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重八混的,认他老丈杆子是亲上加亲!

你们总说主角舔,成大事不拘小节。历史人物无耻的多了去了。本书才刚开始,主角本就是无耻之极的设定,哈哈。另外,在那个时代当义子没什么丢人的,反而是很亲近的表现,尤其是军人。朱元璋二十多个干儿子,从小跟着他南征北战,掌控军权,监视诸将。

郭子兴动容道,“五阿,好孩子,快起来!”

这年月天地祖宗深入人心,谁敢没事拿祖坟发誓!

“五阿,咱们爷俩虽说萍水相逢,可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跟着老夫一路走来,什么心性老夫看得清楚。”郭子兴正色道,“既然你有这份孝心,老夫也有爱才之意,这就是天意咱们爷们当回父子。好吧,老夫答应了,从今往后你就是老夫的义子。”

朱五大喜,再次拜倒,“义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弟受儿子一拜!”说完,铛铛磕了几个响头。

郭子兴笑道,“好好!你义母还未到濠州,等咱们全家团聚,为父要大开家宴,摆上一百桌!”

朱五擦着眼睛,故意让眼圈红了,“小五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辈子能遇到义父大人!”

郭子兴点头,示意朱五坐下,开口说道,“五阿,刚才咱们爷俩说的是家事,现在说说公事!”

“听义父号令!”朱五又站起来。

“明日老夫发通告,认你朱五当左军千户,手下兵员八百!”

朱五心中狂跳,就听郭子兴正色说道,“不过,这兵要你自己去招,军械粮草你去找军需,老夫自会安排。五阿,给义父争口气,练出一支好兵来!”

“义父放心,小五一定替您练出一支只认郭字的精兵!”

五 千户招兵

“那后生是谁?看着威风?”

“大总管新封的左军千户!”

“千户?毛都没长全,就当千户!”

“人家是大总管的义子,朱五!”

朱五一身簇新的铁甲,蒙古达鲁花赤府库里压箱子底儿的好东西。全身都是一边大小的鱼鳞铁片,四个铜钱一般厚。

胸口铮明瓦亮的护心镜,头上带个护脖的战盔,脚上都是带着铁片的战靴。看着威风,心里叫苦。这一套下来,差不多六七十斤。

这套甲,昨儿认了义父之后,郭大帅亲手赏赐。

跟在他身后的郭家兄弟也是鸟枪换炮,半新的铁甲配上单手弯刀。摆出样子来,倒也是杀气腾腾。

“俺五哥是千户了,俺们可不能给五哥丢人!”哥俩挺胸抬头,跟着朱五进了军需的大库。

所过之处,议论纷纷。

濠州的军需名叫张天祐,四十多岁方头大耳,看着挺敦实憨厚一个汉子。

可朱五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笑得花一样。无他,张天祐是朱五便宜干爹的小舅子。朱五便宜干娘的亲弟弟,他得叫人家一声,老舅。

“老舅,您受累!”大库跟前四下无人,朱五把事先准备好的两个金元宝,塞他手里。攻占濠州那天晚上,朱五带着这些兄弟没少捡漏,现在他还真是不缺钱。

张天祐不动声色的掂掂分量,笑了起来,怪不得姐夫收了他当义子,这小子会来事阿!往日那些来讨军需的粗痞哪会这一手。

“都自家人,有什么受累的!”张天祐推开大库的门,一股霉味和灰尘扑鼻而来。

库里都是成捆的刀枪,长矛,盾牌等物,还有需求的铁料,器械。不知道放了多久,有的竟然已经锈迹斑斑。

郭家兄弟开眼了,郭兴笑道,“俺说怎么原来那些守城的官军,手里的家伙都破破烂烂的,连个好点的甲都没有,原来好东西,都让当官的藏起来了!”

张天祐笑道,“鞑子皇帝防备咱们汉人,平常汉军不配武器,只有打仗的时候才发下来,打完了还得交回去!这濠州达鲁花赤更绝,想要趁手的家伙,汉军的自己花钱买!”

朱五冷笑,“如此朝廷,怎能不亡!”说着,对便宜老舅笑笑,“老舅,我能拿多少?”

“大帅有话,你有多少人就拿多少东西!”张天祐笑笑,“不过小五子,你最好是晚上来,白天人多眼杂!”

“明白,您老放心!”朱五又笑道,“今儿来的仓促,过两天我请您喝酒。诶,对了!您老是不是住原来通判那宅子呢!干脆,明儿小五登门拜访,顺道也给舅母请安!”

这小子真特么上道!张天祐乐得合不拢嘴,心里盘算着,又是一笔财货!

“这啥?”朱五的目光忽然被几根黑乎乎的大铁管子吸引。

半米多长,树干一般宽,下粗上细,中间是空的。

当兵的太熟悉这玩意了,这特娘的不是炮吗?或者准确的说,这不就是炮筒子吗?

“盏口铳,吓唬人的玩意儿,就是听个响比弓箭差远了!”张天祐笑道,“以前还以为这玩意多唬人呢,听说鞑子西征用这玩意灭了好几个小国。后来试了一下,没鸟用!”

肯定是你们我用的方法不对,朱五稀罕的惧不撒手。当过兵的人当然知道热兵器对冷兵器多大的优势,这玩意用好了一打一大片。

身手在炮筒子里面摸摸,滑溜溜冰凉,没膛线,算是比较原始的火炮雏鹰。

“老舅,火药呢?”朱五拍拍手问。

“那边呢!”张天祐指指角落,几个大木桶和箱子,“火药,炮子儿都在那呢!”

“我都要了!”朱五眼睛放光。

张天佑摆手,“晚上你都搬走!”

红巾占了濠州,但是没堵着城不许出入。

成绩这么多人,每天吃喝拉撒都得买。另外,红巾军自己也得买东西。

所以别看这濠州如今不姓大元了,每天进城的商人百姓居然比以前还多了,还繁华了。

不过,流民也更多了。义军所到之处,先开仓发粮。大元朝造反不成的规矩,所以城外黑压压一片,都半死不活的。

朱五的兵就从这些人里挑,上辈子他当新兵的时候,总被班长说孬兵。

他就问班长,到底什么是好兵呢!班长告诉他,好兵是练出来的,但是好兵苗子是可以分出来的。

城市兵不行,越大城市来的孩子越孬。太油太精太滑太猛算计。相反农村的孩子就听话,越穷地方的孩子越听话,没心眼也不偷奸刷滑。

听话的兵才是好兵,班长说你还别不信,自古以来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凡是能打的兵,都是这个条件。古代那些名将,也专挑乡下招兵,要是又土又穷就更好了。

戚家军,一群农民。

曾国藩的湘军,一群农民。

李鸿章淮军,一群农民。

虽说有些歪理,但是在部队最有兵样子,最让人放心的,还真是农村兵。

朱五那点浅薄的历史知识有些片面,但在华夏历史上农民才是真正的战斗种族,看着人畜无害,惹急了轮着锄头跟你拼命。尤其是以地域或者宗族为单位的情况下,战斗力更是爆表。

蒙古人牛不牛,成吉思汗的子孙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