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上发布了独立游戏,目前运营状态还不错;
销售最好的是三国英雄录,全月累计销售14万5000份”
“”
“独立游戏的总销量是47万份。”
“其次是本月一共有19家国产游戏厂商与游戏平台达成了合作,并在游戏平台上发布了旗下新款游戏,销售最好的是剑仙。”
“”
“其次是授权类游戏,本月的授权类游戏从原先的120款增多至160款,目前游戏库游戏数量已经突破了300款。”
“”
“最后是我的世界,这款游戏从上线至今,一直独占鳌头,是平台销售最高的游戏,从4月1日至今,一共卖出去2600万份,其中有超过2100万份发生在17号之后。”
“”
一口气说完一连串重点数据后,温叶稍作停顿,最后道。
“截止至今天早上9点30分,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截止时间点为止,游戏平台的注册用户一共是8146万余。”
安静听完温叶汇报的方年咂咂嘴:“这就奔着一亿用户去了,这个月还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
接着问了句:“日活跃用户有多少?”
温叶回答道:“平均下来在1200万左右,会议结束时听说今天的活跃用户比较多,同时在线的用户数超过了1500万。”
“看来是在等下午投票结束颁奖啊。”方年笑了笑,“这个月的营收数据有没有。”
温叶点点头:“不是最全面的,因为这个月还没有过完,截止至昨天晚上11点的数据是13亿出头,不包括传奇页游的营收。”
听到这个数据,方年并不意外。
我的世界因为游戏本身,因为活动,因为公益,因为报复性支持而比预料中的更火爆;
光是这个每份卖47元的游戏,2600万多份就贡献了12个多亿营收。
方年在心里咕哝了句:“按照20左右的净利率算,这个月也有两个多亿的利润了?”
“”
不过方年也知道,这是托了我的世界这款游戏的福,而且这也必然会是这款游戏的月巅峰数据。
未来每个月能有个上百万份估计都要去烧点高香。
毕竟就方年所知,曾经我的世界游戏玩家群在国内应该也就个一两亿的样子;
但这些可是因为游戏免费,道具收费才去玩的。
所以这个潜在用户群,并不会全部愿意付费购买。
不过随着游戏平台的飞速发展,平台的营收不一定会下降。
因为随着游戏增多,其它游戏的道具收入也会增多,同样是走游戏平台的支付入口,游戏平台会收取一点点相当微不足道的代理运营费用。
国产游戏的骗氪水平,怎么说呢,真就不是盖的。
破碗求订阅月票。
PS:晚了点,不过还是4更一万4,奥利给。
第403章 长尾巴的温叶
贪好玩四月份的营收数据相当漂亮。
心情愉悦的方年大手一挥,便说请前沿兼职员工们吃饭。
还好,许是因为最近事务繁多,温叶跟谷雨便没有再想要跑数公里吃饭。
就在五角场附近选了家店解决了午饭。
方年喊请客时,温叶很少会选择偷闲茶餐厅。
这算是她的一点点小坚持。
温叶的想法很简单“说好的请客,左手出右手进?哪有这样的道理?秘书怎么了,秘书也绝不屈服!”
对于自己的秘书这些小心思,方年自是不知。
午后,方年独自溜达去往学校。
边走,边掏出手机拨了个号。
很快听筒中响起林凤女士的声音:“做什么?”
“慢滴,要碰!”
“早不讲!”
“”
方年嘴角轻翘,心道这电话打得不是时候,耽误母亲大人打牌了。
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明天申城世博会开幕,你们要不要来申城转转。”
林凤女士稍作沉吟,嘴上先喊了句:“喂倒的喂胡子!”
然后才说:“现在讲是不是晚了点啊,方年!”
方年平静道:“方歆得明天才放假。”
“不去了不去了,世博会又是五一,申城肯定人多车多,你自己要注意安全。”林凤女士嘱咐一句。
方年应了下来,嘴上咕哝一句:“我还想问句外婆来不来,算了,等有空再说吧。”
林凤:“”
“挂了。”方年说了句,率先收了线。
就也不好过多耽误林凤女士日常打牌的乐趣。
方年是寻思反正自己五一也没事,哪哪都放假,陆薇语也不在,就想着让家里人来申城看世博会开幕,一块去图个新鲜。
毕竟现在被家里有限知道的消息里,经济状况还不错。
就也没必要过度的遮掩。
不过既然林凤女士无意于此,方年也就不强求。
世博会将持续整整六个月,有的是时间来参观,只不过可能越往后越没有一开始那么新鲜味儿。
一点多,方年走进复旦前沿社团驻点。
与以往几乎所有时候都不同,今天社团成员到了大半,宽敞的房间都显得有点挤攘。
方年目光一扫,几乎全是熟面孔。
托李子镜的福,大概是方年在复旦认识的同学聚集最齐全的一次。
不用方年说,身为会长的温叶自然也是抽了时间来凑热闹。
距离结束投票的时间还有一二十分钟,要么就是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要么就是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参赛作品票数。
方年没去打扰大家的兴致,随便寻了个位置坐下。
旁边就是高洁她们。
“栀栀喊你过来的?”高洁笑着问,“今天我们几个都没跟你共课。”
方年看了眼高洁,面露微笑,故作不满:“怎么说得好像没人喊,我就不记得了一样?”
“我觉得是。”不料,高洁一脸认真的点头。
“好歹也是做了快一个学年的小组队员,我还是知道一点你的,向来不太关心外物。”
方年好整以暇的看了眼高洁,有些疑惑:“怎么说?”
“我们班有两个同学通过你的名额进了社团,马上就一个月了,你还不知道吧?”
方年眨了眨眼睛:“?”
“有咳咳,我知道的,张”
“张小笛,范敏。”高洁不动声色地补充。
方年连连点头:“对,对对。”
“我去打个招呼,谢了,高支书。”
高洁瞪了方年一眼:“”
她只是简单提醒方年一下,因为今天刚好大家都在。
方年还真是有点忘了这事情了,因为他说名额随意,没想到从年前拖到这个月才用掉。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多少有点拜码头的意思。
苏栀、高洁她们是本来跟方年很熟悉,一个课题小组,经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就没这回事。
但这两个不一样,方年跟她们没什么交集。
大学跟高中还是有所区别的,除了一小部分集体课外,经常性不共课。
再加上校风相对不那么束缚学生自由发展,以及方年同学从入学第一天就搬离宿舍,班级意识没那么强。
“嗨”
“方年,你也来啦”
“嗨”
“”
方年简单跟哲学一班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寒暄了几句。
多少也能算得上是相谈甚欢吧。
这只是个小插曲。
进入复旦将近一个学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