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只是心头的忧虑少了几分,因为顾雍既然要叫二子、三子过去,必然是已经做出了决定。
……
张昭并不知顾雍彻夜未眠,早上用餐过后,罕见的留下了长子张承。
“仲嗣,眼下形势将明,但是没人喜欢三心二意之人。”
张承不解,但父亲的教导,让他无法反驳,只能应道:“是,父亲。”
张昭闻言眉头一皱,沉默了半晌,道:“同样的……也没人喜欢死忠之辈。”
张承心头一震,有了想法,低声道:“叔嗣他……”
不等他说完,张昭一摆手,道:“他在外面,为父管不到,出了什么问题,陛下也不会怪罪的。同样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也不能为力。”
张承心头再震,严肃道:“是,孩儿知道了。”
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诸葛瑾、步骘、严畯、阚泽等有识之士的府上。
宫内。
“情况如何?可有人有别的心思?”
孙策眼睑下沉,让人看不到他眼底的寒意。
身侧的太监却是感觉到一阵寒意,佯做镇定,道:“除了几个不入流的小官有些躁动以外,如张大人、陆大人、顾大人、步大人、严大人、阚大人等大臣,无有半点别的动静,反而尽遣家人安抚百姓。”
孙策闻言,并未作答。太监也不多言,就这么小心翼翼的候着,生怕一个不小心触了霉头。
“明军差不多要来了,摆驾南城门。”
良久。孙策吐出这样一句不相干的话。
太监愣了愣,道:“是否通知其他大臣?”
孙策陡然转身,双目如电,一眨不眨的盯着他。
太监只觉得命魂不由自主往外,下面更是急得不行。
不大会儿,孙策收回了目光。
刹那间,太监松了口气,下面也松了口气。
孙策鼻翼动了动,不动声色的往前走了几步,然后道:“不用。”
第七百五十一章 统一之战(十五)
()“陛下!”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孙策的身子微微颤了颤。他听出了这是谁的声音,原本他以为会是步骘先到,毕竟是他的丞相,但是到的却是陆逊,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嗯。”
孙策淡淡应了声,并未多言。陆逊也只以为是在为明军烦恼,并不在意,默默站到一旁,看向城外不断靠近的明军。
“陛下!”
步骘虽不是第一个,但也是第二个。孙策心头多少也多了几分满意。
之后张昭等人纷至沓来。
在一刻钟内悉数抵达了城头。
“陛下!”
孙策并未出声,只是“漫步经心”的点了点头,众大臣默不作声分散到一旁,纷纷看向城外已经停下来,开始组阵的明军。
只不过,孙策的心头却波澜渐起……
如陆逊所料,今日明军唯有攻城的想法,但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要远远超过昨日。
投石车、床弩等轮番上阵,精确摧毁了预定的目标,包括不那么坚硬的巨石、看起来枝繁叶茂的树干树枝、个头并不算大的靶子,不是四分五裂,就是碎成渣!
下午,明军没有再出现,似乎就是为了给吴军亲自验看的机会。
孙策心知这样做不好,但是忍不住心头的好奇,最后更是不顾大臣的阻拦,出城亲自查看。
这威力是不是大得过份了点?
孙策看着满地的碎石,一个翻身,下到马下,弯腰亲自捡起了一块碎石,捏了捏,感觉还是有些硬的,不由担忧起来:城墙能挡得住这样的轰击?一次两次或许不算什么,但是数十次?上百次呢?
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是陆逊,他不仅查看了碎石,还有树屑,碎裂成不知道多少块的靶子,得出了一个结论——
明军的器械又变强了!难道公孙度真的是神仙下凡不成?不然怎么会才短短两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思忖许久,陆逊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胜算也越来越低。
回到城内。
城门都尚未完全关闭,孙策焦躁不安的说道:“诸位,可有良策啊?”
众大臣顿时跪倒一地,惭愧道:“臣等有罪!”
“哼!”
孙策面色难看的一甩袖子,直接回宫去了。
待其走远了,一众大臣才缓缓起身,相互之间也不多话,一脸肃然的各自离去。唯有张昭和步骘、阚泽三人在离开之前,都不着痕迹的扫了眼对方,还有陆逊。
陆逊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并未发现三人的目光。
“停下!”
半道,陆逊突然开口了。
“老爷?”
“不回去了,本将要入宫一趟。”
“额……是,老爷。”
一行人遂又折道往皇宫行去。
“陛下,陆逊大人求见!”
宫内,孙策正心烦着,听到太监的话,当即就要拒绝,但是脑子一转,道:“让他过来。”
“是,陛下。”
或许,伯言能有办法也不一定。
孙策澎湃的心潮也渐渐停歇了下来。
“臣陆逊,拜见陛下!”
“起来吧!”
孙策应了句,又急忙道:“说吧,有什么事?”
陆逊神色不变,说道:“明军器械的威力比以前强了很多。”
见不是自己想要听到的东西,孙策的面色顿时就冷了,随口道:“嗯?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以往所见,明军的器械并没有这么大的威力。现在来看的话,只要他们想,或许没有任何东西能挡得住。”
话外之意,可谓是直接溢出来了。
孙策恼怒道:“所以,你过来是想劝朕开城投降吗?”
陆逊沉默了下来。
说实话,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看不到丝毫胜算。
最初,陆逊觉得绝对和明军相比,胜算有六七成。后来遭至大败,他觉得是没有弄清敌我实力,以及身处异地,所以,若是在自己的地盘,应该还是有六七成。
再后来,江北之地尽数丢失,陆逊觉得若是谋划得当,当在五五开。决定胜负的,应在临机决断之上。
前些时候遭颜良打击,陆逊觉得胜算没那么高了,因为后来他知道颜良所率不过万余骑,所以,应在三四成。
可今日一见,两成?
有吗?
有……一成?
额,差不多!
大抵就是这样一个想法。
不过,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陆逊还是开口道:“为今之计,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陛下选择。”
孙策顿时来了兴趣,眼光灼灼的看着陆逊,说道:“快,说与朕听。”
“是!”
陆逊恭敬道:“上策,行奇计,选敢死之士,至少数千,越多自然越好。待时机合适,放他出城与明军拼死一战,然后相机撤往西门。届时,陛下可令鄱阳水军投石尽发,或可击退吕布,甚至是击溃。”
“中策,行李代桃僵之计,陛下连夜出城,在鄱阳水军的护卫下,去往他地。明军长驱直入,直奔鄱阳而来,如今断然还未拿下江东全境。若是陛下能整合这一股力量,未尝没有与鄱阳守军里应外合的可能。”
“下策,死守鄱阳。筹备更多能够修复城墙的材料,到时候只要明军不能一气攻破鄱阳,便可坚守下去。明军远道而来,时间越长,对我们便越有利。”
此三策听起来,都有道理,而且都很有效。孙策一时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