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李安南还在学习怎么写‘自制力’三个字。
“小林同学。”方年看向林语淙,调侃道,“你呢,有没有后悔选择了法学专业。”
林语淙会选择法学,是方年一直不大理解的。
就算是选医学,方年都能理解是为了自己的奶奶。
但法学……
说真的,方年曾经怀疑过,林语淙家里是不是有亲戚在法律界。
林语淙丢给方年一个白眼,不过还是解释道:“一开始在高中时我其实不大确定自己要读什么专业,后来看了那么多专业后,觉得还是法学更适合我。”
顿了顿,林语淙挑着眉望向方年,朗声道:“所以你给我小心着点,将来别落我手上,我一定告到你破产!”
接着谈了谈自己在大学的情况。
出于对法学的兴趣,即便是大一阶段,林语淙也有在很用心的学。
最后轮到刘惜时,她只小声说了句:“还,还好。”
林间,几个年轻的少年步履从容,大气清脆声不时响起,里面夹着偶尔响起的独特清弱声。
不同大学虽然分割了空间上的距离,但来自同一所高中,同一片出生土地所衍生的情感并没有被分割。
从东佘山走到西佘山,最后登顶佘山之巅。
李安南莫名就生出了万丈豪气,忽然就有了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意味。
“老方,我跟你说,现在我可懂电脑了,将来我肯定会是牛逼的编程大师,分分钟就能写个软件……”
话还没说完,就被方年给故意打断了:“会用d敲命令了?”
李安南挥挥手:“你先听我说完,你都不懂编程,我现在会的可多了……”
方年微笑打断:“汇编?”
李安南:“我……”
方年继续问:“还是c、c++、c、python?”
李安南懵懂的问道:“c煞p是什么?派森又是什么?”
方年没回答,又问:“操作系统坏了会修吗?”
李安南眨了下眼睛:“……”
方年拍了拍李安南的肩膀,平静道:“咱们这些刚上大学的,其实连菜鸟都算不上,领袖说得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呐。”
听着方年的话,李安南冷静了下来。
他也就学了个大学计算机基础,懂得真不多,连汇编都不太懂。
他也明白方年表达的意思,用老话讲说是:别没学会走就先去学跑。
意识到方年意思的李安南很光棍,嘿嘿一笑:“我就是想吹个牛,没吹起来。”
“少打游戏少看片,多学习。”方年一本正经道。
李安南老脸一红:“我……我就。”
接着才反应过来,叹息道:“唉……服,我服。”
其实方年是特地三连问打击李安南的,因为他也有过这样的时候。
当初方年去培训机构,才刚开始学也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就会用几个快捷键。
想好好的敲个‘hello,world’都得费劲。
要不是自己半工半读,心里调整快,估计最后啥也没学会。
因为学习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就跟码字一样,今天码了,明天还得码!
1:气象记载,2009年11月19日早上,申城多地飘了小雪粒。
第241章 大学生活里的第一次光彩
下午四点多,一行四人回到了东佘山停车场。
李安南打了个招呼,飞快的溜了。
接着刘惜忽然找了个去厕所的借口,头也没回的走了。
反而把方年跟林语淙都搞得一愣。
“你说说你,都有女朋友了,也不带出来,让老同学们都误会了吧!呵!”林语淙面露微笑,抢先说道。
方年看了眼林语淙,无语道:“你跟刘惜不都见过了,我还见天把她栓腰上啊?”
也就是李安南这货,不应该多想的时候多想,净瞎搞。
刘惜纯粹属于被带偏的。
她的想法跟李安南肯定是有区别的。
林语淙也不着恼,看了眼方年,目光看向别处,故作轻松的说道:“哲学难不难,你光问我们了,自己一句话没提。”
方年语气认真的回答:“大一的内容看起来难度不高,往后就不知道了。”
哲学这门学科,他懂得并不多。
之所以一门心思去修,是因为相较于历史、数学、汉语言文学这三个较为熟悉的大类,方年当然会选择最陌生的哲学。
既然老天爷给了机会,浪费多可耻。
林语淙想了想,又想了想,再想了想,最后才开口:“能跟我说说,你的事情吗?”
“你生日时,才发现我好像没主动了解过你。”
接着林语淙认真的补充一句:“我没别的意思。”
方年目光微顿,他其实看出来林语淙最开始想问的并不是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网络作者,是一家公司的大股东,个人资产八百万,公司资产两亿。”
林语淙眼睛眨动一下:“……这就完了?”
“再具体一点的,说下来有七八十万字了。”方年开了个玩笑,“简单来说就这些,我比较懒,不会自己经营什么东西。”
顿了顿,方年认真说:“其实能好好生活比什么都好。”
林语淙蹙了下眉:“我一直不懂这四个字的意思,生活不一直都是好好的吗?”
方年神色中有些怀旧的道:“说实话,我也不懂,我个人的见解,在当代社会,除了‘平安’二字,也就只有‘好好生活’四个字最值得推敲。”
因为从上辈子到这辈子,他都没活明白这四个字。
林语淙笑了下道:“还好这四个字简单,我能记下来。”
“希望……”
刚说了两个字,林语淙便顿住了,接着双手揣在兜里目光四处打望,没再多说。
“……”
不多时刘惜走了回来,方年便道:“也算顺路,捎带你一程吧。”
林语淙没拒绝,主动上了后排。
无意中让方年老实的当了回司机。
…………
返程路上,方年才开口问刘惜:“有没有找机会去请教请教温叶?”
刘惜飞快的看了眼方年,声音清弱的回答道:“请,请教了。”
接着一五一十的说道:“学校有提供很多我不知道的学习资源,温学姐一一告诉了我。”
“我并没有选太多的财政学专业课程,现在能抽出时间偶尔旁听经济学的课程……”
“……”
从十月底到现在,过去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刘惜几乎是全方位的将时间利用了起来。
在知道复旦大多数学生常有蹭课经历,多数讲师管理上较为宽松之后,刘惜蹭课比方年更凶残。
除此之外,刘惜是文理科图书馆的常客。
因为曾经说英语的机会很少,她也会去周末英语角旁听,以及小意的互动。
除了兼职依旧只是不带任何附加价值的普通劳动外,刘惜在温叶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几乎将复旦大学对学生开放的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学神的世界你不懂。
因为方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这么好的时间管理,也做不到这么充分的利用。
一方面,接受能力有上限。
另一方面,方年喜欢自由态的学习。
跟去年又不一样,当时想要考好大学,又只有成熟的思维模式,基础比较薄弱;
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