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妻之间,男子对待自己的妻子,就像是仇人一样,三天两头,拳头上身。

妻子最后忍受不了,选择了了解生命,最后却自杀未遂,然后被抓,就要遭受万人唾弃?

陛下,臣以为,国师所言,律法无情,人有情,实乃大道理,把律法和人理说的十分透彻,应当为大理寺、刑部等官员所铭记在心。”

魏征这时候,也站出来了。

国师说的都是利国利民之策,他这个已经把自己定位为诤臣的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次的机会。

倒是那些个大儒,比如孔颖达,站在那里,多少有一些尴尬了。

他们这些个自诩高风亮节,名声显赫的大儒。

都是以参加修改律法、编撰史学等工作为荣,时不时拿出去炫耀一下。

如今更多的人参与今来,那些个没啥名声的官员,也都能修改律法了。

岂不是减弱了他们的存在感,也说明他们能力差?

所以支持的大臣有。

反对的大臣也有。

“陛下,国师,律法之修改,涉及大唐国策,马虎不得,而且,自古以来,律法的修改,都是德高望重者担任修改,如此一来,才能有说服力和信服力啊。”

江枫还没有站出来说教,就已经有了鹰犬站出来帮他。

“你说的德高望重,又有多高的德、多大的声望,才能使得所有人信服?

陛下乃是千古以来前所未有的明君,国师更是仙人弟子,来教化我大唐,使得大唐能够建立乾坤盛世。

刚刚,那外面万民朝拜,大喊着大唐万岁,陛下万岁,国师万岁。

你说说,历朝历代,何曾有过?

也就是我大唐,才有此荣耀,才能让万民感动,如今修改律法,也是关乎于大唐国祚。

大理寺和刑部乃是掌管大唐刑罚,以大唐律法办事之官员,他们五年之所得,毕生之经验,难道还不够吗?”

杜如晦站出来,直接对着那位官员质问。

一时间,整个朝堂,还有一些有话说的官员,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他们也看出来了,现在只要是好的国策,只要是对的,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支持。

世家的势力已经减弱了很多,几乎对朝堂之上做出的一些决策,没有了影响力。

李二陛下一直在上面看戏,他就是想要装逼,想要看看下面那些百官对于这一次万民朝拜的反应。

果然,反对的声音,再一次减弱了。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定下来了,第二个五年开始,就修改律法,然后依照新的律法治理地方。”

“喏!”

百官只好回归自己的位置,然后同意了这一个提议。

李二陛下继续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可还有其他建议?”

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实在是有一些突然,大家都没有准备好。

怎么提出来,才能符合自身利益,符合家族利益,然后也符合陛下以及大唐百姓的利益。

这样的建议,才能够被陛下同意。

李二陛下也看出来了。

这些个大臣,不会轻易给出什么好的提议出来。

不过,他也算是一位明君,当然常常也是以明君来自我标榜。

“既然你们一时间都没有想好,朕就给你们时间,十天之后,朕要听到能够关乎百姓的福利的国策。”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陛下圣明!”

国师府。

江枫刚刚回到了府上,就见到早已经到了国师府内的郑宛。

此刻,她正在看着工匠研究琉璃。

这个时候,大唐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用沙砾煅烧琉璃的方法,就是不能提纯。

江枫便从系统种兑换了正确的方法。

却没有一下子就拿出来,让这些工匠按照他提供的方法来煅烧琉璃。

而是慢慢地提出一些正确的建议,让他们去改正。

这样一来,他们才能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也知道,煅烧琉璃的基本原理到底是什么。

以前只是偶然之间得到了这个煅烧的方法,却不知道真正的原理是什么。

所以以前就是烧沙砾,至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琉璃,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现在,江枫想要让他们煅烧出来,可以组成各式各样的琉璃出来。

郑宛拿着一个比较大的圆琉璃,里面还有这不同颜色的花纹。

看起来也比较好看,十分的美观。

然而,这在江枫看来,就是一个有一些失败的失败品罢了。

“看起来不错,但是花纹都没有成行,算是失败了。”江枫拿着看了一眼,就放下了。

郑宛却说道:“我觉得不错啊。”

而旁边负责的匠师却支持江枫的意见。

以前,他可能这个琉璃已经是稀世珍宝了。

能够煅烧出来这样的琉璃,已经算是到达了巅峰。

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还能提升,还能够煅烧出来更好的琉璃。

“大郎,这个琉璃的确是失败品,里面的花纹,本来是一朵牡丹,但因为火候太大了,最后成为了这个样子。”

郑宛听了之后,想象了一下,里面会有一朵牡丹花,那样的琉璃,比这个美多了。

“好吧。”

江枫对匠师说道:“你们的速度要加快了,还有二十多天,便是万国来朝的盛会,到时候,你们煅烧的琉璃,就是我们大唐最好的宝物。

你们能不能发家致富,就看你们掌握的技术,能不能到家了。”

匠师回道:“请国师放心,我等必定尽心尽力而为。”

第78章人心思异

当江枫坐在那里,听完了那些大臣对于第二个五年的计划报告之后,真的很想要撬开他们的脑袋,挖出他们的心。

看看他们的脑袋里面是不是全都是浆糊,再看看他们的心,是不是都是黑的。

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等。

为什么要加上他们?

因为长孙无忌竟然提出来,想要减少军队的消耗,也就是说,让各地的那些驻军,削减士兵人数。

用他的话,就是说,大唐虽然粮食比较多,然而军队每一天吃掉的粮食,几乎已经算是大唐的三分之一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给了那些苦力,还有一大部分,被大唐的百姓们分了。

还有一个就是,各地的驻军的军饷,都需要朝廷发放,一次没发,就容易引起将士们的不满。

总之府兵制和屯田制都不足以养活如此大的大队,边关将士们和驻地将士们加起来,是朝堂最大的开支。

房玄龄竟然想要在各地建立儒学,也就是推行儒学,不是官学,也不是那种私塾,而是儒学。

学习的内容,就是四书五经,并且还提议,让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就考两个,一个四书五经的理解和背诵,还有一个策论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那些个大臣,其实不说也罢。

总之,在没有了边关危机之后,没有了突厥这个强大的外敌之后,大唐强大起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