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1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元灭宋,最重要的就是襄樊之战,不算其他零散的战争,忽必烈想没掉南宋,襄樊硬生生的拖住他的铁骑五年。

这五年,还是在没有救援,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坚守的五年。

当时南宋奸臣贾似道当道,朝廷不但不发救兵,甚至南宋度宗皇帝只沉迷酒色,还是在宫女的嘴里知道,襄樊已被蒙元大军围困。

随后,南宋朝廷居然只派了三千人过去,还是三千民兵。

但就是这三千民兵,胜过他赵宋多少御林军。

这三千民兵进入襄樊,于蒙元水战,最终全部战死沙场,无一人投降。

樊城被蒙元攻破,城内军民亦无一人投降。

守将范天顺仰天长叹:“生为宋臣,死当为宋鬼。”在自己坚守的阵地上吊自杀。

其余樊城重要将领中,偏将王福**。

牛福直到城破仍不肯放弃,率着残兵与蜂拥而入的蒙军进行惨烈的巷战,直杀到身边所有人都倒下,而自己也无力再战,才投火自杀。

为了报复,泄愤,元将樊城屠杀一空。

边上的襄阳,樊城陷落后孤立无援。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也是想起樊城军民的惨状。

守将为百姓计,开城投降。

朱五望着雄伟的城池,在船头冷哼一声。

“壮哉襄阳!大宋该亡!”

给朱五讲述这断故事的,是随军的文臣,记录大军战事的书记官,席老头推荐得罗贯中。

朱五当时听了这个名字,简直无语。

不是为罗贯中无语,而是为席老头,老头似乎有祸害名人的爱好!

罗贯中让他写书就是了,让他跟着打什么仗?

老头还有理,说道,不让他亲眼看看大军怎么做战,他怎么写得出来?

“赵宋昏聩,就算没有蒙元,也有别人!徽宗之时,天下百姓之苦,闻者伤心!”罗贯中道,“方腊起义,梁山~~~~”

你不是写三国的吗?

怎么说起水浒来了!

“等咱们收复襄阳,我要在这立襄樊纪念碑!”

立碑?船上的人都来了精神。

这可是名传千古的事,不知汉王是要纪念谁?

江风中,朱五给出了答案,“立碑,纪念襄樊所有为了抵抗外敌,死难的百姓,英烈!再从南京抓~~~不是,找几个得道高僧,建个庙,念念经!”

众人不在言语。

此时,罗贯中在朱五身边说道,“民间传说,关二爷败走麦城,其实就是打襄樊失败之后的事!”

八十二 大战起

此时已是黄昏,无限美好之夕阳,倒影在潺潺的汉水之上。波光粼粼之中,金色的阳光在反复折叠,跳跃。

再加上汉水两岸,植被茂密,排排窈窕垂柳舒展腰肢,各种水鸟在水草和枝叶之上飞舞盘旋。

此情此景美轮美奂,若是文人士子游历于此,定会诗意大发,填词写诗赞颂美好河山。

但是此刻,汉军巨无霸一样的战舰停泊江心,船上战旗招展,战船之后还有数不清的巨大运兵船。

襄樊二城的守军,在城墙上如临大敌,全神戒备。樊城两侧的高地上,元军水寨,堡垒,还有土城种狼烟起,令旗飘,士卒来回调动,俨然一副大战将起的肃杀和紧张。

“五哥!登陆的部队到了!”

汉王旗舰大都号的船头,郭兴在朱五身后说道。

“让步兵抢登安阳滩,水军掩护,计算好射击坐标!”

朱五望着汉水两侧的城池,淡淡地说道。

汉水两侧,分别是襄阳和樊城,汉水是天然的屏障,而后二城又开凿出宽一百余丈的护城河,围护萦绕。两座城池,用巨大的铁索连接浮桥相通,汉水之上,铁索横江,简直像是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即便是见惯了无数现代伟大建筑的朱五,此刻只能感叹,这实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智慧结晶。

水被用来做为天然的防卫屏障,然后青石砖墙之上,每个垛口之后都有巨大的三弓炮弩,敌人从汉江或者从护城河上来,就是活靶子。

三弓炮弩,床弩之中为威力最大,射程可达一千米以上。席老头铸造的火炮出现之前,是这世上最利的远程打击武器之一。蒙古大军在金国都城得到此物,并带到西征的路上。

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其著作,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了这种弓弩的巨大威力。

除了炮弩? 城墙上面还列着许多投石机,战船从江面而来? 面对的是城投的弩炮和投石机双重火力覆盖,谁来谁死。几百年后? 西方人提出的各种火力覆盖? 弹药投放量等等,其实都是我们古人玩剩下的。

更主要的是,襄樊二城的七万守军,乃是元廷在长江以南,最为精锐的部队。这些士兵参加过剿灭天完帝国? 参加过征讨河南刘福通,甚至去过汉中镇压民军起义。

而且? 襄樊二城除了文武官员之外? 还有一个对于元军军心? 犹如定海神针一样的人物,襄阳王博罗不花。其人是黄金家族嫡系血脉? 先祖曲出为窝阔台汗之第三子。

此人大元皇家贵胄? 却是难得的文武双全。更是大元贵胄之中,难得没有所谓南北之分的开明之人。麾下各族军队,一视同仁? 同时约束军纪不得祸害百姓。

总之? 这是一个很有威望? 很得人心的人物。

此刻襄阳王博罗不花站在樊城墙头,看着从汉水拐到运河里的汉军水师,显得忧心忡忡。国事艰难,不过五十出头的年纪,襄阳王已是满头银发。

“中枢昏聩无能,致使一地反贼做大!”博罗不花叹气道,“如今大元就是算穷全国之力,也凑不出这样的战船水师。”

襄樊总管汉臣贺东哲在边上苦笑,“中枢昏聩之是其一,再昏聩此时大元境遇也好过汉唐末年,只是臣读尽史书,未见过天下同时有如此多的大贼。”

“哎!”博罗不花摇头道,“汉唐大贼,不过是杀贪官均田地而已。而今天下的大贼,却是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元之难,难于汉唐末年!”说着,长出一口气,“多说无益,传令准备作战吧!”

战场,突然开始。

汉军的战舰在浅水区缓缓停住,抢滩登陆的步兵上了小船在准备冲向,樊城旁边的安阳滩。

樊城内外,高地,水寨,堡垒,城墙中的士兵,都默默的盯着缓缓停下的汉军战舰。

护城河此处宽一百二十丈,战舰浅水区距离安阳滩陆地二十丈,汉军的舰船其实进入了樊城的火力覆盖范围。

“准备!”一元军军官高举手臂。

但是突然,轰隆一声巨响。

运河上汉军三艘炮舰七十多门火炮同时开火,与此同时紧随这些炮舰之后的战船,也摇低炮口,纷纷瞄准目标。

朱五才不会毫无准备,让自己的战船靶子一样进入对方的射程。

早在汉军没沿江而上,攻打武昌之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