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7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套。

而汴京城的火锅酒楼,也因为张浚等官员的带动,变得十分火爆。

几乎行在的午餐,也就火锅酒楼承包了。

这件事情也算是行在中懂的都懂的事情。

也不必要说那么多。

只不过,也总有人是那种刚正不阿,也是因为吃多了火锅,整个人都上了火。

有点儿坐立不安。

继续吃下去,怕是整个人都要废了。

张浚作为大相公,这件事情的确是做的太不厚道了。

工部左侍郎勾龙如渊便便是这其中之一,然而他并没有自己主动地站出来。

而是在每一次接过酒楼送来的火锅之后,都会加一些料。

当然这些料并不是有毒的料。

他还不至于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只是会自己备上一点胡椒粉放进去,还有一些芥菜粉等。

让本来就有一些火辣的火锅底料,变得更加火辣了。

而作为一个吃惯了清淡的工部尚书胡晏,自然不太能够承受这种吃法。

最后忍无可忍。

直接站出来,当堂开始弹劾大相公张浚。

赵构本来就期待着自己的金丹,期待着能够再一次见到自己的真龙之气,期待自己能够建立无上功德。

却没有想到,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却出现了这等错误。

“如此说来,尔等每日午食,都是吃火锅咯?”赵构沉声问道。

众人都是低头无言。

张浚则是惨白着面容站出来。

“官家,臣是觉得这个火锅就像是上仙所言,有荤有素,吃多少,可以煮上多少,不会太过浪费。

所以这每日都会点上火锅,能够节省一些钱财,如今大宋正在休养生息、以工代赈,用到的钱财的地方很多。

火锅分量也是有的,再加上这价格也不错,才会如此。”

胡晏直接说道:“张相公,事到如今你还想着为自己狡辩不成?”

说完,又对赵构施礼道:“官家,这火锅酒楼本来就是张相公家的产业,此事,臣已经查出来了。”

赵构本来就有了一些不满,整个行在都天天火锅,岂能得了。

现在听到这火锅酒楼竟然是张浚家中的产业,都市就登着一双眼。

“官家明鉴,此火锅酒楼乃是臣宗族中三叔一房的人所开办,和臣并无大关系。

但是臣未能体察整个行在同事的情况,未能制定让所有人满意的午食。

是臣失职了。

请官家责罚。”

赵构犹豫了。

对于张浚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就让赵构有一些为难了。

工部尚书胡晏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现如今的以工代赈,也都要靠着对方才能够完成。

如果对胡晏的弹劾不管不顾,肯定会让这位尚书寒心。

可是要责罚张浚。

赵构多少是有一些舍不得。

“此事暂议。”

赵构左右为难,便直接挥手压下此事。

而百官们都知道。

官家这是又要去询问上仙了。

江枫听到之后,也并无意外,历史上的中兴四将嘛。

系统百科里面写的清清楚楚。

但是以后的大宋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繁华并且还要有一些公正和公平的大宋,这样的人存在,只会让整个行在以及官府都失去了威信力。

江枫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说了一个典故。

并且建言让赵构成立两个部门,一个叫做监察部,位列六部之一。

作用便是监察百官,由以前的御史台官员组成。

不再设置御史台这个职位,而是监察部,以监正百官之风。

除此之外,便是军机处。

大宋的大军现在已经有了一百零八天将,并且还有着排名。

那就按照这个来进行分级,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团将、营长、领将、排长、班长等。

还要在大军之中设置文职,比如军司马、军长史、军参谋等。

赵构愣愣地听着。

他没有想到,仅仅是张浚以权谋私,却引发了一场行在的巨大变动。

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闻名

如果是以前的赵构,他需要这些士大夫的支持。

也需要像是秦桧、汪伯彦以及万俟卨等人的辅佐,才能够让整个行在稳定运行。

没有士大夫,他这个皇帝也就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没有秦桧、万俟卨等人,整个行在也就缺少了向着赵构的官员。

秦桧的确很懂赵构的心思。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受到赵构的宠信,觉得什么事情交给秦桧都能够放心。

而现在就不用了。

因为赵构不需要士大夫的支持,也不需要秦桧这些官员的支持。

更不会名不正、言不顺。

他有一个比士大夫、比秦桧等人的支持,还要起着大作用的仙人。

正所谓皇权天授。

如今的赵宋官家是当真应了这句话。

江枫的一个虚拟影像,直接就这位赵宋官家赵构成为了和秦皇汉武一样的帝王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有着江枫这位仙人在。

所以面对张浚这样的官员,赵构自然不会直接就包庇了。

毕竟江枫所表现出来的意思,也是要杀鸡儆猴,并且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察机制。

这一下子。

直接让整个朝堂都沸腾起来了。

他们为官可不是真的就要为百姓做事儿,也不是为了大宋如何繁华。

更多是乃是官带来的权力。

而如果这个权力得到了非常大的约束,让他们从当权者变成了一个奴隶。

换做是谁,心中也不太好受。

可即便如此。

却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武将们是举着双手赞成。

反正只要是江枫提出来的意见,他们肯定是举双手赞成,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是赵官家自己的行为,武将们都会衡量,也会观望。

而武将们全都支持了,这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也不敢不支持,毕竟不支持,那就绝对代表自己有问题,不愿意接受监督。

以前是他们控制舆论。

现在则是官家控制着舆论,一个大宋时代周刊的作用便在此。

监督百官的好处,已经陈列了不知道多少。

百姓们听了之后,一个一个也都是举着双手赞成,大声称赞着当今的官家如何如何圣明,称赞如今的大宋国师、天上的仙人如何如何神机妙算、仙人手段等等。

监督了百官,对于百姓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

也是一件收获了民心的事情。

士大夫想要从中作梗,哪也不太可能了。

当张浚告老还乡之后,这件事情也就基本上被定了下来。

大宋的御史台变成了监察部,却还是做着御史的事情,只不过这权力变得比以前更大了。

而除此之外。

最大的一个变故便是军机处。

这个军机处乃是大宋一百零八天将组成,成为了大宋兵权的所在。

赵官家可以直接从军机处指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