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此人见识到了西北之地的那些将士们生活的环境之后,也是捐赠了很多物资。

大唐多多少少还是有着不少的明白人。

“大郎,经过你的指教,家中的那些管事也都听话多了,如今一个一个都是兢兢业业地打理生意。

家中库房再一次充盈起来。

这也是多亏了大郎。”

江枫知道武后所说的库房,其实就是国库。

一个薅羊毛之法,的确有很大的油水可以抽取,放开了商业的口子。

突厥和大唐两国的商贾,自然是想着办法赚钱。

也算是各取所需。

突厥需要丝绸、需要盐、需要青茶、需要工艺品等等。

而大唐就专注于羊毛。

因为用羊毛制作的大衣,冬天的确非常暖和,有着很好地保暖效果。

只要羊毛而不要羊肉。

突厥人也吃不完啊!

所以只能是低价卖了。

以至于大唐的不少权贵和有钱人,也能天天大鱼大肉。

而一年多时间。

江枫的那两头猪。

还在皇庄里面繁衍生息。

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头。

明年也可分出去,让那些百官安排在自己的庄子上养着。

虽然乃是贱肉。

可是最起码也是肉。

权贵不吃,有的是人吃。

自从吃过了江枫所做的美食,武后觉得所谓的贱肉,那也不过是其物生活的环境罢了。

只要是屠宰的干干净净,那肉,也是非常美味啊!

“其实,这钱啊,放在库房里面,那就不怎么值钱了,看着钱多,却并没有什么用处。”

江枫再一次说教起来。

武后摸了一手牌,问道:“大郎可是,又有了好点子?”

对于江枫的能力。

武后现在是心服口服了。

“也算不上是好点子,只是书读的多了,这想法自然也就和常人不太一样。

说的可能不好,武娘子听听也罢。”江枫先是打了一个预防针。

毕竟有一些话,多少有一些惊骇世俗了。

武后却是大感兴趣。

“大郎尽管说。”武后表示自己并不会在意。

江枫这才说道:“自古以来,人类从最开始的部落,到了后来的王朝,从以物易物、到钱财的出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过程。

而钱财之所出现,也是因为商贾的需要,他们不可能带着很多很重的货物去交易。

以物易物还是太麻烦了。

张三手中有羊毛,他想要吃一碗饭,可是老板不想要羊皮,想要一坛子美酒,而张四有一坛子美酒,张三就先要和张四交易,再去吃饭。

如此一来,就会花费很多时间。

所以钱财就出现了,从扇贝、各地的一些钱币等等,再到大秦一统,货币也被统一了。

然后就有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大的市,就像是长安城的东西两市一样。

而钱财……。”

这一讲,便是几局牌的时间。

太平公主当做是一个故事来听,也觉得津津有味。

武后是细嚼慢咽,想要从中听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却也感觉,这信息量太大了。

至于上官婉儿,眼中流光溢彩,吃惊不已。

“所以钱财放在库房里面,那就是一堆铜钱,急需的时候取出来用,不需要,放在那里反倒没了作用。

想要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生意,拥有更大的产业,拥有更多的钱财。

那就要让这些钱财,产生它们的价值出来。”

这样一番指教。

便又是几局牌。

直到。

“啊哈,阿母、大郎,我有些乏了。”太平公主打着哈欠,伸了伸腰。

江枫在旁边,刚好看到那妙曼的身材。

不过只是一眼,便直接转开了。

武后还在思索。

上官婉儿已经觉得自己就像是听到了天书,不知道自己在何处了。

“大郎之言,犹如仙音!”

武后觉得自己好像是掌握了一种不得了的技能一样。

江枫谦虚道:“惭愧,惭愧,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书读的多了,多少有了一些感悟。”

“哈哈哈,你说自己天生便是如此大才,我本是不信的,现在,我信了!”

武后心情大好。

直接带走了太平公主。

对于这位女儿,她还是非常爱护的。

毕竟也算是自己唯一的亲情之寄托了,看的比掌上明珠还要掌上明珠。

至于上官婉儿。

早已经暗自赏赐给了江枫,两人已经食髓知味。

作为过来人。

武后自然明白。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上官婉儿才坐着马车回宫。

而这一日早朝,却发生了有意见让百官震撼的事情。

那就是天后娘娘下决心,要治理两河。

每一年雨季,两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每一年也都在加固河堤。

可是这河堤也是越加越高。

现在已经有了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景象了。

继续加固下去。

迟早有一天会溃堤,那时候,两河边上的百姓,必然会遭受更大的灾难。

天后娘娘觉得既然国库充盈,有钱财,那就用这些钱财来解决老百姓的危机。

征夫十万!

每人每天可得一餐,还有一枚通宝。

也就是说,你不会免费做,朝廷会给每一个工人钱财。

而这征夫,更是自愿。

听到有钱拿。

不少人自然是愿意尝试。

再加上,整治两河乃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武后采用的也是柔和的做法,没有强硬的征夫,则是让工部的人,多加宣传,治理两河的好处。

而御史台则是直接再一次行使职权,监察百官,以防有人从中作梗。

修建水渠、灌溉大地。

永隆元年年末,大唐一片欣欣向荣。

不少人对于武后临朝称制,也就没有那么的抵触了。

以工代赈的方式。

让老百姓拿到了一些钱财,这个年关,也能够过得比较安稳和美满。

而两河的治理,也让来年的洪灾和旱灾减少了几成。

一些百姓竟然在自家为天后娘娘竖起了长生祠,有些百姓称天后娘娘乃是后土娘娘转世。

这个时候的民间,最相信这样的说法。

一时间。

支持天后娘娘的人,也就更多了。

深秋之后。

关中的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了。

江枫的白玉京,有着在系统兑换的暖气,也并不感觉有多冷。

打开窗户。

发现对面的那关闭的胭脂水粉店,出了一些状况。

江枫看着人群中,那一身官府的男子,想起来,此人是当初在诗社上,太平公主介绍的一位才子,叫做宋之问。

想到此人之命。

脑海里面关于宋之问的一些信息也就出来了。

此人乃是进士及第、登临龙门的学子,也算是有一些才能之人。

只不过,此人出身还是低微了一些。

再加上,此人也是一个比较喜欢投机倒把的人,用自己的才能写出一些文赋来,取悦武后。

后来做到了左奉宸内供奉。

只不过此人典型的墙头草,先是取悦武后,之后又是依附于太平公主。

这也就算了。

却又想着左右逢源,又依附于安乐公主。

最后被太平公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