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4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嘲笑惯了,只是艰难将金丝楠木抱起来,放到自己之前放的地方。然后就这么呆愣愣的坐在那儿,一瞬不瞬的望着眼前的木料。

这是怕老夫再把它给劈了吗?真是的,不就一块木料吗?

马父见此不由面色一黑,砸吧了两下嘴,终究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不悦的开始拾掇劈好的材块。

叩、叩叩……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将马父的目光吸引了过去,而马钧毫无反应,依旧一脸的沉思。

“请问,这里是马钧马先生家吗?”

马钧?先生?

马父面现怪异之色,回道:“不知道大人说的马钧是哪个马钧?”

来人满脸诧异道:“难道有好几个马钧?”

“这些小人倒是不知道,不过小人认识的马钧却不是先生!”马父面上的怪异更甚。

来人眉头轻皱,思索片刻,道:“据某所知,马钧应该有口齿不利之嫌。”

马父一怔,道:“我儿便是如此。”

“啊?”

来人迟疑了一下,道:“阁下不是马钧先生?”

马父摇头道:“马钧不过一稚童,哪里当得上先生之称。”说着,指向仍在思索的马钧。

来人看着院中坐着的童子,脑子一懵,愣愣道:“他就是马钧……马……”“先生”二字,他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不过,随即他心头就升起一股疑惑,便问道:“他是在干嘛?”

马父摇头道:“不知道,可能是在想做点什么吧。”

来人认真打量了两眼,惊疑道:“用那块金丝楠木吗?”

马父点点头,心中却是诧异不已:这人竟然认识这木头是金丝楠木?

“这位……”来人有些不知道怎么称呼马钧了,直呼其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让他叫先生也……

马父似是心领神会,道:“大人叫他小马就是。”紧接着却又尴尬一笑,道:“不过小儿口齿不利,或许……”

“无妨!”

来人摆摆手,然后道:“某在这里看看,可以吗?”

马父忙道:“大人,是小人怠慢。请进!”

来人点点头,进了院子,就在大门旁边坐下。

“大人,这……”

“嘘!”

马父见此只得安心候在一旁,不敢多言。悄悄看了看,马父发现自己小瞧了来人:这看起来比镇上的那些大户人家都要穿得好啊!也不知到底有何来意?又从何处得知钧儿的名字?看起来倒也并无恶意,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要不要先通知三老,以防不测?

咯吱~

房门打开,一妇人本欲说点什么,但见院里有人,赶紧闭上了嘴巴。

来人只是扫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重新落到马钧身上。而这个时候,马钧也不知从哪里拿出工具开始……

马父亦看了眼来人,见其并不在意,脚下挪到,到了屋内。

妇人低声道:“当家的,这是来客人了?”

“不清楚。”马父摇摇头,道,“要不要……”

妇人迟疑道:“当今陛下英明神武,宇内清明,强人岂敢四下作乱,且先等等,或许另有原因。”

来人却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想了想,觉得马钧怕是一时半会不由停手,迈步来到门前,取出腰牌在马父和马母面前晃了晃,道:“某乃工部学徒,受工部尚书大人所托,前来寻找有口疾,名马钧之人。”

“原来如此!”

夫妇二人遂安,旋即却又疑惑道:“尚书大人何处听闻过小儿之名?”

“这就不是某所能知晓的了。”

“原来是这样。”

来人见他们夫妇一脸的失望,踟蹰半晌,低声道:“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听说乃是从陛下口中得知。”

“陛下?”

夫妇二人大惊,慌忙面北拜道:“虽不知陛下从何得知小儿之名,但若有需要小儿之处,敢不尽心。”

来人闻言面上泛起笑意,问道:“不知二位可否愿意和马钧一道随某往涿县一行?若是马钧能通过考验,或许会被尚书大人收为弟子。而且,到时候或许马钧的口疾也会得到治疗,哪怕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想来还是会有所缓解的。”

“真的吗?”

夫妇二人均是大喜。说起来,马父、马母因为马钧口疾的问题,也是多方寻医,只是家贫无有余财,一直没法请到有名的医生。同时,也因此担心下一个还是这样,夫妇二人也无有二出,至今也是心有疙瘩,总觉得亏欠了马钧,也对不起祖上。

“自然是真的。”

来人点头,又道:“明天你们收拾好行李往县衙去一趟,到时候某带着你们北上涿县。”

夫妇二人闻言彻底放下心来,要去县衙汇合,完全不可能是强人所为。

时间回走,胡梓听了公孙度的话,着人寻找马钧,但是刘汉遗臣之中并未有马钧马博士这个人,遂只能向公孙度求援。公孙度只好传令让扶风这边的槐楼进行查探,然后将消息传给胡梓,却不知道现在的马钧实际上是一个还不足十岁的孩童。

这就是公孙度印象流了,只觉得马钧特别厉害,却不知道生卒年。

翌日,马钧稀里糊涂的随着父母一起离家,只是在听说要离家很久的时候,他将昨天用金丝楠木做的东西给带在身上。在县衙汇合了昨天前来的工部学徒,然后……

第六百八十五章 三年

“陛下!”

“说!”公孙度应着话,手上却半点没有停歇。虽然大部分奏折都让公孙毅处理了,但是有一些奏折却是仍需要他点头才行的,况且这几年……

“海皇子求见。”

“哦?”

公孙度手上一顿,旋即恢复,道:“让他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

公孙海不久之前得封王位,所以自称儿臣。

“说吧,有什么事?”公孙度放下手中的笔,自一旁太监手里接过茶杯,说了句,然后低头轻啜。

公孙海恭敬道:“启禀父皇,儿臣已经得到徐尚书的认可,准许出师了。”

公孙度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其实公孙海去年就达到出师的标准了。要说呢,公孙海的勤奋公孙度也看在眼里,短短两年就能达到出师标准,可以说十分优秀了,但是呢,公孙海的年纪到底小了些,加上蔡琰的担心,所以才示意徐荣不要放人。而今年,到了约定的时间,公孙度也不想失信,方才有了公孙海得以出师,前来禀报的一幕。

“老典,去试试!要做将军,除了带兵,武艺也不能太差,否则碰上个敌人就被宰了也太丢人了。”公孙度随意的一摆手,说道。

“是,陛下。”

典韦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武勇丝毫不减当年,站到公孙海面前,就让他倍觉压抑。

“海皇子,请!”

典韦单手持戟,示意道。

公孙海从一旁的内卫手上接过一柄长剑,挥了两下:还不错!

目光放到典韦身上,看着那比自己粗了几倍的胳膊,公孙海第一次生出了不自信:这就是胳膊打折了,怕也不是对手吧?

典韦看出了海皇子的神情变化,却岿然不动,没有半点进招的意思。

“得罪了!”

公孙海瞬间会意,道了声,持剑攻了上去。

典韦看他这架势,倒是点点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