔,您抽烟。”

“谢谢。”

“”

“跟我们家薇语是同学吧?”

“不是啊,自己认识的?”

“哦?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听说方年才19岁?这可比我们薇语小一点,是还在上大学吗?”

“在复旦,学习真好。”

“小伙子看起来挺不错的。”

“”

“有空去申城,可一定得找你们当向导。”

“”

“跟薇语还真是般配。”

“”

“”

“有空常来玩”

“”

直到最后,方年也就是知道谁是孙芸芸的母亲,其他人都没留下太多的印象。

主要从头到尾,他都只是认真的面带笑容,附和着大家的好奇。

几乎没有开口说几句话。

老陆家的亲戚也都还挺和善的,只是在进行简单的信息了解。

就像是拉家常。

并没有什么过多点评等等。

也就是半个来小时,一共七人先后离去。

客厅里只剩下方、陆两家人,这时才算是完全进入正式流程。

这个阶段,方年依旧没有发言权。

林凤女士跟孙蓉女士主导了一切。

包括核心的动作:放茶钱。

也是林凤女士完全主导,完全没有方年操心的份。

连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