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柳老板还向科院求援了,如果科院出手的话,能很容易完全把控局面。”
“现在虽然危险,但也不是太危险!”
“外资想要入股萎落,那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柳老板也亲自跟机构持股沟通了,最起码不会卖给wol peach!”
“……”
每个人都表示是自己就是知情人士,而且市场也的确有很大的反应。
那么实情如何呢?
就刘惜了解的信息来看,柳老板总共只发出了10亿人民币的求援。
也的确向科院发出求援请示——当然,纯粹是做做样子。
柳老板本来在力推科院出售一部分所持有的萎落控股的股份,以方便他的合伙人买入,方便将来上市。
而且,柳老板其实更清楚现在萎落的股本结构。
刨除萎落各方面持有、机构持股、再刨除wol peach的,哪怕算上部分机构的少量持股,萎落现在流通在外的总股份数量也就20。
萎落方面甚至只需要能买入21的股份就能应付最坏的情况。
以萎落现在的股价,多算一点,也只需要14亿人民币的样子。
经过昨天晚上的紧急会议,萎落紧急筹措出了4亿人民币的资金——这是完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资金。
所以求援10亿就够了。
根本就不存在这个10亿,那个5亿的现象。
再有就是,柳老板确实亲自出面,跟两家大持股机构背后的老板谈过,也确实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绝对不会卖给wol peach。
现在就是确保胜算更大。
这一天都是拉锯战。
市场上萎落集团的股票趋近于枯竭。
不过一直都有卖盘。
因为wol peach的名声,再加上资本市场上很多时候投资者难以有绝对的理性,所以越来越多的机构不看好萎落。
高盛等海外机构更是直接调低了萎落集团的目标股价至63~65港元每股。
不过……
10号这一天显然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一共7个交易里。
大家切实见到了wol peach极其资本化的嘴脸,也见到了资本市场的无情,更见识到了柳老板的人脉之广。
在吸筹效率变低后的某个时间段。
网上忽然曝出新闻:
萎落集团个人电脑多个系列存在锂电池安全隐患、电源线安全隐患。
这本来是零散事件,在被特别曝光后,网上忽然有不少这些系列电脑用户的哭诉。
萎落集团不得不紧急公关,火速宣布召回——因为就是实情。
虽然如果没有这次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曝光,在事件成片发生后,萎落也会召回,但那就不确定时间了,毕竟被曝光的系列都产自2011年和2012年。
这让本来被拉回来的股价再次下跌。
萎落集团的品牌形象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而几乎与此同时,海外资本市场上也曝出消息,有海量萎落集团的空头单。
这让许多人直接认定wol peach果然是死性不改,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当空头。
可偏偏在市场上,wol peach从来没停止过吸筹。
以至于有不少人误解wol peach这次要干一笔大的。
讲说:
可能是因为萎落的股价本来就不高,换算成美元单位,连百亿都不够,下跌个百分之二三十才能满足wol peach的大胃口。
受各方因素影响,萎落股价跌到了662港元,相较于周一开盘,下跌13左右。
当天下午开市交易后,忽然有新的玩家举牌。
这个玩家叫:安邦。
持股刚好5。
事情一下变得魔幻起来。
连刘惜在收到消息后都愣了下,接着喃喃自语:“真是一点意外都没有。”
她早就有猜测,萎落这些高管要保证自己二十多年股改结果的最大蛋糕不被外泄,一定是会想其它办法的。
而如果不曝光那13,从35的股份到50的股份,差了15。
算上柳老板表面的那场求援带来的股份数量,也还差12~13,现在安邦直接持股5举牌,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而在大家纷纷猜测之时。
萎落通过公开渠道对安邦的慷慨支援表示了感谢。
网上大家纷纷感慨:“萎落的盟友属实多!”
“确实,外资真是除了钱,就只会耍点小手段了。”
“也不能这么说,苍蝇还不叮无缝的蛋,曝光产品问题,对我们只有好处。”
“有道理。”
“……”
此时,港股市场上,萎落集团股票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卖盘较少,买盘较多。
受安邦举牌的利好等因素,萎落股价再次回到了75港元每股附近。
12月19号深夜。
网上忽然曝光一篇文章:《萎落数十年股改的真相》
副标题:公有企业是如何变成私有企业,是如何成为米帝良心的?
文章以犀利的言辞揭露了柳老板从萎落刚创立事情的0股份如何在一步步股改中手握159股权的经过;
更揭露了萎落集团各个高管的联袂持股操作;
以及重点点出,萎落集团为什么越来越不像一个科技公司,因为股改,股改的最大目的就是将所有科技人员知识产权彻底归零!
更点出,萎落集团米帝良心的操作,国外低价高配,国内高价低配,甚至通过海外代购同一型号电脑加税加邮费都比国内要便宜不少等一系列事情。
这次曝光引发了海量的讨论和转发。
国人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了萎落集团的本质。
甚至有人尖锐点评:“萎落总以民族企业自诩,我想知道到底是哪国的民族?”
次日周五,萎落忙于公关之时。
港股开盘后,忽然有消息曝出,数月前在京城成立,管理着超千亿资金,幕后老板是方年方总的五资本正在高价买入萎落集团股份……
-
24、行家出手、钓鱼⑤
严格来说,时钟指向20号0点起,无论是国内网络空间还是海外网络空间,都比较热闹。
因为时间的缘故,萎落集团的公关响应效率有些姗姗来迟之感。
深夜十一点多,网上曝光文章。
引起无数夜猫子热议。
直到早上六点半,萎落集团的第一波公关才出现。
刨除一些网民表达的尖锐观点外,整体舆论形势也很不利于萎落集团。
哪怕是逼乎等有什么关键意见领袖之类大咖存在的平台有较多理性讨论,不偏不倚,照样是不利于萎落集团的。
“这些尖锐的问题先不说,两年前的问题产品召回居然是受舆论压力?”
“萎落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
“公允的说,全球也甚少有这类0股权老板通过股改一步步将知识产权的价值完全归零的公司;
哪怕前沿这种其实可以称之为私人出资创立的企业,也在这一两年时间里大批量将股份分配给了实验室员工;
传闻像是集团科学家的薪资水准、股份配额、奖金三大块甚至超过集团董事长的合理薪酬,当然肯定比不上创始股东能拿到的年度股份分红,毕竟……
早期前沿投入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