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7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了的大臣。

然后一个一个也都是一样。

武后静静地看着这些人,没有让他们起身。

“本宫那桌子上,还有一份奏折,里面乃是诸公中的一些人所犯的过错。

只是,你们的那些过错和这里面的罪行相比,也就谈不上什么罪行了。

本宫念在尔等为了大唐鞠躬尽瘁的份儿上,不与追求。

但是,过错可免、戒心不可无!

大唐如今看似歌舞升平,然吐蕃壮大、河源之地再一次受到了吐蕃的威胁。

突厥虽然被打退,却有再一次南下的可能。

尔等都是大唐的子民,难道就这样看着如此盛世王朝,被这些贼子给破坏了。

眼看着我们誓死守护的大唐,就这样被他们肆意挥霍,欺压大唐的百姓、欺压陛下的子民?”

朝堂之上,安静的可怕。

连一根掉在地上,都有可能被听到。

武后训斥了一会儿。

这才说道:“诸公都起身吧,仅仅是让御史台再次监察百官,便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

还不知道,地方上的那些百姓,又遭收了如何欺压呢。

本宫会禀明陛下,请求行监察使,带陛下监察巡视天下,以正视听!”

薛元超连忙说道:“娘娘神明!”

其他百官也开始拍着马屁,一个一个都是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

也被后世人称之为“箩筐镇百官”!

从这之后。

不仅仅是朝堂之上一下子政吏清明起来,地方上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成为一个土皇帝了。

而御史台的御史,总算是再一次拿回自己的职责。

而这样的政令形成之后。

也给了一些投机倒把的人一个机会。

就好比一位叫做来俊臣的市井无赖。

本来因为好吃懒做、口无遮拦,被打入大牢,出来后,见到打了自己的人被查出贪污,直接抄家罢官了。

顿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便连忙举报作证,说了这位官员更多的罪行,还让人写了举报信。

这份信,最后还传到了武后的面前。

看完之后,觉得此人倒是一个人才,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的棋子。

便给了来俊臣一个侍御史的官职。

来俊臣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就像是突然中了头彩一样。

竟然从一个无赖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员。

这一下子,更是让此人看到了投机倒把、妄告密的好处。

一个朝九晚五的改革,也的确是影响了很多人。

这一年,也正好是永隆元年。

也被称之为永隆改革。

以后大唐等王朝在对官吏的要求上,也就有了朝九晚五的规定。

一月四日沐休,一年最长的沐休也就是清明、元宵。

而武后也通过这一次的改革,再一次提升了自己的威望。

不仅如此。

在她的手中,还掌握了朝堂之上的一些大臣的把柄。

以至于,更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武后临朝称制了。

随着时间流逝。

七月低。

司农司少卿上报。

土豆和红薯已经可以起收了。

武后亲自主持。

带着百官到了皇庄上。

她想要让百官亲眼见证,什么叫做高产农物。

当初,她可是带着太平公主还有上官婉儿一起,亲自收了海岛上的土豆和红薯。

仅仅是那一小片土地,就是惊人的收成。

不仅仅是武后亲临。

就是一直修道想要长生不老的李治,也被武后劝说着来到了皇庄上。

这一日。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李治站在华盖之下,看着眼前的一片良田,里面长着土豆和红薯。

“陛下,这红薯的藤叶,妾身让御膳房的人做过几道小菜,也是非常可口。

妾身也安排司农司的人,采摘了一些,送到大臣家中,让他们享用。”

李治点点头,看着那茂盛的叶子,仅仅是这一地的红薯茎叶,那也是不小的收成啊!

至于百官。

心情是又激动又复杂。

今日之后。

试问,谁还能阻挡天后娘娘临朝称制、把持朝堂?

还有谁!?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场

“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邸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

由礼部尚书武三思于登台上,宣读了祭文。

这也是为何,下面的百官觉得天后娘娘的威望已经隐隐地超过了陛下的原因。

武三思是谁,他们可清楚的很。

此人没什么能耐。

也就是仗着自己乃是天后娘娘的侄子,才被提拔成为礼部尚书。

至于原来的礼部尚书裴行俭,并没有被罢官,而是更进一步。

成为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大员。

也就是当朝的宰相之一。

而空出来的礼部尚书的位置,也就被这位武家之人给轻易拿到了完了祭文之后,李治才上前,祭拜了天地还有皇天后土等。

不过一会儿。

内侍尖声叫道:“吉时已到,动土!”

早就准备好了的司农司农户,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开始刨着地。

整个皇庄好几亩地。

然而人多力量大。

这么大一片地,最大的一块都是红薯,因为红薯扦插,种植的自然也就多一些。

最先收好的乃是土豆。

“多少?”

李治面无波澜,但是心中多少还是非常期待的。

如果能够在自己的治下,发生这般惊天动地的事情,今日必将会载入史册。

他的功劳簿上面,也会浓重地添上一笔。

“八万石!”

李治愣了一下,再一次确认道。

“你说,多少?”

转身紧紧地看着司农司少卿,沉声问道。

对方的呼吸一直都是非常急促。

“八万石!”

说完直接躬身施礼,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还不忘旁边非常激动,脸色红润的天后娘娘。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那些大臣心中激动又复杂地呼声道:“果然!”

可是这道贺,却还是要的。

在这一片一片欢呼之中。

那些镇守的金吾卫、左右武卫等,也都明白,这一片良田里面是什么。

是大唐的未来!

李治深呼吸几口气,直接拉着武后的手,欣慰又感动地说道:“媚娘啊!你当真是朕的福星!”

武后也很激动,回道:“陛下谬赞,这应该是大唐的福气,是天佑大唐。”

百官们看着那一筐一筐的土豆,个头也是非常大。

想起来当初,自己等人第一次尝到了那土豆的味道,仅仅是那么一小点儿,却也非常难忘。

等到红薯出来的时候。

百官们已经深深地拜服了。

如此高产的农物,大唐以后还会愁没有了粮食吗?

要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

粮食可是他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一旦出现了天灾,粮食没了。

整个天下都将会因此而受到波动。

“十八万石!”

如果不是快要错过了季节。

这红薯的产量还会更高。

这还不算那些被好生收起来的藤叶,这些也都是青菜啊!

要知道。

大唐现在的青菜,也是少得可怜。

很多味道都不怎么好的青草,都被百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