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电器?厨房的吧?”
“”
去年十一时,方年想买液晶电视,样貌丑陋的液晶电视动辄两三万,感觉不值就没买。
今年大降价,且新品层出。
赶上搬新屋,肯定就是直接上了新的电视机。
“还有空调?你们这怎么忙得赢!”
当看到空调后,邻里三四的惊讶更多了。
“”
不过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房屋从设计上就考虑了这些东西,安装也不复杂,一个小时就装好了六台空调。
柜式两台,卧室四台。
都是国产格力的。
随着一车一车的东西被运来,围在老方家的邻里三四就越来越多了。
当所有的家具都安装完毕后,新屋有了居家的样子。
时间也到了过火的前一天晚上。
按照农村摆酒席的习俗,这个晚上老方家非常热闹。
茅坝的邻里三四都在老方家吃饭,用开玩笑的话说,做酒前自己家里先吃一顿。
食材用的都是明天会上桌的。
晚饭后都没空摆牌桌,大家忙到十一点才相继离去。
农历六月初二,宜入宅。
过火的时辰定在早上六点二十八分。
好在是夏天,大家都起得早,方正国和林凤五点钟就起来开始准备。
老人起来得更早,连方歆都在5点多自己就爬了起来。
洗漱完之后,稍微磨蹭了一会,就开始了过火的仪式。
由赶回家的方正斌主持。
仪式才是最重要的过火习俗,后续的做酒其实只是为了贺喜。
流程并不复杂。
方年这是第二次亲自参与到过火这件事中,跟上辈子一样。
提前准备好可移动的灶炉子,用箩筐装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再装了毛巾、铺盖,枕头等日用品,最后还装了蔬菜瓜果。
一应就绪后,当时间到6点28分时。
方正斌在老屋大厅神台下敬告祖先,禀明乔迁离去,焚香燃纸。
同时邻里三四帮忙挑担,抬火,放鞭炮,接着是方正国带头,林凤紧随其后,方年和方歆并排而行,手上都拿三根线香。
一路走入新屋大厅。
接着方正斌再去新屋神台下敬告祖先,禀明乔迁入户。
实际没几分钟,过火的仪式便完了。
有些老宅跟新宅相距较远的,才会稍微麻烦一些,需要的人也更多,毕竟象征性带着走的东西也不少。
上午十点多钟。
方年坐在新屋大门旁,摊开桌子放一张红纸,再拿纸笔等着吃酒的宾客上门。
额外还有赶回家的方芬芬帮忙。
方年负责收红包,记人情。
方芬芬负责回红包,谢礼。
前世也是这个流程,方年负责的事情也还是这个。
比起来,这一次热闹很多。
尽管方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但并不耽误这次的喜上加喜。
自打林凤知道方年高考的卷面分是湘楚第一后,她屁都不担心。
后面又知道了复旦大学在湘楚的理科100录取线才641,接着就是直接知道已被录取,只剩录取通知书,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随着人来,也有人直接就站在一旁议论起来。
“呦,这是你们家方年?”
“好帅的小伙子。”
“”
“一表人才,高考完了?”
“考得怎么样?”
“有把握上什么大学?”
“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吗?”
林凤就在一旁回答,用一种很谦虚淡定的口吻:“不晓得呢,现在都没收到通知书。”
“考得倒是还行,六百来分。”
“好像是过了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不过我们家方年没填北大清华的志愿。”
“”
有人就问:“考这么好都不填北大,填了什么?”
“复旦。”
“有希望吧?”
“”
正说着话,马林巴琴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方年那台老的3g,电话是李东红打过来的。
方年接通时特地不小心按了下免提,李东红的声音传出来:“方年,你方便的时候来一下学校,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
毕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嘛
破碗求订阅月票,均订破4000了,撒花。
第182章 半个世纪的风光
老方家入宅过火,广迎四方客。
门庭旁,有三五宾客言笑晏晏。
大厅内,有宾客三五载笑载言。
礼宾桌旁,当方年挂断电话,叽叽喳喳的声音忽然就小了下去。
好片刻后,才有妇女打破沉寂:“三嫂你这得再摆次酒!”
“要我说也是,复旦的录取通知书都发到学校了!”
“就棠梨八中那个水平,怕是几百年没出过你们家方年这种学生!”
“前天还听说村头那个谁屋里这次高考刚好考了个重本,很是风光,还是林凤你稳得住。”
听着不带重样的奉承话,林凤连忙摆着手:“没有没有,复旦虽然比不上北大清华,但录取线毕竟也高,之前可不敢肯定年哈宝一定被录取。”
方年心道:“林凤女士这也睁眼说瞎话,早几天就肯定了的事情,要不我会开免提?”
林凤话音刚落,围观的妇女们立马道:“前几天好像听谁说复旦的录取分数线不低。”
“我也听说了,科620,理科641!”
“那跟北大也差不多,北大才科627,理科653!”
接着就有不知情的人问:“林凤,你们家方年是理科吧,考了多少分?”
林凤随意的道:“没考多少,也就六百八十几分,当时没想敢想填北大的志愿。”
林凤的话语落下后,唏嘘一片。
“你家方年这也太小心了,不是现在可以填三个平行志愿吗?就算浪费一个志愿的名额也没事!”
“对啊,你家方年填得什么志愿?”
林凤回答道:“他就填了一个复旦。”
“这么多志愿,就填了一个复旦?”
“这是对自己很有信心吧?”
“怎么会不敢想北大的志愿呢?”
林凤叹了口气,一副感慨万千的样子道:“可能是这孩子脑筋死,也就会读点书。”
妇女们连忙道:“我可是听说今年我们省的理科状元才考了682分,不过加了20分,这么算下来,你们家方年也是状元啊!”
“哦呦!这可不得了!难怪你看看这笔字,真好看,很多人都写不出。”
“所以说你们家方年别说在茅坝这种地方,就是去了申城京城,那也是有数的天才。”
“”
然后又有人来给红包吃酒,方年连忙接过红包,方芬芬也赶紧回礼。
林凤招呼着大家入座,声音才渐渐远去。
方芬芬望向方年,好奇问:“年哥哥,你考了六百八十多分啊?!”
“嗯。”
“比状元还多考一分?”
“嗯。”
“那你怎么不去北大。”
方年笑了笑:“我说不想去你信吗?”
方芬芬也跟着笑了:“我不相信,不过感觉是真的。”
方年是真不想去。
京城,是他不会喜欢的城市,人、环境、天气等等方面,都没有太多的友善度。
当个游客什么的还行,真要去那边学习生活四年,难以接受。
其实填志愿时,方年的可选余地很高,他想去北大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他已经遇到了陆薇语。
只不过相较而言,申城除了有陆薇语,还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比较吸引他去。
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