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2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经展现出敌意来了,江枫也不是那种真就大度的人。

对方把脸伸过来,岂能有不打的道理。

“今日,就这位小娘子吧。”江枫对人群中,一位身穿青色外衫的芳华少女说道。

然后又问道:“不知道,这位小娘子可愿意?”

这位青衫女子愣了一下,显然对自己被点名之后大有意外,她就是来试一试的。

“我,我吗?”

青衫女子伸手指了指自己,一脸疑问道。

江枫点点头。

“真的吗?那,那太好了!”

大唐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长孙太后写的女戒,也的确有一些约束。

但是在武后把持朝堂之后,也编撰了女子德操之类的书籍。

却并不如长孙太后的女戒那般,要求女子要以夫君为主,要能够相夫教子。

至于什么三从四德,这明显是后来人为了左拥右抱,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而写出来的。

所以在现在就算是在大街上见到夫妻之间打情骂俏,也不是没可能。

至于大家闺秀,也有机会带着丫鬟和护卫看一看长安街。

又或者是在这白玉京的外面等着。

就为了见一面,这白玉京的少东家。

不知道多少女子在多少个夜晚,都会做着一些相同的梦,梦中……。

早上起床的时候,稍微回味一下,就感觉全身软绵绵,脸色绯红。

江枫做了三个菜。

味道都是比较适中,拿手的菜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浆,其次就是宫保鸡丁、酸辣藕片。

“好好吃!”

青衫女子恨不得连盘子都舔干净,但是碍于面子和矜持,最后没有做出那番举动。

江枫笑着说道:“每一个来此白玉京的人,都不会失望而归。”

青衫女子被江枫那微微一笑给惊艳到了。

双眼连眨都不眨一下。

江枫只好咳嗽了一声,提醒一下对方。

“咳咳,这菜食也享用完了,该结账了。”

青衫女子听到这话,回过神来。

脸色绯红、慌乱地拿出荷包,发现只有十枚通宝钱,顿时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恨不得找一个地缝儿钻进去。

怎么今儿个出门,就只拿了这么点儿钱啊!

实在是太丢人了。

特别是在这位少东家面前,简直就是连当场自裁的心思都有了。

却听到,江枫温和地说道:“承蒙关照,今日你之花销,需要十文。”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十文钱,足可以让他们过上一个好的元宵节。

可是对于那些富贵人家来说,十文钱,差不多就是他们一天的零花。

这便是大唐现在的状况。

富贵的人非常富贵,贫贱的人却又更加贫贱。

长安城繁华昌盛,西北之地路有冻死骨,一天一餐或者是几天一餐,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天后娘娘的威望能够空前高涨的原因。

因为她带回来了高产的农物。

青衫女子明显不相信自己吃的这么好、这么精美的美食,就只是十文钱就可以了。

但是看到江枫那真挚的眼神,却选择了相信。

……

“你们要是能够帮忙给薛某传话,薛某定当感激不尽!”

躺在床上的薛绍,中气不足,对身边看管他的禁军护卫请求道。

可惜,对方连看都不看他。

天后娘娘吩咐,一定要看着薛绍,不得让他离开医馆半步。

他们自然不敢怠慢了。

薛绍见此,眼神阴沉。

却又藏不住那慌乱和害怕。

昨夜只是一时的冲动,没想到天后娘娘如此看中那白玉京的少东家。

竟然安排有护卫暗中保护,让他行刺失败。

实在是大意了。

现在被那护卫打伤,还被禁军给软禁起来,让薛绍开始后悔和慌乱起来。

如果能够把他在这里的消息传出去,那他的阿母也能够想办法先把他救出去。

他再去天后娘娘面前负荆请罪,也可化解自己的冲动之举啊!

就是不知道外面现在怎么样了?

……

宣政殿内。

天后娘娘看着手上的奏折,对朝堂上的几位宰相等官员说道:“诸公看看吧。”

早上一早,她接到了来自于北方的边关消息。

当即就命令内侍去宣召了几位大臣进宫议事,并且下了命令,任何人等都不得进入皇宫。

其一,也是因为这个消息很容易引起大唐百姓的一些恐慌,还有一些流言蜚语。

其二,也是为了不想让城阳公主进宫求情。

至于李治,前几日就晕倒在含元殿,这会儿躺在寝宫修养。

朝政自然落在了武后的身上。

薛元超看完之后,微微皱眉,思索着如何解决这一件事情。

其他的大臣看完,也都神色不太好。

盖是因为北方的突厥结束了内乱,现在竟然意图南下中原!

已经有好几个突厥的先锋,在攻打大唐北方之边关,以至于烽火再起。

“诸公,可有何说法?”

武后声音不重不轻,却显得威严无比。

因为前不久,这位就在朝堂上指出,那些番邦之人不可信。

和亲之事也不可为。

如今大唐正盛,何须担忧那些番邦?

“娘娘,为今之计,自然是增派援兵,并且安排大将军以镇守北方。

臣推荐检校右卫大将军。

裴将军乃是大唐不可多得帅才,有裴将军指挥大军,可保大唐北方边关之安稳。”

薛元超直接谏言,并且推荐裴行俭带兵前往北方抵御突厥的入侵。

武后看着站在身前,位列薛元超之后的裴行俭。

对方只好出列,躬身施礼。

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贵一进白玉京

“父亲大人今日还要去那白玉京吗?”

薛丁山对正要出门的薛仁贵问道。

已经回京复命的薛仁贵,再一次成为了大唐的大将军,不日就会去吐蕃。

在临走之前,薛仁贵想要见一见白玉京的少东家。

已经在白玉京外面守了两天。

再有两天时间,他就要随着已经征调的戍守河源之地的营卫一起去西凉之地。

“是啊,今天再去试上一试。”

薛仁贵回道。

薛丁山见到父亲大人的神情上,带着一些惋惜,还有一些遗憾,并不见神气和怒意。

当下有一些奇怪,心中多少也有为自己年迈的父亲打抱不平的意思。

“父亲大人为何不送上一个拜帖,非要在那外面等着呢?”薛丁山问道,“那白玉京的少东家听闻是从海外归来,并不认识父亲大人,如若送上拜帖,对方肯定会邀请父亲大人进入白玉京。”

薛仁贵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薛丁山,对方已经及冠,马上就可以成家立业了。

但是这些年,他南征北战,疏于教导了。

“你不懂,为父送上拜帖,那少东家或许因为我这薛仁贵之名,邀请我进入白玉京。

可是怎能比得上,被他自愿邀请进入白玉京?

况且,你自己也可以去那白玉京外面看看,不仅仅是为父,就连朝中的几位大臣,也都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