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少人能活下去吧?再说了,就算人家是土匪,现在愿意改过自新,我们也不能将人家拒之门外不是!”

魏攸听到这里,明白自家主公是已经下定决心了,一面觉得跟对了人,一面决定要让人对今天来的这些人多加注意,但又任何不轨的举动,立即将其拿下。

公孙度不知道魏攸想了这么多,很快就来到了西城门处。

只见西门大开,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都有不少人头,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进城,或者出城,甚至准备出城的人们还站在离城门有好几丈的地方等着。

公孙度抬头一看,便见徐荣也在看他,然后冲他点了点头。公孙度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也没有在意,就这么向城外走去。

“张老大?”公孙度刚踏出城门,就见到一群壮汉站在不远处,为首的那个正是有着一面之缘,当初觉得此人并不坏,便对其发出了邀请的张老大。

“见过大人!”张老大本来在安抚手下的弟兄,听到声音,立即走向公孙度。

公孙度喜道:“欢迎你们的到来,某说话算话,所有人安排房子、分给田地,另外给予足够的粮食保证你们在秋收之前不会饿肚子。”

这话,其实不是对张老大说的,之前公孙度虽然离得远,但也能看出有些人似乎有些不情愿,现在直接说出来,以安其心。

果然,公孙度说完本来还有些忐忑、犹豫的人们都高兴了起来,甚至有几个年轻的家伙还高声叫了起来。张老大亦是充满感激的说道:“小人代所有人谢过大人的恩典!”

说着张老大就要跪下,公孙度眼疾手快,将其扶住了,但奈何其他人纷纷效仿,跪拜道——

“谢大人恩典!”

公孙度看到这一幕,眼睛有些湿润。

多么淳朴的百姓啊,有一口吃的,有田种,有地种就满足了,为何统治阶层要伤害这些要求这么低的百姓呢,真是可恶!

“诸位,你们放心,只要有某在一天,你们就能安心的生活下去。”公孙度忍不住高声保证道。

这是承诺,也是对自我的勉励!

“大人万岁!大人万岁……”听到公孙度的话,人们不禁高声呼唤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经历过土匪那饥寒交迫生活的之后,越发的怀念种田的日子了,现在听到能安稳的种田,那就是对他们的天大的赏赐。

张老大眼中充满了泪水,满是感动的看着公孙度,只是眼底还是有一抹遗憾,遗憾公孙度出现的时间太晚,要是能早上十来年,他的父母兄弟,或许并不仅仅是只有三个活下来,指不定现在会……

哎,命不逢时!

心底叹毕,张老大看着人群中的妻儿又充满了希望。除了他,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公孙度没有问张老大为何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来辽隊,只是让魏攸给张老大等人安排房子和划分田地。之后,公孙度本想回太守府处理公务,但是因为张老大等人的到来,便直接往东去了……

张老大等人的到来,就好像是点燃了导火索一般,顿时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

当天下午,又有近前流民抵达,亦是言受公孙度所招揽前来……种田!

这倒是事实,但凡受公孙度所邀请的,基本都是穷困潦倒,又受朝廷接二连三的盘剥,已经难以生存下去的家庭、村子,种田就是他们最渴望的事情,因为能活下去!

次日又再次接受上千流民……

第三天除了数百流民,还有涿郡张家的下人前来开办肉铺……

……

一连十多天的时间,辽隊城便涌入了一万五千余人,人口几乎倍增。幸得不少家庭尚有余粮,以及糜家在这一个半多月的时间里运来了六万余石粮草,才没有被突然增加的人口给拖累垮。

人口增多,管理自然也要麻烦很多,虽然说起来都是普通老百姓,但是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出现口角、利益之争,因此为免治安变差,以及增加抵挡即将到来的异族的实力,公孙度选择再次募兵。

又是三天过去,公孙度手下的士兵数量达到了四千。其中两千为郡兵,也就是以公孙度现有官位能招募的士兵的最大数量,另外两千则算是辅兵。如张老大之流,多数选择了投军,已经过惯了草莽生活的他们,要想安心种田到底是困难了一些,只有少数人愿意重归于民。

对此公孙度是满意的,甚至一开始他就是这样打算的,因为这些人都是见过血的,敢打敢杀,对于随时可能到来的异族来说,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不是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兵,而是有着足够的勇气去与异族拼杀的勇士。

(本章完)

第八十四章 船与未来(上)

却说那天安排了张老大等人之后,公孙度径往东,不多时便出了东门,向着不远处不知何时出现一座营寨走去。

走到里边之后,才能看出这是一座水寨,而且还是一座造船的水寨。对于辽隊周围出现的这唯一一座水寨,还是公孙度心中征服海外的起点的水寨,自是守备森严,不仅有一队骑兵时不时的巡逻,寨墙上还有一群只看得出人数不少,却不知是弓兵还是刀兵的士兵警戒。

当然了,公孙度进入水寨是很简单的,这些士兵没有人不认识他的,所以只是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进去。换做其他人,就算是徐荣、魏攸之类的,若是没有特殊原因,即公孙度手书,也是不能进去的。

进了水寨,公孙度并未立即向最里边走去,而是驻足四下打量了起来。说起来公孙度这还是第三次到这里来,第一次是水寨选择地址的时候,根据水寨的安全、运输、制造等因素,最后选择了辽隊东门偏北的河段;第二次就是第一批造船和建立水寨用的木材到来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月的时间。

看起来公孙度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视这座水寨,或者说只是表面上重视。

“九太公,太守大人根本就不重视我们这些船工,要不然……”蒋毅抱怨道。

“咚!”蒋升将拐杖在地上一跺,喝道:“住口!叫某督造大人。”

蒋升见蒋毅面上不豫之色依旧,声音稍缓,道:“蒋毅船师,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要记住现在我们是太守大人手下的船工,哪有下属编排大人的。还有,太守大人要管理整个辽东郡,必然事务繁忙,能偶尔抽时间来上一趟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哪有整个辽东,就只有一个辽隊县而已,而且还没有徐州的一个小县的人多,哪有那么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