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孙度不仅擅长治理地方,还深通为将之道,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在不知敌友的情况下。隐隐之中让张纮想起了他们最开始碰面的时候,公孙度说的那句话——

先有月下萧何追韩信,今升济夜下追子纲!当成一代佳话!

“或许,你不是萧何,而是季啊!”

季,刘季,即刘高祖!汉朝已有大厦将倾之势,这点,但凡是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不同的是,一些人心怀不好的想法,只是碍于并未彻底爆发,只是在默默的积蓄实力罢了;一些人则是事不关己,随波逐流;还有一些人则是心向朝廷,努力维持朝廷与地方的安定,期待下一个光武帝出现,力挽狂澜!

张纮本也是随波逐流中的一员,努力学习本领,等待时势的变化,只是,现在似乎有些不同了呢!

糜竺没有想这些,一来他糜家家资过亿,对于类似的事情听过不少,也见过不少,二来,他此来本就是有投效公孙度的想法。至于这个投资是否值得,就算赔了也没什么,他还有个二弟糜芳,还可以再投,又失败了的话,他还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妹,也可以投,实在不行,还有那偌大的家资。

很快,派出去的亲兵回来了。

“大人,是魏郡丞和徐都尉、柳都尉他们。”

啪~

“哈哈哈!”公孙度大笑一声,催动轻影小跑着跑向了魏攸等人。

“属下魏攸拜见主公!”

“属下徐荣/柳毅参加大人!”

“哈哈哈!诸位请起,这些日子辛苦你们!”公孙度翻身下马,喜道,“不知现在辽隊的情况如何?”

辽隊,是公孙度占据辽东的桥头堡,更是公孙度现在赖以生存的唯一一座城池,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他得哭死。

柳毅不知道是不是对魏攸先于他拜主,此时满带酸气的抢答道:“大人,你是不知道,现在的辽隊可不是一个多月(公孙度离开的时间)以前的辽隊了,可热闹得紧。”

公孙度也感觉到柳毅的酸气,不过他更多的是好奇,不由道:“热闹?”

“是啊!”柳毅再次说道,“没错,自大人离开之后不久,陆陆续续的有一些流民前来辽隊定居,魏大人都按照规定给每家每户安排了房子和田地,现在差不多有两万五千多人了。”

“这么多?”公孙度不由一惊,他离开的时候可才不到两万人,现在居然多了六七千?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没错!加上天气转暖,城内的商铺、小贩增多,不少人出来购买家中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魏大人还将每旬的最后一天安排为集日,今天正好是中旬的最后一天,所以,想不热闹都不行啊!”

公孙度不由诧异的看着魏攸,他没有想到自己离开之后居然有了这么多的变化,不过一想也是,之前不说许多人是刚刚搬过来的,就说之前总共才万把人,又还天气变得严寒,谁不想躲在炕上暖和暖和,哪愿意出来啊!

魏攸拜道:“属下未得主公允许就将房屋、田地分给了流民,又还私自确定旬末为集,还请主公恕罪!”

公孙度一把扶住魏攸道:“哪有什么罪,是大大的有功,有功!等稍候把他们安顿下来之后,本太守自会论功行赏,以往的功绩,此次一并算上。”

最后一句话是对徐荣和柳毅说的,这让柳毅不由高兴起来,二人同时说道:“是,多谢主公!”

魏攸却道:“谢主公赏赐,属下不敢居功!说起来,这其中多半是主公和糜家的功劳,若不是主公购买了各种物资,糜家又及时送来,集日能不能办起来还很难说。而且,增加的人口之中,多数是听闻主公的威名,从附近的昌黎、玄菟迁移而来,少数是糜家送来的丁口。再有徐都尉、柳都尉的大力支持,方才能维持集日的正常运行,若不然,早就乱了。另外,属下尚有一事相请,还请主公应允?”

对于魏攸的推却,公孙度没有再说什么,反正该有的赏赐他一个不会少,赏罚分明,是一个势力稳固的根基,绝不能乱。

“什么事?直说无妨!”

魏攸正色道:“城内因为人口依旧不足,属下将集市集中安排在了西门,所以,主公最好改道北门或者南门,避免干扰了集日。”

公孙度回头看了看正逶迤而来的商队,以及临水村的村民,略作沉思便答应了下来:“好,就从北门进城,由亭方负责安排糜家的商队,弘远则安排临水村的村民。”

“是。大人!”徐荣和柳毅应道。

公孙度笑了笑,然后对魏攸道:“清平,就由你带度到集市去看看,也让度见识一下辽隊的热闹。”

“这……”魏攸不由迟疑了,倒不是担心出现意外,而是觉得舟车劳顿,不如先休息休息再说。不过魏攸见公孙度满脸的坚定,只好同意,不过却又建议道:“既然主公想要去集市看看,不如就让徐都尉、柳都尉一起,他们时常巡视,比攸要熟悉很多,至于商队和临水村的村民,就由攸去安顿好了。”

公孙度犹豫了一下,想到徐荣和柳毅毕竟是武将,做这些自然没有魏攸思虑周全,便同意了下来。

(本章完)

第八十章 热闹的辽隊

随后,公孙度正欲再言,就见到张纮、糜竺,以及阳仪一道走了过来,面上顿时挂起笑意,道:“来,先给你们介绍一下。”

“大人!”张纮、糜竺来到公孙度身侧数步外驻足,略是恭敬的说道。不过公孙度却注意到他们的注意力有几分是落在魏攸、徐荣、柳毅等人身上的,显然有些好奇。

公孙度心底微微一笑,先是向魏攸介绍道:“这位是糜家大公子糜竺,字子仲,罕有的经商天才,又颇通经史子集!这次我们能获得如此多的粮食,便是糜家家主的鼎力相助。”

“糜公子,久仰!”魏攸等人拱手作稽道。

糜竺惭愧道:“竺不过是依仗家族罢了,当不得,当不得!久仰!”

公孙度笑笑,又道:“这位是广陵张家张纮,字子纲,其才可比萧相、留侯,乃世间大才!”

萧相?留侯?

此二人就算是再孤陋寡闻之辈也是知晓的,当初高祖之所以成就帝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萧相萧何、留侯张良的缘故。

“见过张先生!”魏攸等人恭敬道,他们相信公孙度不会乱说,只是他们哪里知道现在的张纮实际上还没有这么厉害,不过差得也不是太多。糜竺心底颇是的吃惊的看了看张纮,好似第一次见到一样,虽然之前他也隐约感觉到公孙度对张纮的态度不一般,甚至比对他糜家还要热切,现在却发现自己还低估了。

的确,一个糜家哪能比得上萧相或者留侯,甚至一半都不能。

张纮闻言,大惊道:“当不得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