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6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汉军以过沔州,在江陵驻扎。

大营之中,郭兴捧着一个比脸还大的碗,边吃边问。

罗贯中回道,“三将军,徐寿辉答应了,下官回来的时候,他们先锋的军队已经出城!”

“好,俺也不怕他反悔,要不是五哥说让他们再活几年,早把他们剁了!”郭兴放下碗,对罗贯中笑道,“你有功了,回头俺给你请功!”

“多谢三将军栽培。”罗贯中心中欢喜。

汉王对三将军,比亲兄弟还好,有他轻功,自己以后

“三将军!”罗贯中又道,“答应他们的”

“给!”郭兴把碗筷交给亲兵,用袖子擦了下嘴,“不就是粮食火炮吗?军需!”

帐外,军需官进来,无声肃立。

“挑十五门火炮,一千担粮食,三百匹骡马给徐寿辉那老不死的送去!”

“喏!”

“等等!”郭兴喊住要走的军需,“那个咱们也厚道点,给他们的火炮,别挑那打一发就他妈炸膛的,起码挑打两发再炸膛那种!”

大手挠挠头,“粮草之中,少掺些沙子。”说着,想想,“就掺三成沙子吧!不能让人吃沙子不是!”

随后又想想,“骡马呢,别挑快死的。挑那些半死的,对,挑那些一干重活就拉稀的!去吧!”

八十三 你有外遇了

风吹树梢,杨柳笑。

惬意的风从窗户吹进,书桌上的纸张不时翻起。

席老头坐在靠窗的阁楼里,脸上的表情因为手中学生的作业而不断变幻。

看到做得好的,自然是喜笑颜开。

看到不知所云的,则是咬牙切齿爹娘乱骂。

刷刷,在一个本子上画了两个叉子。老头愤怒的站起来,满屋找棍子,嘴里发出咆哮。

“蒲你阿母,教了八百遍就是不会,榆木疙瘩脑袋也该开花了。他娘的不开窍,老子打到你开窍!”

水萝卜粗的棍子拿在手里,掂量几下。苍老的脸上露出于心不忍,又换一个细点的,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正准备出去棒打榆木疙瘩脑袋学生,忽然楼下传来惊喜的呼声。

“老头!老头!”

席老头伸出脑袋,楼下朱五在那边喊边招手,上蹦下跳一点也不稳重,跟个孩子似的。

“你怎么到学校来了?”席老头问道,“有事儿?”

“来来来!”朱五欢喜的不行,笑道,“赶紧,给你看好东西!”

席老头放下棍子,纳闷,“你找着长生不老药了,那么高兴?”

嘴里虽然如此说,还是走下楼。

但是刚下楼,就被朱五拉到一个房间之中。

“你干什么?”老头不满道,“我一堆事呢,没功夫搭理你!”

朱五神秘的笑笑,屋里桌子上有个托盘,盘子上盖着红布,红布下面有东西。

“你猜这是什么?”朱五笑的像个孩子。

老头狐疑的看着他,“你家祖宗的骨灰?”

“”朱五一滞,随即破口大骂,“老东西,我要不是看你老,我早就”

“你要揍我?”老头斜眼看他,“你敢吗?”

“我”朱五无奈,指着红布,“说正事呢?这是好东西!”

“你能有什么好东西”

掀开红布的那一刻,老头却愣住了。随后赶紧揉揉的眼睛,然后眼神定格在托盘中,脸上的皱纹因为激动而颤抖。

接着,老头郑重的,像是拿着新生命一样,拿起托盘中的东西,声音沙哑,“找到了?”

朱五点点头,骄傲的说,“老头,我找到了!”

托盘里两样植物,一个包裹在浅黄色的皮中,有水萝卜那么大,翻开之后露出里面饱满浑圆,带着光泽金色的米粒。

另一个看着不起眼,好像是树根一样,但是红色的表皮下,白色的真身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老头,我找到了!”朱五也有些动容,“苞米,地瓜!我都找到了!”

“这他妈是玉米和番薯!”老头几乎落泪,宝贝一样拿着,“你个没文化的!”

“都一样!”朱五笑道,“虽说和后世见到那些略有不同,但是味道都是一样的!”

玉米和番薯,泉州的海商奉上的。虽然看着没有后世见到的大,饱满,但是吃起来的口感差不多。而且,据说需要种植的环境也差不多。

“都一样?”席老头却愣住了,随后看着朱五破口大骂,“你吃拉?”骂着,更加暴怒,“这玩意来之不易,你随便就给吃啦?”说着,满地找东西,“我棍子呢!”

朱五闪开一边,“这玩意送过来半船,吃一点无所谓!”

老头一把抓着朱五,“谁送来的?在哪里发现的?人呢?”

“手劲不小!”朱五笑着把老头手松开,对外面喊,“让陈百川进来!”

陈百川,泉州海商陈家的次子,一直在吕宋做生意。早在朱五刚刚结识泉州海商们的时候,就要他们寻找高产量的农作物。

陈家有心,一直留意着,这次陈百川回泉州正好带来了。又赶上朱五占了泉州,陈家不敢怠慢,亲自由陈百川送到了京城。

“你送来地?”老头身材矮小,陈百川长身玉立,而且因为常年在海上,后者肤色健康,看着空无有力。可是面对老头这个有实无名的大汉国师,陈百川非常谦卑。

“是小人送来的!”来之前,陈百川已经背过大汉京城的名人谱,对老头不敢怠慢。

“说说,怎么发现的!”老头的表情有些凶狠。

“这个甘薯取自吕宋!”陈百川指着红薯说道,“小人家在海上经商,在吕宋设有港口,小人无意间发现,当地人几乎不干活,却不挨饿。”

“恩,那边人是很懒!”老头插嘴道。

“除了当地物产丰富之外,小人还发现这东西。”陈百川继续说道,“当地人生吃,皮薄多汁,用水煮了,入口即化带着甜味!”陈百川古铜色的脸色,露出些笑容,“小人家在闽地,闽地山多地少,而且土地贫瘠。小人想既然这东西既不挑地,又耐寒耐热,产量还多,就想着带回家乡,在乡下种植。”

说到这,陈百川又是笑笑,“能给家乡父老,多一份果腹之物,也是一份天大的功德!”

“你办的好!”老头激动了,看着番薯,“小五,赏!得大大的赏!”

陈百川寥寥数语勾勒出来龙去脉,其实其中的艰难众人心知肚明,一种作物,发现能吃到确认能吃,到认为可以大面积种植,其中历经千辛万苦。

再看看陈百川粗糙的手掌,还有面庞。

“这是个可用之人!”朱五心道。

“玉米哪来的?”老头又问。

“玉米?”陈百川一愣,随即明白笑道,“小人叫他黄金米,多年之前有一艘色目人的商船飘到吕宋,那些色目人开始在吕宋种植这些东西!”说着,陈百川顿了顿,“这些东西,原来是当成药材的!”

“好好!有功劳!”老头抱着两样东西不撒手,语无伦次,“这样两东西推广开,每年可以少饿死几十万人!”说着,看看陈百川,正色道,“你有大功劳于国,千百人后人们不会记得你陈家有多少钱,但是一定回家记得,你陈百川带回这样食物的功劳!”

陈百川忙道,“小人不敢当真人如此说!”说着,有些局促起来,“小人不过是顺带带回来,汉王和真人不远万里寻找此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