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御突厥,保住了幽州。

当时,他亲自赐下御马,让他于大殿之上,骑着御马出行,可谓是皇恩浩荡。

然而,却不想,王君廓竟然在他失踪之际,意图联合突厥谋反。

想念及王君廓这些年的功劳,心中多少有一些不忍。

“你可知道错了?”

李二陛下此言一开,长孙无忌等人就知道他心软了。

然而,对于这等谋反大罪,岂有还能让他活着的道理?

王君廓心中一动,直接说道:“臣,臣知错了。”

为何谋反?

其实他也说不上来。

总觉得,当年那个称霸群雄的明主不在了。

那个英明神武的帝王不在了。

这天下,必然要乱了。

他王君廓戎马一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何不能坐上那个位子。

为何不能更进一步?

所以,就直接谋反了。

如今,亲眼见到李二陛下身穿明光铠,堂堂正正地站在他面前,好似,那一座大山又回来了。

他知道,以谋反之罪,必死无疑。

但是,谁不惧怕死亡?

王君廓并不是真的猛士,他没有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的勇气。

他就是一个小人。

一个为了功劳,能够怂恿庐江王谋反,然后又杀了庐江王从而冒功请赏的小人。

李二陛下听到王君廓的话,正要饶他一命,却不想,杜如晦出面了。

“陛下,臣以为,王君廓并无悔改之心,且谋反之罪罪无可恕,应当明正典刑,以正大唐律法!”

杜如晦的话,提醒了李世民。

当初在仙岛之上,仙人弟子江枫就说过,国无法不可信。

大秦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

乃是因为商鞅变法为强,让秦国有了法度,有了秩序,有了安全保障,也有了安宁生产以及信度。

自秦之后,历朝历代都会有律法。

律法不仅仅是针对那些有罪之人,更是大唐每一个人,其中,就包括王公贵族、皇家宗室等。

如此一来,大唐有了明令法度。

一个有罪之人,所犯何罪,应当如何处罚,都有法可依。

如此才能让万民信服。

王君廓看到李二陛下的眼神中带着犹豫,然后变了神色。

顿时开始求饶起来。

“陛下,臣知道错了,臣一时糊涂,被迷了心窍。如今,臣已然知错,还请陛下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臣愿意去边关,当一个守关之卒。愿意以身抵御北方蛮夷,为大唐保安宁!”

王君廓说完,直接磕了一个响头。

然而,已经晚了。

“国无法不可信,此乃仙人弟子之警言,朕自登基之后,便命令孔颖达等人修正大唐律法,如今虽未完成,却也有大唐律法之规则。

如晦,以大唐律法,意图谋反、勾结蛮夷、损害大唐百姓者,该当何罪?”

李二陛下心中虽然可惜,却也明白过来。

自己既然要做。

那必然就要做好,做绝!

“当斩!”

杜如晦大声地回答道。

“来人,幽州都督王君廓意图勾连突厥侵犯大唐边疆,行谋反之事,罪大恶极。剥去他幽州都督之职责、左光禄大夫之位,贬为庶人,斩首示众!”

“喏!”

旁边,早已经等不及的尉迟敬德立马领命。

王君廓抬起头,凄惨地叫道:“陛下,饶臣一命!”

求饶数次,见到李二陛下态度坚定,顿时就像是失了心疯一样。

竟然开始破口大骂。

“李世民,枉我跟随你多年,南征北战流下多少鲜血,如今我更是浑身留下伤痕,没到冬季和阴雨天便疼痛难耐。我立下汗马功劳,你却如此对待我,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还自诩什么明君,你做出那等事情,杀了自己的亲。”

“噗!”

手起刀落。

一颗人头飞起。

最后,落在了雪地上。

李二陛下的神色阴沉,脸色铁青。

没有想到,王君廓最后竟然会如此。

刚刚,他竟然还想着一时心软,想要饶恕王君廓的死罪,让他去镇守边关。

如今看来,此人,杀得好!

“呼。”

吐出一口热气。

李世民嘉奖了王利涉,然后命令尉迟敬德镇守幽州。

“班师回朝!”

第28章七岁封侯位列国师

李世民很愤怒。

人心不可测!

而今日,他却遇到了此事。

本以为自己如若网开一面,王君廓的心中会心存感激。

却不想,真要杀他的时候。

却让此小人显露真心。

却又庆幸,自己听从了杜如晦的建议,且有了小郎君的先见之言。

国无法不可信!

这一路,李世民走的不是很快。

从幽州到关中,再从关中到长安。

用了二十几天的时间。

看到了各地百姓的生活,看到了各地官员的作风。

不管是形式作风,表现给他看也好,还是真的穷困,连过冬的食物都没有,不少流民,都是住着窑洞生活。

又或者,豪绅施粥,勋贵散财。

除了那些有心想要谋反者,李世民没有再处置一人。

但是,他看的出来,自己所过之境,很多官员都心有戚焉,却也有铁骨铮铮之臣,敢于在他面前谏言。

“此一遭遇,让朕受益匪浅。”

马车上,李世民抱着暖炉,心生感概,对江枫说道。

江枫顺嘴道:“陛下有何感悟?”

“第一个好处,便是得到了小郎君你这样的大才!”李世民笑着说道,“第二个好处,就是得到了土豆、红薯、水稻这样的高产神物。”

这两者,的确是天大的好处。

以至于,李世民对于这些天的所见,都没有心生太大的怒火。

“有了小郎君和高产神物,大唐必定会繁华昌盛,以后,百姓再也不会饿着肚子!”

江枫点点头,这一点,他这一路上,都不知道听李世民说过多少次了。

想一想,也能理解。

李世民几月前,可是做出了逆天之举。

杀兄逼父。

这个骂名,可能要跟随他一辈子。

李世民自己也必然明白,所以更想要当好一个帝王,来证明自己,的确适合那个位子,从而减轻骂名。

李世民接着说道:“第三件事情,便是拔出那些心中只有野心,却不顾天下黎民百姓的谋反者。至此,大唐少有反对之声,朕也可大力施为,必将建立盛世大唐。”

“第四件事情,便是见识到了地方上的这些乡绅豪族的做派,也见识到了黎民百姓的真正疾苦。”

李世民没停留一个地方,都受到了盛情接待。

而且,那些地方看起来治理的也还算是不错,城中车水马龙,没有见到一个乞丐流民,也没有见到一个拦路伸冤的人。

看起来是一片歌舞升平。

但是,李世民自然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他不仅仅有着自己一双眼,还有暗中那一双一双的眼睛。

从这些暗中的眼睛,他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如果是一般的帝王,早已经开始问罪这些地方的官员,或者是做出明正之举。

但是,李世民没有。

他明白,自己刚刚消除了叛逆,前不久做出了玄武门之事,后来还签订了渭水之盟。

这一切,都让他这位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