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给郑丽婉和长乐公主画一幅。
“哈哈,这个能力也是才学会不久,今儿个无事,我给你们画一幅吧。”
郑丽婉虽然说这不要,但是其实还是很诚实。
长乐公主自然也有一些心动,特别是和江奕还有江轩一起的时候,就点头答应了。
这个时候没有相机,所以这个素描画,倒是可以作为记录四兄弟小时候的一种特殊相片。
郑丽婉已经抱不动江烨和江昭,所以就拉着他们,在桂花树下站着。
长乐公主倒是还能抱着江奕和江轩,但是也抱不了太长时间,索性就坐在了太师椅上。
江烨用两张非常大的宣纸,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总算是记录下来了,长乐公主母子和郑丽婉母子的美好时光。
第一次见到这般传神的画法。
郑丽婉也不免捂住了嘴,世上当真有能够把人画在了纸上的神奇画功。
说是仙术,也不为过也。
江烨和江昭对阿耶的画功也很敢兴趣,两个人吵着要学习。
一边一个,抱着江枫的大腿。
在国师府休息了五天,教导了江烨和江昭两个人素描画,郑丽婉和长乐公主也在旁边学着。
如此悠闲的时光,倒也是十分难得。
皇城内。
李二陛下拉着长孙皇后的手,看着前面小兕子和稚奴两个人追着竹蜻蜓,眼中也是欢心。
倒是万秀宫的武昭仪,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帝王的宠幸,心中多少有了些怨恨。
她已经被李二陛下临幸了一段时间,可惜,就是没有动静。
这让她不禁怀疑起来,自己以后到底能不能怀上,如果不能,那后半辈子该怎么办?
一旦这位帝王离去,新的帝王登基,她可能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啊!
第两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渔
作为一个贤德的太子。
李承乾现在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比较多,还要做的比较好,让大部分官员满意,那就更难了。
首先,一个孤儿院,便是在他的手中建立起来的。
当年在长安街救了一个小女贼,然后就有了长安孤儿院,之后其他州也开始纷纷建立起来。
而这些孤儿院便是东宫名下的基业,也是能够惠及到万民的一个福利政策。
凡是那些父母家人意外死亡,只有孤苦一人的孤儿,或者是被遗弃的女婴,都能够送到孤儿院,由孤儿院专门养育长大。
如今长安的孤儿院便是当年那个叫做小月的女孩在管理,如今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妙龄女子。
长安城的孤儿院扩建了两次,如今有了三座大阁楼,专门用来居住。
还有两座大阁楼用来让这些孤儿学习识字用,剩下还有两座阁楼,是长大一些的孤儿,通过手工等等,赚取钱财。
还有两座大阁楼,是孤儿院的食堂。
随着长安城的扩建,这座皇都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且,长安周边的那些郡县,也都算是属于长安城,所以这孤儿慢慢地就变多了起来。
当初建立的那时候,每天收养的孤儿是最多的。
后来大唐繁华起来,收养的孤儿也就变少了许多,到现在几乎都是一些有些问题的婴儿。
“小月阿姐,太子殿下又派人送来一些钱财,这一次,我们可以换上新的纺织机了。”
一位身穿儒袍的少年,带着人走进了书房。
小月正在看着账本,上面记载着孤儿院每一笔支出和收入,用的乃是外面最流行的表格账簿。
“阿风,你今天不是要去玉山书院吗?”
小月对于钱财并不太关心,反倒是对少年的学业比较关心。
那少年眼神稍微有一些躲闪,回道:“小月阿姐,我一会儿就去玉山书院,现在殿下送来了钱财,我准备先去购买一些纺织机,听说最新的纺织机,可以制作更好看的衣服呢!”
跟在赵清风身边的管事,直接上前说道:“小月主事,殿下说过些时日,会亲自来孤儿院看看,所以便先送些钱来,可以买一些新式纺织机,最好能够把孤儿院修缮一下。”
小月站起身来,对着管事盈盈一拜,说道:“多谢李管事亲自前来,小月知道了。也请李管事回去禀报殿下,小月多谢殿下对孤儿院的照顾。
小月一定会把孤儿院好好修缮一番,到时候迎接殿下前来。”
李管事点点头,便直接走了。
赵清风立即高兴地说道:“哇,殿下要来这里!”
这些年,他们从当年的那点人,发展到现在,孤儿院已经养育出来不少的孤儿了。
当年的那些人,现在有着七八个还留在孤儿院,帮助小月管理整个孤儿院。
其他人,要么出去找了一份苦力,要么成为了一个行脚商,要么成了一个跑堂的。
而赵清风却是当年那些人之中,唯一一个比较聪明,能够读书识字,长相也不差的人。
如今还成为了玉山书院的学子,将来的成就也会高很多。
小月的心中多少也有一些高兴,但是她最想见到的人并不是太子殿下,而是另外一个人。
只不过,她也明白,自己是不可能在这里见到他的。
每一次也只能在街边,站在那些百姓之中,遥遥地看上几眼罢了。
“阿姐,要不,我今日就不去玉山书院了。我先去买纺织机,然后就去请人来修缮一下,怎么样?”
小月蹬着道:“不行,你不是说了吗,今天国师会去玉山书院,不管如何,你也要去玉山书院,聆听国师的教导。
将来也好成为一个为民请命的大官,这可是你很久之前的抱负啊!”
看到赵清风有一些不情愿和担忧,小月便继续说道:“好了,这孤儿院不是还有我在嘛,购买纺织机的事情,我可以交给二愣子和小小。
你就给我安心去玉山书院读书,将来也好考取功名。”
赵清风无奈地点点头,他知道阿姐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不可能再改了。
从长安城到玉山书院也不是很远,大道上,也是人来人往。
到了玉山书院之后,赵清风还在想着小月阿姐一个人支撑着整个孤儿院。
又要去买纺织机,又要去找人修缮孤儿院。
还要看一看那些孤儿,又要清扫整个孤儿院,每一天从早到晚,好像都在忙碌。
对于那些孩子,不管什么样子,小月阿姐就像是一个母亲一样呵护着他们。
就像是当年在那地牢一样,小月阿姐每一次都会把吃的分给他们一些。
这才有了现在的他。
第一天,作为一级的赵清风等学子,并没有迎来国师的课程。
第二天的下午,才有了一个课程。
乃是农学。
在国师府上悠闲了一段时间,又来玉山书院上课的江枫。
拿着玉山书院那几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