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诸葛亮,秦子旭
,。
第二十九章:诸葛亮,秦子旭
四年来,秦昊用尽了手段,总算赚到了400召唤点,可以进行四次巅峰召唤,当然秦昊肯定不会一次性用完的,要知道万一任务失败,而秦昊手中又刚好没有召唤点的话,那可是要被直接抹杀的,这个代价太大,秦昊承担不起。
还有就是那该死的平衡系统要是再爆出什么逆天人物加入黄巾阵营的话,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说不定真要被打爆了,到时天下局势失去平衡,从而让黄巾夺得天下可就不是秦昊想看到的。
“朱温、孟楷、杨秀清、石达开、冯云山、李逵、吴用,方杰、项梁、项羽。”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秦昊口中念叨而出,而当念到项羽时,秦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来到这个世界四年秦昊共进行了两次召唤,平衡系统却平衡召唤出黄巢等5人,再加上携带10人。
携带人物由于刚出世时并不是巅峰状态,所以会受到系统保护,一年内秦昊无法探查不到他们任何信息。
不过如今四年过去保护期早已失效,这些人的名字自然暴露在了秦昊面前,不过只有名字,具体属性秦昊还是不知道。
“一开始我就猜到和项燕一起出世的可能是项羽,没想到还真是,不过项羽这么快出世真的好吗?太破坏平衡了吧,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玩耍了?”
项羽可是秦昊的偶像,原本秦昊还想将项羽召唤到手下,结果呢,一开始就站在项羽的立面了,所以对于平衡系统,秦昊真的是无力吐槽了,反正不会让人舒服的。
“宿主不要抱怨了,就算不是项羽也会有别人的,无论是谁宿主都躲不掉的!”
“说的也是,不过项羽还真是强啊,一战八居然不落下风,这个武力值吕布也难挡吧,绝对可以横扫三国了!”
项羽在太平教议事大厅的那一战,对秦昊而言并不算秘密,秦昊早就知道了,但并没有太过在意,项羽是强,可秦昊也不傻,不会和他单挑的!
“宿主请注意,项羽目前还没有达到巅峰属性,几年后达到巅峰状态会更强!”
秦昊闻言顿时无语,转而无奈的说道:“算了,希望那个神秘师兄可以弥补一下我受伤的心灵,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人。”
骊山山脚,一位长相极为俊美一身白衣的少年和一位满头华发的老者正相互瞪眼对视着,这一长一少正是秦昊师徒。
得到朝廷调边军镇压黄巾的消息后,秦昊立马向鬼谷子辞行,要随父出征,鬼谷子也没阻拦,毕竟雏鹰总是要飞天的。
不过就这么走秦昊又有些不甘心,鬼谷子早就已经把关于鬼谷门之事告诉了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秦昊,但是对于那位神秘师兄,却依然是只字不提,所以秦昊决定临走,一定要套出那个神秘师兄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过从鬼谷子嘴中套话是那么简单的事吗?答案自然是不可能!
干瞪了半天眼的秦昊发现师傅依然不松口,于是立马改变战略,笑嘻嘻的凑过来,摇着鬼谷子的胳膊,撒娇道:“师傅,现在昊儿都要走了,您还不肯告诉我那位神秘师兄到底是谁吗,就告诉昊儿吧?”
那种嗲嗲的语气,秦昊发誓这辈子也不在第二个人身上用了,太恶心了,秦昊自己听了都感觉想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鬼谷子脸上带着宠溺,淡笑着说道:“机灵鬼,你那点花花肠子为师还能不知道?不是为师不说,而是因为你的缘故,这四年来你师兄都在你师叔门下学习,现在根本还不到出世的时候,所以少打你师兄的主意!”
秦昊闻言心头顿时一凛,师傅还真是将自己给看透了呀,这点小心思也瞒不过去。
不过秦昊当然是打死也不会承认的,于是继续狡辩道:“师傅,昊儿哪有打师兄的主意,昊儿只是想知道师兄的名字而已,免得以后同门师兄弟见到却不认识,你说是不是?”
“真的?”鬼谷子玩味的望着秦昊,眼中充满了戏谑。
在鬼谷子面前秦昊仿佛没有任何秘密一般,秦昊也早就习惯了,于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道:“当然是真的。师傅你就告诉我师兄的名字吧,就名字,不然不然不然我就不走了,对,不走了!”
见天才惯了的徒弟居然罕见的露出一副一副孩童状,鬼谷子的眼中笑意更甚。
“告诉你也不是不行,不过昊儿你可要向为师保证不许打扰你师兄哦。”
“行,昊儿保证不去打扰师兄!”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秦昊心里其实早就乐开花了,终于还是问出来了,师傅啊,徒弟虽是一诺千金,但一个顶级人才的价值可远不止千金,所以你就当这是徒弟放的众多臭屁中的一个吧!
“你那师兄乃是琅琊诸葛家的长子,复姓诸葛,单名亮,今年已十八,为师为其取字为孔明。”
秦昊一听,表面虽平淡如水,但内心早已波涛万丈,诸葛亮?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三国第一妖孽啊,居然真的是他!
当秦昊从鬼谷子那里得知司马徽居然是自己师叔时,就已猜到携带出世的后世纵横弟子有可能是诸葛亮,毕竟司马徽是鬼谷门人,那么作为弟子的卧龙和凤雏自然也是纵横弟子了,而四年前还没有出生的只有诸葛亮和庞统了!
按照原史来看的话,诸葛亮虽说有可能是汉室的死忠,但更多的应该是想要充分将自己的才会发挥出来,而且对于诸葛亮这种才华盖世的人而言,扶强灭弱又有什么意思?扶弱灭强才是挑战嘛,所以诸葛亮才会选择弱小的刘备,这样他的才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秦昊所要面对的复秦可比复汉困难的多,这种难度对于诸葛亮这类人而言可不是挑战,而是“诱惑”,智者从来都是不惧任何挑战的。
再加上两人师兄弟的关系,诸葛亮若是在秦昊手下的话,信任问题是完全不用担心的,诸葛亮的才华也绝对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秦昊认为这一世自己收服诸葛亮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这一世的诸葛亮成了诸葛家的长子,看来大哥诸葛瑾反而成老二了呀,这下子诸葛家龙虎狗三才的长幼顺序倒是排对了。哎,也不知道有师傅教导后,诸葛亮的属性会比原史上高多少?不过超过原史是肯定的。所以这几年还是不要打扰诸葛师兄了,黄巾结束后再说吧。”秦昊心中暗暗想到。
鬼谷子见秦昊久久不语,于是说道:“昊儿,这四年该教为师也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只看靠自己领悟了,昊儿你天资聪颖,别的为师也不多说了,但有一点要切记,不要将武学看的过重,运筹帷幄最才是我鬼谷要走的道路。”
鬼谷子也是见秦昊练武几近疯魔才会出言相劝的,练武确实是好事,但对于鬼谷门人而言却是落了下成,鬼谷拥有最顶级的心法和武技,但却从来没出过武道宗师,是因为在鬼谷看来,一人之力再强也强不过天下人。
“师傅,徒儿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以求自保而已,所以您就放一万个心吧!”秦昊笑着说道,但是心里却暗暗念道,鬼谷的路却不是我秦昊的路啊!
鬼谷子点点头,道:“如今天下大乱,你我师徒此次一别,也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你如今也十四岁了,就让为师提前为你取了个表字吧!”
“昊儿你既取名为‘昊’,昊者,太阳也,至刚至烈,至阳至强,而天地万物九为极致,九阳为‘旭’,不如就叫子旭吧!”
“秦昊,秦子旭?秦昊,秦子旭!好字,谢师傅赐字,昊儿很喜欢!”秦昊一番念叨后,连忙喜悦的拜谢。
要知道这一世鬼谷子的名字里可就有个“旭”,而如今更是直接以“旭”为秦昊表字,所以足可见对秦昊的喜爱,秦昊又怎会看不出。
“为师相信昊儿你配的上这个字!”鬼谷子抚须笑道,秦昊闻言顿时哽咽起来。
“痴儿,莫做此小女儿状,你父亲还在等着你呢,去吧!”
秦昊张了张口,心中虽有千言万语,但最终却没说出一字。
“师傅授业大恩秦昊无以为报,唯有今后名扬天下,让天下人每念秦昊之名,皆知秦昊乃王旭之徒,如此方不负师傅教导之恩!”
郑重的冲王旭磕了三个响头后,秦昊翻身上马,不舍的望了恩师一眼后,直接纵马向东北方向飞驰而去!
“,一遇风云变化龙。去吧昊儿,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汉末各州郡人口分布
一、东西两汉人口分布分析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和战乱都直接导致大量人口消灭和伴随的巨大物质财富的毁灭,三国时期是更是中国人口的一个低谷。?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可能总数才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时人口虽然锐减,但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因为有很多“部曲”是不计入官方人口统计的。
史书公认仅曹操破徐州一次坑杀江淮难民就达数万口,竟至“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192年,董卓部将李隺、郭汜攻破长安,“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两年间数十万户人聚居的繁华地区竟然所剩无几,一片荒凉。少帝刘协逃出长安后,住处是以荆棘编的门户,宫女缺衣食,许多饿死途中。随驾官员出门打柴,往往倒毙在路边。袁绍军队在河北,有时靠桑椹供食。袁术军认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饥。更有甚者,孔融曾为人吃人制造理论根据。他说吃不认识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鹦鹉。程昱向曹操提供的军粮中就夹有不少人肉干。全国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以下是一段汉朝人口综述: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口赋(算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户赋则指定为列侯、封君的收入。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12356490万,口57671401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
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口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阴(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交通路线有关。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
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同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人口显著增加。
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国有户9336665万,口47892413万。秦岭淮河以北人口占3/5,以南占2/5。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5百万的有豫、荆、扬、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余3州均在长江流域,其户数占全国的422%,口数占全国的3726%。可见经过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显著变化。
与西汉末年人口相比,扬州增加了1/4,荆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显著的南阳郡(南阳盆地),人口从194万(尾数不计)增至244万,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资、潇水流域)从14万增至100万,长沙郡(湘、资水中下游流域)从23万增至105万,豫章郡(今江西省)从35万增至166万,巴郡(四川东部)从70万增至108万。可见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还由于原来中原王朝势力不及的地区深入开发的结果。而黄河流域除了少数几个郡国外,人口普遍减少。而根据各处收集到的材料,人口数如下:
公元105年(东汉永兴元年)5325
公元122年(东汉延光四年)4869
公元140年(东汉永和五年)4915
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5649万
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从洛阳至彭城(今徐州)的黄淮平原上,经曹操和陶谦之间战争,“墟邑无复行人”。除了战争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三辅、南阳人民多迁往益州。徐州一带人民多避乱江东。江淮之间十余万户皆渡江而东,“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还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远徙交州。在蜀汉、东吴政权内任职的不少是黄河流域迁来的士大夫。
此外,还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辽东,甚至去鲜卑境内。如东汉末刘虞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后汉书·刘虞传》)。
三国鼎立局面稳定后,迁往辽东的往往复归故土,而迁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来。以后魏蜀吴三家为了充实各自统治区内的实力,利用政治手段强迫人民迁居其统治中心的周围。如建安末曹操讨张鲁,进入巴东、巴西郡(今川东),劝诱当地人民8万余口迁至邺、洛阳;继而曹既平张鲁,迁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三辅。曹丕建都洛阳,徒冀州5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蜀后将蜀人3万家迁往洛阳和关中。东吴孙权在建安年间连续西征盘居在长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迁至江东。刘备入蜀带去了大批荆州人士,以后几次北伐南征,也迁民于成都平原。此外,东汉末年,北方乌桓、鲜卑逐渐入居中原,散布于沿边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万余落。东吴征服山越后,也将越人从山区迁至平原,总数约有10余万人。
经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所以据西晋太康初年(3世纪80年代)的户籍,全国仅246万户,1616万口。黄河流域仍占5672%,长江流域占34%。黄河流域集中在可、冀2州,约占全国人口的3212%。全国郡级人口分布第一位是河南郡,即曹魏政权首都洛阳的所在地,有11万户,以下依次为与河南郡接界的河内郡、东吴旧都建业所在地的丹阳郡、今冀南与鲁接界的阳平郡、蜀汉旧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户数都在5万以上。可见是由三国时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而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蜀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蜀魏的比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一。再以吞吴的人口数计算,吴约二百三十万口,若假设前述魏蜀人口不变(因史料考证欠缺,略以三国人口零成长为前提),吴魏比为为百分之五十六。三国时期总人口约767万,与上述之值并无太大出入。
二、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
司隶
河南(洛阳)人口100万
河内,人口80万
河东,人口57万
弘农人口19万
京兆(长安)人口28万
冯翊,人口14万
扶风(陈仓在扶风境内),人口9万
豫州
颍川(许昌原是颍川一县)人口43万
汝南,人口210万
梁国,人口43万
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小沛是沛国一县)人口25万,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时,正因为刘备在豫州的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刘备又一度屯兵在沛,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飞会抢走夏侯家的女孩。
陈国,人口154万
鲁国,人口41万
冀州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口69万曹操平袁氏之后,把邺作为主要的大本营,后来封魏公、魏王,直至称帝,国号为魏就来源于此。
钜鹿人口60万
常山人口63万
中山(北平属中山)人口65万
安平人口65万
河间人口63万
清河人口67万
赵国人口18万
勃海(治南皮)人口110万
兖州
陈留,人口约87万
东郡(治所在濮阳)人口60万
东平,人口45万
任城,人口20万
泰山,人口44万
济北,人口23万
山阳,人口60万
济阴(治所在定陶)人口65万
徐州
东海(治郯,陶谦任刺史时治所在郯,后移彭城)人口70万
琅邪,人口57万(曹操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彭城,人口50万
广陵,人口41万
下邳,人口61万
青州
济南人口45万
平原人口100万
乐安人口42万
北海人口15万
东莱人口48万
齐国(治临菑),人口49万
荆州
南阳(宛、新野、博望都在南阳)人口243万
南郡(江陵、秭归、当阳、华容、白帝城、襄阳、夷陵都在该郡,后来分别被三国分占,刘备把白帝城改成永安郡)人口74万
江夏人口26万
零陵人口100万
桂阳人口55万
武陵人口25万
长沙,人口105万
扬州
九江(寿春、合肥都在该郡)人口43万
丹阳(秣陵在丹阳郡,既后来的建业)人口63万
庐江人口43万
会稽人口48万,后来吴又分出建安郡
吴郡人口70万
豫章,人口166万,后来孙策又分出庐陵、鄱阳郡
益州
汉中(上庸、西城都在其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
巴郡(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
广汉(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后来刘备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阴平也是从广汉分置出来的。
蜀郡(治成都)35万
犍为,61万,刘璋时又分江阳郡
牂牁26万
越巂62万
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
永昌189万,刘备时又分出了云南郡
凉州
陇西(狄道、临洮都在该郡)人口3万
汉阳(冀、上邽、西县都在该郡)13万
武都8万
金城8万
安定3万
北地18万
武威34万
张掖26万
酒泉12万
敦煌29万
并州
上党(壶关在上党)12万
太原20万
上郡28万
西河2万
五原(九原也属五原)23万
云中,26万
定襄13万
雁门25万
朔方07万
幽州
涿郡63万
广阳(蓟,即北京,在该郡)28万
代郡12万
上谷51万
渔阳43万
右北平5万
辽西8万
辽东,8万
玄菟43万
乐浪,25万
交州(孙权时又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州)
南海25万
苍梧46万
郁林
合浦8万
交趾
九真20万
曰南,10万
以上数字是顺帝时的人口数字,共计4915万人口,到桓帝时增加到5648万,汉末到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人口急剧下降,到三国末年,魏的人口是443万,蜀94万,吴230万,晋初增长到1616万,也远不及动汉时的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