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万余骑军离开了大营。而后,颜良是昼伏夜出,不敢暴露半点踪迹,一路向彭泽而去。
高览为了遮掩这一动静,每日里早晚着人攻城,但都是浅尝辄止。几天下来,反倒没有之前一个时辰的损失大。自然,其中也有高览提起注意,做了安排的缘故。
临海郡,永宁城。
消散的硝烟,诉说着此城经历了一场大战。
蓦然回首,城头那鲜明的“明”字大旗,恍若艳阳照耀着整座城池。
城南,码头。
“程副都督,时间紧,我们就此别过。”
“太史副都督此行还请小心,今早,程某刚收到都督传来的消息,吴军针对投石车做了防备,左右或将难以制造石弹。”
“哦?还有这样的事?”
太史慈一怔,旋即点点头,道:“此事某已知晓,不是程副都督还有什么话要说?”
程普这次摇了摇头,没有再说半个字。
太史慈点点头,已然转身上了船,准备走水路前往松阳。
水路慢,又还无法直接抵达松阳,但这恰恰是太史慈所需。原本会稽所辖甚大,孙策以血腥镇压江东之后,觉得这样不利于控制,遂分会稽为会稽、临海、建安三郡。
太史慈和程普便是走的临海郡,嗯,还明目张胆。
建安郡,侯官城,也即是原来的东治。
同样一副硝烟刚散的样子,就连城头的“明”字大旗,也是还未全都挂上。
“周都督果真智计无双,要不然,这次怕是要暴露行踪。”
城头,吕布迎风而立,盔甲上的血迹都还尚未干去。
“是,布有一事不解。”
周瑜淡淡一笑,却没有说话。而一旁的陈宫却道:“都督,周都督此举,为的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虽然不多,但是恰好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
吕布恍然,道:“这样才好更好的攻打鄱阳?”
“没错!”陈宫定定道。
吕布顿时神情一振,道:“这等好事,怎么能少了布!”
陈宫不语,看向周瑜。
周瑜淡然道:“仅有太史副都督吸引注意力是不够的,瑜会与你们一道前往昭武,然后便折道进入临川郡。”
临川,乃是由豫章郡分割而来,另外三郡为豫章、鄱阳、庐陵。
吕布先是一喜,随即却又觉得不好意思。
这是陈宫和周瑜早已定下的事情,所以他赶紧拦下了吕布,然后又对周瑜说道:“多谢周都督!”
“额……”
在吕布的诧异中,陈宫拉着他下了城头。
周瑜看了看他们二人的背影,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仰头看向西面。
下了城,往城内走了一段,陈宫才放开了吕布,回头看了眼城头。再回头,就见吕布也回过头去看。
看谁自然就不用说了,不同的是,吕布没有再转回来。
陈宫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胳膊,道:“都督,我们走吧!”
吕布不动,道:“公台,你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宫收回的手掌在衣袖里轻轻握了握,然后回道:“周都督是水军,而我们是骑军、步军。”
吕布回头,眼睛一眯,看向陈宫,道:“陛下不是那种人。”
陈宫点头,道:“陛下的确不是那种人,但是,规矩,他就是规矩。”
吕布闻言眉头皱起了起来。
陈宫见状心头不禁摇了摇头,但是想了想,最后又说道:“骑军、步军,终究是在陆地上,而周都督的水军是在水里,哪里都能走的水里。”
吕布悚然而惊,道:“这……不能吧?”
“现在是不能,但是以后呢?谁说得准?”
陈宫说到这里不由感慨道:“陛下这是高瞻远瞩啊!加上朝堂上的举措,怕是本朝能超过商周,绵长更长的时间。”
顿了顿,又道:“而且,周都督拿下海外几块飞地,已经是立下泼天的功劳,要是再立下大功……”
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吕布这下彻底的明白了,点了点头。
半晌过后,刚走了两步,他又“呵呵”笑了起来。
陈宫知道他这是为了什么,不由再次摇了摇头。其实,他内心何尝不是在笑。
这些年以来,辽东可谓歌舞升平,别说战事了,就是毛贼都没有。嗯,就算是有,也轮不上他们去抓。这让吕布,还有他,都感觉十分的不自在,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在南军、西军都在征战的情况下,这种感觉尤为的明显。
不过,现在好了,他们有机会一展身手了,可以吃肉了啊!不再是眼巴巴的看着,哦,不对,是只能闻着味,看都看不到,却又更馋人的那种。
沿江而上,又再度拿下了临江的南平城。同时在这里,周瑜又将早已备好的一部分水军分了出去,由他们前往攻打建安等城。
而周瑜则与吕布一道继续杀往昭武,之后二人将在昭武分别。而后——
“周都督,多谢了!”
吕布抱拳一礼,旋即拨马便走。
陈宫倒是没这么直接,而是待其走远了,说道:“还请都督见谅,吕都督他就是这么个人,粗狂得很。”
“所以陛下才会让你做东军的长史,不是吗?”周瑜状似玩笑道。
陈宫却是一怔,眼中满是若有所思。
周瑜目光一收,暗道:希望你能明白吧!
“多谢!”
良久,陈宫道出这样两个字,然后同样拨马而走。
待他们这一路大军离开后,周瑜向一旁招了招手。
“都督!”
“传令下去,都做好准备,我们明日出发。”
第七百四十一章 统一之战(五)
又数日。
高览每日攻城不缀,却又总是犹如隔靴挠痒一般,打了两下就走,甚是败兴。
“传令,春谷城守御森严,短时间内难以攻克,为免耽搁陛下大计,留部分人马在此看守,其余人随本副都督赶往鄱阳。”
高览一声令下,营内众将士立马动了起来。
行将出,高览又道:“探骑出三十里,若遇小股吴军,皆斩!若敌军众多,即时来报。”
千余骑奔行而出,又分作数路,转眼消失在了高览等人眼前。高览此行,仅留下两千骑军,两千骑军,其余兵马尽数带走。
动静如此之大,自然瞒不过春谷城的吴军。
“大人,现在我们怎么办?”
上首之人闻言并不立即作答,只是皱眉思索。堂下众人也不打搅,只是紧紧盯着他。
“此事真假或尚需辨别。”
吕范摇摇头,道:“况且,明军大部虽走,但仍有不少军士驻于城外,我们怕是无法出兵的。”
“大人,城外明军不过些许,大家一拥而上,灭了他们算了。”堂下另一全身着甲之士呼号道。
吕范不理。
之前说话之人道:“大人担心此乃明军之计?”
“不错!”
吕范面色有些凝重,说道:“非某浅薄,末自问春谷城遂多有准备,但明军若真要强攻,以十数万大军可破之。然而,明军未曾如此,反倒每日消极以对,又突然退走,难保不会另有诡计啊!”
此语一出,众皆惊诧不已,议论纷纷。
半晌,众皆道:“不知大人以为当如何处之?”
“事到如今,首先要打探明军动向,查清他们是否有阴谋。”
“其次,必须将此事禀报陛下知晓,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