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朝廷宣抚使等等的左右横跳,胡乱指挥。
现在的大宋军队也就变得主动了很多,四大帅可以率领自己的部下做出明智的举措。
而军机处也能够监督四大帅,并且给出一些合理的规划。
其中就有几位军机处大臣联合了四大帅商议出来的大军发展规划,也就是步步蚕食。
大宋现如今的实力,的确有着可以和大金、西夏、大辽决一死战的机会。
然而当真要是死战的话,对大宋来说,负担肯定也非常大。
在上仙和官家不支持的情况下,并且也指明了可以小规模作战。
也就有了现在步步蚕食,建造重城的计划。
“然而你们所言,也不过是根据这些时日的所听,才会有所感受。”
江枫直接说道:“要向在这个时候继续大力发展,就必然少不了朝廷对商贾的支持,对各行各业的支持。”
赵官家在上面问道:“敢问上仙,要如何对各行各业支持?”
江枫挥手,一个虚拟影像出现。
上面详细介绍了商业的演变过程产生的巨大发展动力,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工业。
以江枫来看,现在大宋的人口红利也没有产生。
想要直接过渡到商业帝国,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一个工业积累。
而商业强国就离不开工业的演变,同时更离不开实体经济。
而现在这个时代,当真也只有实体经济才是最可靠的,不然,讲什么虚拟经济,那就是空中楼阁。
工业的发展才会产生劳动就业,才能够拥有物资的积累,以及资本的积累。
在这之后,再以大力发展商业,才是能够真正赶鸭子上架。
“这就是上仙一直所言的前所未有的盛世吗?”
赵构看呆了。
不仅仅是他。
行在的所有官员,以及大殿上的那些个押班内侍都是一样。
他们从未见到过这样的盛世。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虚拟影像关闭。
江枫这才说道:“这便是工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的影响,那个时候,就算是再强大的外敌,国家也能够用最先进最强大的武器来打败他。
谁掌握了工业的发展,谁就能够走在最前面。
大宋是延续了大唐的辉煌,才能继续屹立在中原,可是当遇到了更加强大的大金,却一败涂地。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所有人都习惯了太平盛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们经受不起战火的考验,更是因为域外天魔的蛊惑人心,以至于让行在出现了秦桧和汪伯彦这样的投降者。
如果当大宋能够继续发展工业,能够实现真正的强大,就算是域外天魔,那也只不过是土鸡瓦狗。”
赵构眼中带着强烈的,因为他明白,如果自己能够建造那样的盛世,必然是无上功德。
而那些个大臣们也很激动。
人生在世,谁不想要功名利禄。
如果在他们的手中建立了如此盛世,他们也都会铭记于史册之中吧。
这样的青史留名,谁不想要?
赵官家直接走下来,走到江枫的身前,对江枫躬身说道:“请上仙指引朕!”
江枫这才继续说道:“如今因为重建家园,所以各地都建造了不少的工厂,只不过,这还是不够,官家需要发动更多的工匠来建造更多新鲜的物品。
比如比那琉璃还要好的琉璃珠,比如建造出来一个能够清晰看到人的镜子等等。
要让更多的人成为一个工人,建造更多的工厂,促进更多的人为工业而奋斗。”
第五百六十八章 吴大帅心忧天下
一切所做的形势,其实都是为了能够完成一个盛世王朝的任务。
以大宋现在的情况来看。
商业强国的策略并不可行,这是一定的。
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金的劫掠,以长江之北的那些个地方,全部都被大金给抢了一番。
如今南方的积累也因为举国之战而消耗的差不多了。
再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商业强国,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为没有工业的积累,想要商业兴国,达到和大唐时期的那种程度,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最起码,以现在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工业的积累。
这也是为何,江枫提出需要建立工业的原因。
北方的重建已经快要完成了,这个时候就会又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
关键是想要人口红利的出现,那就必须让所有人都有一个收入。
男耕女织的大环境下,想要实现人口红利那是不可能的。
南方太多婴儿溺死的情况出现。
其根本原因也就是这个经济落后,没有能力来养活婴儿的原因。
如果人人都有了收入的来源。
要是大宋的物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到时候再发展商业帝国,最后形成一个发展大国。
这就能够快速实现盛世王朝的景象。
至于这个景象最后能够持续多少时间,并不是江枫所关怀的事情。
赵构眼中只有无上功德。
百官的眼中只有功名利禄。
而在这个工业之中,也有不少官员看到了从中可以获利的可能。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江枫的工业强国的建言,在绍兴八年的深秋得到了采纳。
不仅如此,还把工业强国的说法刊登到了大宋时代周刊上面。
言论自由的目的就是引导百姓。
现在同样如此,当很多人知道工业的发展会如此厉害的时候,心中早已经没有了反对的意见。
而那些个富商,也从中看到了商机。
不用朝廷下令建造多少工厂,这些个富商已经开始扩建了。
当地的官府自然非常欢迎,给了非常大的支持力度。
想要地。
没有问题!
想要人。
也没有问题。
不管是那些个徭役,还是那些个被关押的犯人,都成为了劳动力。
而走南闯北的工人,也开始继续在工地上做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工作,赚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钱财。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
大宋各地的工厂,比绍兴八年的秋,增长了很多很多倍。
而随着仙学院的那些学子离开了学院,进入到了大宋的这个大熔炉之中。
便又是一把火。
因为他们要考取功名,也因为他们读过书。
更因为这些人离开了书院,进入了大宋的社会之中,也就无形之中解决了物资快速增长的问题。
人口的红利也在这个时候慢慢地体现出来。
再加上官府在各地建立起来的孤儿院,也收留了很多很多的孤儿。
而那些在北地遭受了苦难的女子,这个时候正好有了她们的作用。
对于这些婴儿,她们照看地比谁都仔细和用心。
似乎是将心比心。
有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