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神,急忙惊呼示警,欲要退走。
颜良哪会给他这个机会,兜头一刀斩出,半个脑袋顿时就带着半个头盔与另一半分了家。
先是料错了明军并非只是来“逛逛”,然后又被颜良的举动给吓了一跳,最后,更是没有阻拦住颜良。
嗯,有着箭雨的压制,吴军突然损失大量守军,一时间根本来不及做出更多的反应。
半个时辰后。
赭圻城易手,高览在城内逛了一圈,也不多做停留,留下八百人驻守后,就回了之前的军营。
休整半日,十多万大军在高览和颜良的率领下,又往左近的春谷城杀去。于天黑前抵达春谷城西面三十里处,就此安营下寨。
今天早上的时候,春谷城守将担心赭圻城有失,还特意派兵支援,只不过才出发就接到了赭圻城陷落的消息,吓得又赶紧缩了回去。
大军扎营的时间里,高览和颜良又趁着天色还未彻底黑下来,亲自抵近春谷城进行了探查。
“看来他们也做好了准备了。”
看了一阵,高览收回望远镜,说道:“这样一来,怕是要经历一番苦战了。”
颜良不在意道:“些许顽抗,翻不起浪花来。”
虽然此话听起来有些猖狂,但是高览却是点了点头,因为——
明军有这个实力说这个话!
“先回去吧!”
颜良点点头,旋即一行人点亮火把,返回营中。
刚回营,随行军匠又找了上来。
“副都督,进过探查,春谷城和赭圻城一样,要想制作石弹只能深挖。”
高览点点头,道:“嗯,按照正常的做法来做就是了,这次不用着急。”
随行军匠虽然不解,但是也没有多问,直接应了下来,毕竟不用那么劳累,是好事。
待其离去,颜良却是急了:“要是按照正常来做,岂不是要好些天才能凑够足够的石弹?毕竟春谷城可是比赭圻城大多了。”
高览并未多言,只是说道:“此地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地方,须得小心,否则一旦出现变故,就算陛下能饶了我们,你自己心里过得去?”
颜良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良久才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好久都没法动弹了?”
白天才打了一场,现在皮又痒了?
高览面色一黑,心头的想法却没有道出,转而道:“接下来老颜你就带兵保护军匠取石、制作石弹,防止吴军从中作梗。”
“没问题!”
颜良眼珠子登时一亮,拍着胸脯说道:“只要吴军赶来,某保证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高览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随行军匠就带着人出营而去。昨天的探查,也让他们找到一两处稍微更好取石的地方。
颜良没有直接跟在他们身边,他担心因此吓走了吴军,不过为防意外,还是派了少部分士兵保证军匠等人的安全。而他自己,则带着数千精骑隐在周围,准备来个伏击。
只可惜,一天过去,并没有半个吴军出现。
颜良倒也没觉得丧气,经过这两年和吴军打交道,他知道吴军之中能人不少,不上当也是正常。
于是,当天晚上,高览就见到一脸沉思状的颜良。一番询问后,才知道是在琢磨怎么将吴军引诱出来。
对此高览表示赞同,但是却没有给出意见。实际上,他只是希望能借此牵制颜良的注意力,因为就他所感,认为吴军是没那个胆子出手的。
殊不知,此时明军意欲渡江南下的消息飞入鄱阳。为此,送信的士兵一路上跑废了两匹马,而他自己也因为日夜不停的赶路昏了过去。
孙策闻讯,心头满是不妙之感。思索半晌,招来二人。
“臣等拜见陛下。”
“不用多礼。”
孙策没心思多说,径直道:“明军准备渡江了,二弟、伯言,你们可有良策?”
这两年,孙权开始崭露头角,这让本就觉得江东世家不可靠的孙策更是对其颇为倚仗。而陆逊,则是在鲁肃前往濡须口之时向孙策举荐的人物,这两年也是深得其信任。至于张昭……
“这厮对内倒是厉害,对外……挺不起腰来。”
这是孙策对他的评价,大抵这也是原本的历史中,为何会向孙权警告“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缘故了。
孙权闻声面色一肃,若有所思道:“刘备当是出问题了,不然明帝绝对不会两线动手。”
孙策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么说来,我们就独力面对明军了吗?”
孙权心中虽然难过,但是也仍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孙策亦微微颔首,然后望向了陆逊。
陆逊对之前的话似乎并未听到耳中,将其目光转来,说道:“明军之中,步战骑战俱是一等一的厉害,但是陛下不要忘了,明军的水军虽然动手的次数不多,但是臣相信,他们绝对不是泛泛。”
“伯言这是什么意思?”孙策闻言皱起了眉头。
孙权也是眉头微蹙。
陆逊道:“若臣是明帝,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必然会在敌人被其他力量所吸引的时候,从背后发起攻击。”
“嗯?”
孙策、孙权兄弟俱是大惊。
“伯言觉得明军水军会从什么地方从后上岸?”孙策寒声问道。
“临海、会稽郡俱是上佳之选,吴郡也是不差。”
陆逊迟疑了一下,又道:“只是臣担心现在已经来不及,或许明军在北面动手的时候,水军也已经在南面动手。”
第七百三十九章 统一之战(三)
“来不及?”
孙策面色陡然一厉,喝道:“来不及也要来得及。”
旋即目光一转,看向孙权,道:“二弟,现在子敬在北,朕所能信任之人已然不多。”
孙权了然,拜道:“请陛下吩咐,臣必竭尽所能,拖延明军的进军速度。”
孙策从一旁取过一物,道:“着你持朕佩剑,前往会稽、临海二郡,总督军务,若有阻拦者,可先斩后奏。”
“是,陛下。”
军情紧急,孙权双手接过佩剑,迅速离去。
殿内。
孙策又看向陆逊。
陆逊感觉头皮有些发麻,慌忙低下了脑袋。
良久,才听孙策说道:“伯言,你说,朕能够相信你吗?”
陆逊心头顿时就是一冷,他知道要是一个回答不好,就有可能性命不保,甚至累及家族。面前的这位陛下可不是什么仁慈的主,能在乌程侯身死的危难之际,保全性命,然后又坐稳江东,靠的可不是阿谀奉承,而是淋漓的鲜血,一条条鲜活的性命!
陆逊思索间,孙策倒也不急,静静的等着他的答案。
咦……陛下之前曾说可信之人不多,看来那不仅仅是对王爷所说,也是对逊所言。这么看的话,问的就是字面的意思,没有其他。
闹明白之后,陆逊轻舒一口气,郑重回道:“陛下放心,只要陛下在一日,臣就是陛下之臣。”
言外之意,便是孙策要是不在了,那他就是他的臣子了,所谓信任就谈之不上了。
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