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写过的小说,抄成了百万富翁。
抄一个前世洗脑了无数人的游戏运营,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他也不想要什么持久运营。
起初关秋荷没怎么在意,但当看到运营策略时,脸色一开始很古怪,接着就变得慎重起来。
最后当放下书上的两张纸后,关秋荷深深的叹了口气。
“不愧是能写出火遍全网小说的人,这个侧重点再加上几句广告词,太洗脑了。”
“我愿给你写个服字。”
接着迅速道:“这样的话,我不能太占你便宜,你出300万加这个策划案占60的股份,我出400万占40,总股本计作1000万。”
方年看了眼关秋荷:“策划案值300万股本?我倒是无所谓,你别后悔就好。”
见关秋荷面露疑惑。
方年用开玩笑的口吻道:“我吧,昨天晚上写好后睡的觉,梦到这个模式的页游年流水会到40亿。”
关秋荷就笑:“你这个梦真夸张。”
方年跟关秋荷都不知道的是,比起过去的2008年,今年的游戏销售收入还将继续大幅增长,合法类游戏的整体销售收入将接近300亿。
且是未来十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
如果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方年其实并不很想让关秋荷成为他的合伙人。
原因说出来比较扎心。
关秋荷的耐心没有方年想象的那么好。
至于能力,方年也没看到过,并不清楚,知性真不代表能力多高。
让方年决定跟关秋荷合作的原因其实不复杂,无非是自己太懒了不想动。
关秋荷正好最近很有干劲,而且兜里有钱,可以分担一部分风险
最后关秋荷问:“公司叫什么名字。”
方年:“贪好玩。”
“贪好玩?”
关秋荷道。
“不错,就这个了。”
谈好基础合作事项后,也到了晚餐的时间。
皆大欢喜的结局。
自然是值得庆祝的,不过没喝酒,方年得去上晚自习。
破碗冲。
第142章 得偿所愿的179(求订阅)
关秋荷在单位办理了停薪留职。
档案室员本就是可有可无的职位,停薪留职不难。
手续办完当天,关秋荷才敢用自己的名义去工商登记注册贪好玩公司。
繁琐的流程后,公司注册成功,公司总部地址放在棠梨。
一切悄无声息。
本就是个空壳子罢了。
安静的客厅中,方年听着关秋荷的规划。
“计划暂时就是这样,运营中心就放在申城吧”
“”
方年用商量的口吻道:“能不能放在鹏城。”
关秋荷有些意外:“我以为你希望放在申城,还有不到两个月你就要高考,不是定了去申城上复旦吗?”
方年认真道:“一多半是为公司,也有一点私心。”
“我有个表哥在鹏城工作,是网络工程师,具体的事情就不说了,反正日子过得挺艰难的,我寻思侧面帮他一把。”
“运营中心放在飞速发展的鹏城,会比在申城更有利,政策等各方面”
“放在申城的运营成本会高出不少。”
“”
关秋荷点头道:“行,我没问题。”
方年接着又说:“有一句讲一句,这个公司的运营其实相当于股票短线。”
“顺应时代,吃一波游戏发展的红利,但最后的结果不会太好。”
关秋荷蹙了蹙眉,认真思考后,问道:“你是说会被大企业挤占?”
方年回答道:“有这个意思,不过不全是,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发展不会很持久。”
关秋荷陷入了沉默。
良久后,好奇的问道:“那你有没有真正想要做的稳定事业?”
方年摊手回答:“没想好。”
“”
接着商量了一些有关于下一步计划的事情,包括组建运营中心,组建运营团队,技术运维团队等方面的东西。
暂时限定在3050人规模。
这已经非常非常足够了。
其实有个七八个人,班子就能搭起来,不过比较累就是了。
总部就两个董事,别的啥人也不招。
最后,关秋荷一脸诚服的认真问。
“我能问问史书或者毛五上,有运营公司的方式方法吗?”
迎着关秋荷复杂的眼神,方年用十分诚恳的语气回答道。
“历史书上什么都有,只要你愿意看,毛五更是重中之重,多少道理都在里面。”
4月15日,方年收到林南转过来的1000元的同时,关秋荷收拾好一切前往鹏城。
单骑轻装上阵。
按照跟方年商量好的建议,她会先找一个合适的运营官,剩下的大多数事情都会由这个运营官辅助完成。
也在这之前的10号,方年收到了新一月的稿费。
我想有钱这本书的总订阅稿费也正式突破百万
4月16日,桐凤组织了2009年第二次市统一联考。
在这之前,李东红照例让174班的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目标交给他。
方年写了七个字:争取原地踏步踏。
湘楚又不可能在高考前组织什么全省的联考,所以方年在名次上已经进无可进。
上午的语考试结束后。
方年跟李安南一起走出学校。
“老方,距离高考就剩下50多天了,你心慌吗?”
走出校门后,李安南忽然问了句。
脸上的表情带着点怀念的味道。
“也不知道陈遥现在怎么样了,一眨眼,他的名字都没人提起了。”
“听说过年他都没回来。”
方年一眼就看穿了李安南的心思:“上午的语没考好就没考好呗,大可不必这么感慨万千。”
“又没事,下午数学加把劲。”
李安南酝酿了半天的情绪,一下稀碎稀碎的。
“麻皮喔,我说真的,老方,你怎么这么过分呐!”
方年耸耸肩,挑眉道:“你咬我条卵。”
脸上的表情极其欠揍。
李安南忽然就觉得这天聊不下去了。
心塞塞的回家吃午饭了。
方年望着李安南走远的背影,笑笑没说话。
李安南说得有一点没错,陈遥这个名字在八中都没人提起了。
过年没回家也是事实。
元宵节第二天方年就从林语淙那里听说了。
而方年跟陈遥的联系,也就是那次三万块,之后再也没有过了。
陈遥到底怎么样了,他也不清楚。
尤其是现在,完全没心思关心
关秋荷离开棠梨,对方年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没地方吃饭了。
不过这也是早晚的事情。
无非是现在提前适应。
往后的时间里,方年是很难再吃到关秋荷做的饭了。
在星期八菜馆点了碗汤粉,吃了两口,方年叹了口气,关秋荷这一走,他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于是招呼道:“老板,给我来个双份的芹菜牛肉。”
偶尔吃吃粉没事,但没什么营养,这牛肉它不香吗?
旁边桌的人:“o。。。”
“”
连续两天的考试结束后,高三学生的生活又恢复了紧张的节奏。
市里的统分结果出来,方年如愿以偿的原地踏步踏。
分数也基本原地踏步踏,从654变成了661。
李安南同学定了550分的目标,最终结果是536分,语不那么理想,作跑题,只给了及格分。
不过这次很幸运的上了榜,刚好第500名。
高兴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