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9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下三十万将士,都是不怕死的愣头青。”

“臣”第一次建言,就吃了个钉子。

“我知道你是好心,是为了咱们大家伙好!”刘伯温的窘态,朱五看在眼里,安慰道,“你也说,朝廷招安的人,应该在路上了。现在不是咱们急,是蒙元皇帝急,咱们等着,耗着,磨蹭着,不也是一样吗?”

脸上虽然笑着,心里朱五直接给了他八个字。

书生之见,投降主义。

投降,那就变成和元廷一样的人,定远军上下,再也没有那口气。招安,只会成为笑柄,合了元廷的意,寒了天下的人心。

朱五心中大失所望。

“臣,孟浪了!”

刘伯温心中羞愧,这份羞愧是对自己。刚入朱五麾下,就把之前的矜持丢得一干二净。

迫不及待进言,却被人全盘否定。

“伯温,汉王说的对,招安不行!”席应真也正色道,“如果受了蒙元皇帝的册封,那就是臣。将来汉王若是登基大宝,势必留下的的得国不正的污点。咱们汉王,一定要堂堂正正,让后人无话可说!”

“臣,惭愧!”

自己这是怎么了,真是关心则乱,这个问题都没考虑到。

刘伯温这次真的羞愧了。

“无妨!”朱五笑道,“伯温也是一心为我!”

说着,朱五想了想,“伯温,明日朝会,我命你为礼部大臣,如何?”

“礼部大臣?掌管礼部?”刘伯温惊道。

这何止是惊,简直就是惊喜。

初来乍到,执掌一部!

“对,礼部给你管!”朱五又道,“秋收之后,咱们大汉要准备第一次科举取士,你来总管,如何!”

刘伯温新潮翻涌,俯首拜倒,“臣,竭尽全力!”

二十一 老道

夜,已及深。

天上的星辰似乎困了,躲在云里。

但是朱五还没睡,和席应真两人,半躺在院子中花厅的竹椅上。

两张竹椅中间有个矮桌,上面放着一壶热茶。周围安静极了,除了微风,一点杂音都没有。

席应真眯着眼睛,轻摇手里的羽扇,“后日头一次朝会,封赏的事儿,定了?”

“武将的我心里有谱,文臣嘛!”朱五也眯着眼睛,嘴角翘起来,“先把官职定下来,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臣,现在看来,文臣还是少,起码能独当一面的不多!”

“是急不得!”席应真接口道,“先把班子搭起来,往后自然而然会有能臣贤吏冒出来。天下不缺能干事的人,缺的是能给他们出头的机会。你是领头的,只要你不昏庸,下面的人肯定会好好干。”

这话是对的,就像朱五读史书,每每会有些疑惑。

隋炀帝身边那些大臣,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一开始都挺好的,怎么后来就成了毒瘤呢?

还有宋徽宗,他身边的大臣其实也都不差,怎么就变成万人唾骂的奸臣了呢?

归根到底,还在领头人身上。就好比后世一个团队,若是领头的不积极向上,团队的成员大概也只顾着自己的小利益。

“老道!”朱五慵懒的伸展双腿,“你想要个什么官?”

“我啥也不要!”席应真笑笑,“老道不是做官的料子,也没公侯的命。这样,挺好!”

“那你图啥?”

“你以前问过了!”

“可你也没说呀?”

“说了你没当回事呀!”

朱五侧身,老道扭头。对视良久,又各自转开。

“你做工部大臣吧!”朱五继续闭上眼,“管理工部!”

“行!工部,六部之一!”席应真看着夜空,“工匠坊,也该走上正轨了,隶属工部,好事!

回头我写一个有功之士的折子,那些有功劳的匠人,该封赏的也给封了吧!”

朱五点头,“好!”

工匠坊朱五从来没管过,只是在老道和李善长因为银钱打官司时,帮着说话而已。

但是不代表他不了解,他不知道,他控制不了。如今南京的工匠坊,已经是有两三万工匠,数万民夫的庞然大物。

造船厂,火炮火铳仓厂,兵器铠甲厂,火药厂,掌心雷厂。

每个工厂又都详细的划分为各个小组,流水线一般,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和保密制度。

这一切,都是席应真的心血。他创立工匠坊,亲自培养出一大批,金属冶炼的好手。那些外人视若珍宝的秘籍,他倾囊传授。被坊里匠人,私下称为席神仙。

这些,朱五都知道。

可以说没有工匠坊,没有那些枪炮,朱五不可能有今天。

对此,朱五心怀感激。

“你给李善长个啥官?”席应真漫不经心的问道。

“户部大臣!”朱五赶走一个在脸上的小虫儿。

“吏部呢?”老道问。

“暂时空着,设侍郎,李善长代管,报呈我审批!”

席应真忽然坐起身,睁开眼睛问道,“你,不设丞相?”

朱五叹口气,笑道,“丞相权力太大,我还太年轻!”

懂了!席应真又躺下。

这是两句对应的话,其中隐含的意思,懂的人自然懂。

六部直接对汉王一人负责,所有的权利都在他一人的手里。

“但,你一人忙不过来呀!”

“六部之上还有一个内阁!”朱五缓缓说道,“但是人选,我现在还没选好。现在看来,真正有能力的,能担起来的,也就是你和李善长。”

“你太!”席应真笑道。

“你真就啥也不要?”朱五又问。

席应真沉默了,“小五,如果你真想给,我求你两件事!”

“十件都行!”

“原来你那个假子营,能不能扩大,我想建所学校,孩子越多越好!”席应真坐起来,正色道。

“这是好事,当然可以!”朱五毫不犹豫,假子营那些半大小子,现在都脱胎换骨了。

这些脱脱打过来,许多孩子都上了战场,测绘,操控,制图,最大的甚至已经进了朱五的亲卫中军。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老道教他们的,不只是简单的识字,而是他一身的本事。

“那就叫文武学校!”席应真脸上散发出别样的光彩,“招那些家境贫寒,或者无依无靠的娃娃,有钱人家的不要,越多越好!五年,五年的时间,老道把自己身上这点东西,都交给他们,咳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

朱五看着老道咳嗽的瘦小身躯,由衷的敬佩。

席应真要学生,他是要把那些孩子变成一个个小席应真。他要给这片土地,撒上种子。

这一刻,朱五真想

“明天就叫人去办!”朱五等他不咳了,笑道,“招生,找校址!老道,你这是名流千古的好事!第二件是啥?”

席应真喝口茶压压,笑了笑,“你还记得你和老道说过一句话吗?”

“多了,我哪知道哪句?”

“你说,一路走来,杀的人已经够多了,别逼我杀你!”席应真看着朱五的眼睛,一字一句。

确有其事,在席老道背着朱五,叫人去刺杀朱重八之后,朱五曾这么说过。

不过说了没多久,朱五就后悔了。

“老道跟你讨个情!”席应真与朱五对视,“要是哪天,老道真惹恼了你,手下留情。”

眼前那张脸,满是皱纹和沧桑,一个一路跟随自己的老人,说出这种话,朱五忽然深深的自责。

这世上,朱五真正信任的人,绝对不会害他的人,不超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