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相当于是给百年、千年后的那些帝王一个标榜,大唐的疆土,便是他们的榜样。

当然这个就想的有一些远了。

最起码,开疆扩土对于帝王而言,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李二陛下还有那些武将们,也都是支持大唐对外战争,最好能够拿下东方的所有疆土。

王玄策让高丽的主将派人帮助那些高僧建立宏伟的佛门,高丽的主将欣然同意。

同时,他们的大军也在继续向南推进。

东瀛两面受敌,已经丢失了很多城池了,不少人选择了投降。

可是投降也没有改变他们被杀的命运,高丽不需要东瀛的男人,而女人自然成为了最好的货物之一。

王玄策自然也不需要东瀛的那些人,至于国师所说的苦力,这早已经安排好了。

所以高丽所过之地,几乎是三光。

一旦利益占据了人的思想,至于什么礼节或者是道德,根本就不重要了。

高丽的主将很乐意见到自己的那些将士们能够充满着野心,去抢、去攻城略地。

他也很乐意把这些抢来的物品,分给那些还活着的高丽的将士们。

至于高丽的王,在见到如此多的货物慢慢地回到高丽,自然更加支持,连续派出几万大军。

如此一来,北方的东瀛之地,就被高丽的大军以地毯式的方法搜刮了一遍。

而在南方,大唐的大军也是一样,毕竟东瀛这座小小的岛屿之番邦,的确是物资丰饶。

李二陛下坐镇主营,眼看着战船带着丰厚的物资回到了大唐,心中也是兴奋不已。

作为一代帝王,他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开疆扩土,能够建立超越秦皇汉武的功业。

如今大唐的疆土的确比秦皇汉武还要大,而繁华的景象,也超远了秦皇汉武。

大唐时代周刊上面,不少学子也把他的功业称赞的比秦皇汉武还要高。

“陛下,这是这一次的物资。”

户部侍郎马周递上了名单,这上面清清楚楚地列着每一个物资有着多少件。

李二陛下看完之后,对马周问道:“如此多的物资,又该如何分配下去?”

马周知道,这是李二陛下在问政。

便回答道:“陛下,北方将士们镇守边疆,常年一来都身处北方寒冷无毛之地,臣以为,首先要奖励这些戍守边疆的将士们。”

李二陛下点点头,说道:“的确该赏。”

“而如今攻打东瀛,已经战损两万多大唐将士们,这些也都是大唐的英雄好汉,他们的家人也应该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以安慰那些战死的将士们。

同时,也能够给那些还在征战的将士们一个安慰,鼓励他们勇猛作战,扬我大唐国威。”

李二陛下回道:“可行。”

马周继续说道:“学宫的学子越来越多,还有一些物资,应该用来支持大唐的学宫,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得以能够上学。”

“此法甚好,当年国师便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今教育乃是大唐之本,让更多的大唐人能够读书识字,便能让他们明白更多的道理。

支持学子这一点,也是重中之重,此三点就当做是一等大事来做。

这些物资都要向此次战死的将士们的亲属、镇守边疆的将士们,还有学宫的学子多多支援。”

马周躬身施礼说道:“遵命。”

旁边,自然有起居郎记载了刚刚李二陛下和马周的谈话。

以后这将会是一场君明臣贤的典范,说不得还能称之为典故呢!

随着这些物资进入内河,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才一月不久,又有了如此多的货物出现了。

大唐的百姓们自然知道,这些货物有什么作用,都将会被大唐帝王用来作为赏赐。

凡是对大唐有贡献的都会得到一些赏赐,连一些商人都有份儿。

更不用说那些学子、读书人、将士们、官员等等。

而李二陛下问政于马周,也被大唐时代周刊报道出来,用来作为君明臣贤的代表之一。

不少百姓感觉,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才是最最幸福的!

第一百九十三章 渔翁

眼看着本来还算是繁华的都城,如今变成了一座孤城。

江枫的心中并没有什么感触。

因为这一座都城是建立在东瀛之地上面,而不是在大唐的土地上面。

没有必要对一个太过野蛮的番邦产生什么同情之心,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值得同情。

当江枫攻占了这座都城之后,见到的却是让他都觉得,这一座都城已经是孤城了。

所谓的贵族,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所谓的贱民,却像是苦力一般被驱使,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贫贱如地狱般的日子。

在贵族的身上,见到了犹如历史上那明朝末年的那些世家大族和江南豪绅一样的情形。

江枫总算是明白了明朝末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景,是一个什么样子。

就算是当初他踏上大唐,跟着李二陛下从蓬莱到长安,一路上见到的,也比这强多了。

那时候,官府已经在极力拯救疾苦的百姓,让他们对未来多少有一个期望。

可是在这都城中,江枫见到的都是死气沉沉的贱民,还有欢歌载物的贵族。

当大唐的大军把这些肥胖的贵族们,拉出来送到都城大街上,绑着他们丢在那里的时候。

不到一会儿的时间,这些人已经面目全非了。

有时候,弱者的愤怒一旦爆发,将会是毁灭、强大、不讲道理的。

江枫也没有让这些人讲道理。

对于这样的场景,他很乐意见到。

因为他需要让这些人泄恨,从而对大唐的人产生感激。

只不过,当这些人泄恨之后,他们似乎还是回到了以前那种卑微的日子。

大唐的大军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反抗。

身体比较强壮一些的,都被带上了战船,送到了大唐去做苦力。

还有一些老弱病残,自然还是生活在这个都城内。

但是大唐会给他们分出田地,就像是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地。

还会在田地上竖起一道石碑,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代表着,这个田地将会是他们一家的,世世代代都可以耕种。

最开始,这些人不行,看到石碑也有一些动容,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动土地。

当出现了一个人,趁着夜色,收走了地里面的粮食之后,更多的人就参与进去了。

然后就出现了偷和抢。

这个时候,大唐的军队就出现了。

他们秉公执法,对于那些偷和抢的人,直接当众杀了。

如此,也就没有人敢偷和抢了。

是谁的田地,那就是谁的。

谁家的田地里面的粮食,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