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船出来,从而让大唐的海军能够横行大海之上。

战船的制作,自然需要很多的木材,特别是那种非常粗大的树木。

质地还要非常好。

这对于广阔的疆土的大唐来说,并不难。

就在岭南,拥有者一大片的高山深林,这里面有着很多树木。

江枫却也知道过度砍伐带来的后果,所以在西北之地,让那些西域之人栽树。

保住了上游的水土,也就能够缓解黄河的决堤。

这三年来,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而对于岭南的砍伐,自然是一边砍,一边要种。

而江枫也终于解锁了系统中,关于水泥的制作工艺。

这将会对大唐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房屋的建筑全部用的是木材,对于自然而言,其实已经有一些过度了。

再加上,如果大唐的驰道铺上水泥路。

也就不用每一次雨季过后,还要重新安排人修补驰道。

一个水泥的作用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就形成了水泥。”

江枫看着系统的介绍,想着如何才能够让温度达到1450度左右。

如今的高炉炼铁,最高的温度应该可以了。

已经有了一个技术指导,差的也就是慢慢地实验,最终制作出来成品。

这件事情,自然交给了将作监。

如今的大唐将作监已经比之以往还要盛大几倍之多,在皇城内的,算是总部。

在长安外城,建造了三座将作监。

一座专门负责制作印刷的活字和宣纸,还有一座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兵器的质量。

最后一座便是各种新式的工艺的研究,比如农具、纺织机、染布料、琉璃镜子等等。

将作监会把这些制作出来的成品上交,然后一些运送到华联商城售卖。

一些则是直接运送到各地,成立单独的商铺售卖。

至于那些农具等等,自然是直接公之于众,谁有能力都能够打造。

士农工商,每一个层级的人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国师,不知此等成品可否?”

将作监的监丞是前朝监丞之后,掌握着一手非常高的工艺水准。

听说祖上跟过墨家。

江枫直接说道:“先试验一下吧。”

倒了水之后,搅和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发现的确凝固起来。

但是江枫让人用木棍一敲,便直接破碎了。

说明质地还不过关。

以系统给出的工艺来看,这里面出问题的地方,应该就是煅烧了。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能够适合煅烧水泥的工艺,这一点必须要改进。

为此,江枫再一次兑换了一个煅烧手工艺技能。

用了差不多十几天的时间,才建造起来一个煅烧的大窑。

在御书房的李二陛下,听到内侍的禀报,国师江枫这些时日一直去将作监。

心中微微一定。

国师每一次去将作监,便是又要有新的事物面世。

记得当初一个高炉炼铁,制造出来的百炼钢,那兵器堪称神器了。

也正应为如此,大唐才打了突厥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一举覆灭了草原的蛮夷。

再后来,便是巨大的龙舟。

那龙舟他也见过,比之当年前朝杨广在东都建造的龙舟还要大上许多。

如今听李泰说,那龙舟下面还有这人力,可以推动龙舟更快地在海上航行。

也不知道,这一次会造出来什么。

既然大唐要培养水军,要对外开战,这军队就需要调整。

李世民这些时日,也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安西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以及安东都护府这三府都需要押送一些番邦的苦力前往西南道屯兵。

一次差不多三万多人。

如今第一批已经进入到了西南之地,从桂州出发的使团,也到了天竺。

表达了大唐愿意支持天竺对马六甲还有大食开战,打败这个西方的最强大国。

天竺本还在建造通天之路以及东海之滨的码头。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举国上下都开始沸腾了。

天竺的王,也成为了有史以来,名誉最高的王,这两年因为建造通天之路而劳民伤财的怨恨,也随之不见了。

天朝上国在支持他们啊!

大唐的大军带着一些物资前来,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佛祖的光辉在照耀着他们。

当第十几次之后的成品,摆在了江枫的面前的时候。

江枫依稀见到了后世的水泥的影子。

那种味道,那种细腻的样子,他多少还是记得的。

当年下乡,帮助那些百姓修建田地里面的水渠,他就见到过大包大包的水泥。

倒上了水,稍微搅拌一下,便凝固成为一堆。

这一次,再用木棍去敲,发现它坚硬的犹如花岗岩一般。

“这。”

监丞其实已经有一些明白国师想要什么,可是当真正见到成品的时候,心中也不免震撼起来。

江枫这才满意地点头。

带着一包水泥,献宝一样去了皇城。

李世民看着那一推灰色的灰土,有一些不相信,这个能够给大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当江枫让工匠在马场边上竖起一道水泥柱子之后,他才明白过来。

看起来是一堆灰土,倒了水之后,成为了一摊泥。

结果几天之后,就变成了质地如此坚硬的柱子,堪比那些质地坚硬的石柱了。

一时间,李二陛下还是没能想明白,这个到底有多大的用处。

江枫解释道:“陛下,此物的用处非常广泛,我们可以在驰道之上铺上这个水泥,到时候就变成了质地坚硬的石路。

下雨不会泥泞,还更加平坦,方便很多啊!”

如果是仅仅这一个作用也就罢了。

当江枫说着五六层的高楼之后,李二陛下明显呆住了。

真要有那么高的阁楼,那岂不是说,大唐就可以省去很多木材,也就不用大肆砍伐。

只需要煅烧水泥,然后用它来建造房屋阁楼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桥梁和水渠等等,也都可以用到,如此一来,大唐却是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臣以为可以先用此物在长安建造一座高楼,就叫望月楼。

用以彰显此物的强大作用,然后开始从长安城往东都洛阳铺设一条石路。”

李二陛下想也没想,直接说道:“准了!”

就算是一大部分苦力都上了战场,大唐还是有着不少的苦力和工人能够支撑现在的大唐建设。

人口一旦多了起来。

这人口的红利也就慢慢地显现了,以前可能一家人是两张口或者是三张口吃饭。

现在就变成了五个、六个。

在这个风寒都可能四人的年代里面,婴儿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