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3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起来,漫无目地地朝前跑,想找一个温暖的地方。

可是没过多久,我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人们,有些意外,百姓们疑惑,宾客们不解,士卒们似乎想到了自己。

大喜的日子,为何说这些。

可是朱五的声音还在持续,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

“昏过去之前,老子只有一个念头!”

朱五忽然放大声音,像是在腔子里吼出来一样。

“只要老天爷不掐住老子的脖子,让老子死。老子肯定能挺过来,只要老子挺过来,老子就要折腾,老子就要把这浑浑噩噩的世界,一刀劈开!”

“于是,老子反了!”

“蒙元无道,天怒人怨,天下百姓如猪狗,肆意宰杀,老子不做猪狗,老子要做人!”

朱五顿了顿,城上城下,那个人字在不断的回响。

“三年以来,无数和老子一样出身的穷苦兄弟,跟在老子的大旗下,出生入死前仆后继,这些兄弟和老子想的一样,做人!”

“这些兄弟有的到死都没留下名字,甚至有的没有留下全尸。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意志,就在老子身边。”

“反元!做人!”

“三年,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靠着手里的刀枪,从奴隶变成了人,杀出了一条生路。

三年,咱们这些穷人家的娃,建立了大汉。

大汉,华夏之国,王道乐土。

在大汉,没人是奴隶,在大汉,人不会饿死,在大汉,再无横征暴敛。

大汉,要百姓安居乐业!”

人们,呆住了。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君主,在几十万人面前,如此的宣言。

古往今来,也没有那个君主,敢于如此宣言。

宾客们也动容了,关先生喝朱重八,愣愣的看着朱五,仿佛不认识一样。

身后,跟随朱五的老兄们,无声落泪,文臣们眼中绽放出热烈的光华。

“三年以来,咱们定远军上下,万众一心,不畏艰难,步步鲜血,方有今天之大汉。

今日,寡人!”

朱五终于换了一个称呼,远处那些矗立的方阵中,士卒们的身体越发挺拔。

“寡人在这里下一块石碑,纪念初生的大汉,告慰那些死去的兄弟。蓝玉,掀开!”

“喏!”

蓝玉再次嘶吼,脸上满是泪痕,战马突然疾驰,扯动石碑上的绳索,红色的布缓缓滑落,露出刻满名字的石碑。

石碑上书几个大字,大汉英魂碑。边上,无数密密麻麻红色的小字,紧紧萦绕。

“这碑上刻的,是定远军战死将士的名单,他们的名字将会永远的注视着这片土地,看着他们一手打下来的大汉。

看着大汉治下,人不再分四等,人就是人!”

远处,黑云一样的方阵,忽然爆发出震破苍穹的呼喊声,“汉王万岁!”

朱五摆摆手,忽然转身。

“众将!”

“在!”

哗啦一声,定远军武将,分立两旁。

朱五在他们的脸上一个个看过去。

郭家兄弟,二虎,朱十三,二十二,郑遇春,廖家兄弟,冯氏兄弟李赛等老兄弟,泣不成声。

“哥!”郭英张张嘴,无声的道,“五哥!”

朱五轻轻起点头,另一边常遇春,傅友德,俞家父子,赵普胜。

“下城,检阅!”

“喏!”

“汉王检阅!”朱玉放声大喊。

十六 检阅

“上马!”

铁甲的摩擦声中,朱五不用任何人搀扶,翻身上了匹,事先准备好的白马。

随后其他军将,就如同往日出征一般,跨上自己的战马。

“本来,是老子一人检阅部队!”朱五回身笑道,“但是,你们跟着我出生入死,老子有好处,有露脸的时候,自然不会忘了你们。老三!”

“哥!”郭英擦了下眼睛。

“狗尿憋回去!”朱五绷着脸,“不许哭!”

随后,轻轻拉动缰绳,白马缓慢前行。

“五果!”

身后,一声清脆的呼唤。

小丫头秀儿,在几个亲兵的手里挣扎着,“俺也去!”

她周围的亲兵们,涨红了脸,手忙脚乱。既不敢放她过来,又不敢用力,怕伤了她。

阳光下,丫头的喊声是那么的任性,像是个骄傲的公主。

这一刻,朱五忽然想到那一天的清晨。

初春的寒风中,这个小人儿依偎在自己怀里。

“果,你别卖俺,俺听话!”

朱五的心瞬间柔软,“过来吧!”

“哎,这不行呀!”文臣之首,李善长急道,“她一个丫头”

“老李!”席应真拉住他,笑道,“人家家事!”

“帝王无家事!”李善长正色道,可是再想说话的时候,秀儿已经带着银铃般的笑声,爬到战马上,坐到朱五的怀里。

“哎!”李善长叹气,回头在文臣中扫两眼,“史官呢?这事儿别写!”

此刻,城中观礼的百姓正在诧异,怎么城头没人了。

忽然之间,一队骑兵从城墙里冲了出来,当头的汉子,高举汉王大旗,如蛟龙出水,天地变色。

前面,就是准备受阅的方阵,朱五起家的老底子,郭兴在安庆,李赛在和州带来的淮西老兵。

在汉王大旗出现的瞬间,这些人狂热的眼神,变得癫狂。

蓝玉纵马和朱五的队伍汇合,走在最前面。

手中长刀挥舞,“大王到!”

朱五放慢战马的速度,缓缓的在方阵前面走过,眼睛直视着他能见到的每一个人。

这其中,有太多熟悉的面孔,在濠州城头,定远军营,和州血夜,都出现过的面孔。

朱五在对着他们微笑,回应他的,是欲震破天际的欢呼。

“汉王!汉王!”

大地似乎在颤抖,在无数男儿的吼声中颤抖。

朱五心中满是豪气,大声吼道,“定远军,万胜!”

“汉王完胜!”

“定远军威武!”

“大汉威武!”

“五果,那几个阿果,俺认识咧!”

小丫头在嘶吼声中,大声喊道。

她认识,不但认识,还很亲切在和州城外,定远军生死存亡的那一战中。

这些淮西男儿,看到她,就想起自家的妹子。

所以,他们厮杀,他们流血,他们至死不降。

接着,朱五的骑兵队伍,在受阅士兵前走过,兜了一圈后,返回城下,但是朱五并没有再次登上城墙,而是就策马立在中华门下。

似乎,起风了,大旗迎风招展,将士们铁盔上鲜艳的羽毛,也在飘荡。

“阅兵式,开始!”

随着蓝玉的吼叫,战鼓陡然响起。

咚!

咚!

咚!

鼓声中,每个人的心都在狠狠的跳动。

比鼓声更让人心悸的,是轰然而起的脚步。

是那些,缓缓而来的洪流。

“嘶!”城头上,各方势力的使者倒吸冷气。

“这如何做到这么齐整?”

“千百人如一人!”

“如林行进,无坚不摧,无双强兵!”

朱重八的眼中带着火热,关先生的眼中带着羡慕和赞叹,其他人则似乎被吓坏了。

而那些文人们,彻底呆滞了。饱读诗书的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军队居然可以变成这样。

洪流一样的检阅部队,在鼓声中陌陌前行,每一步都震撼着大地,人心。

刘伯温站在人群里,额上的冷汗不停的下。

脑中忽然想起朱五的话,看看定远军的骄兵悍将,再想想,是不是要让浙东子弟送死!

跟他们打,就是送死。

就在他目瞪口呆的时候,一个老道悄悄走到他身边,不住打量他。

他不认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