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效命,因为他不想什么时候就突然被人砍了全家。
有这种想法和远见的,绝不止毛玠一人。
曹操大抵也想到了这些,但是他更清楚,自己无论如何都躲不过这一劫了。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家族,不致香火断绝,哪怕因此会背上骂名,但是……
他是谁?
曹孟德!
那个“宁教我负天下人,毋叫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
所以他不怕!
况且……
第二天,当明军再来的时候,贾逵真的有心与之一战,但是在周围一众士兵满是渴望的眼神下,最后妥协了:“打开城门吧!”
说完,贾逵瘫坐在了地上,双目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当陈登看到他的时候,就是这般模样。
“贾将军何须如此颓唐,陛下英明神武,难道不比仓惶不知所谓的刘协更好?”
贾逵恍若未闻,依旧无神的望着地面。
“他这是怎么了?”陈登皱眉望向周围的士兵。
屯长耸耸肩,道:“长史,我们到的时候就是这样了。”
“他的护卫呢?”
“在那边!”
陈登顺着手指看过去,见有差不多十多人被看押在角落,当即走了过去。
“贾将军……”
经过了解,陈
登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让人将其带走,与其家人一起看押了起来。然后前往贾逵护卫口中所说的毛府赶去,希望能得到一点有用的消息。
当毛玠从陈登口中得到消息的时候,满是难以置信:“什么?他傻了?”
“不可能!”随即毛玠就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啊?”
陈登不由疑惑:“真的?可是看起来是脑子出问题了啊?”
毛玠坚定的摇了摇头。
陈登见不似作假,暂时忘掉真正的来意,邀请道:“既然是这样,还请孝先前往一探,如何?”
毛玠挑了挑眉,同意了下来,只是在路上的时候,忍不住问道:“不知元龙因何会着紧此事?”
陈登故作高深莫测的笑了笑,道:“以后你会知道的。”
毛玠识趣的点点头,没有再问。当年,二人曾有过一段相交,但是由于家境和观念的不同,他和陈登的关系其实并不算好,顶多也就只能说是平淡如水,彼此有几分熟稔的样子。
带着毛玠来到贾府,陈登迟疑了一下,最后选择让其单独去见贾逵。
没用多久,毛玠就带着一脸无奈再次出现在了陈登面前。
“情况如何?”
“没有问题。”
“嗯,没有问题。”
“那他?”
“因为他不想为你们的陛下效命,所以干脆装傻。”
陈登听出了毛玠的潜台词:不仅是他,毛某也不愿意,那只是你们的陛下。
“好吧,只是暂时可能得委屈你们一阵了。”
“理解。”
贾逵和毛玠的问题暂时搁置,陈登安排好监视的人手以后,带着大军前去与高顺汇合。出发之前,也没忘了去信催促高览。
陈登会高顺汇合后,大军数量已经达到十五万,可以完全隔绝许昌和陈留的联系。当然了,陈留已经全部陷落,有没有联系都没有关系。饶是如此,高顺和陈登商议后,虽然将大营搬到了许昌东面的洧水河畔。
高览接到消息的时候,汝南郡治平舆东面的鲖阳。
“这汝南怎么这么多山?这么多河流?”
高览的话,令成廉颇是赞同。
“是啊,这山啊水的,实在太多了,对我们行军的影响甚大。”
高览无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前面看看!长史和都督已经在许昌东面汇合,我们也不能太慢了啊!”
“嗯,副都督所言极是。”
成廉说完,当先策马前去查看。
汝南的战事,因为汝南高达三十七的城池,还有远比其他州郡要难以行进的道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拿下。换句话讲,高览有得忙了。
……
几天前,公孙度就渡过黄河南下,因为道路的问题,所以打算抛弃御辇,换乘战马。却被典韦以安全为由拒绝了,同时申明这是太子,以及内阁,还有朝中诸位大臣的要求,否则下一次,就没有下一次。
下一次是什么,公孙度很清楚,所以只能同意。
然而,前进之路,比公孙度想的都还要麻烦。再加上典韦有意降低速度,更是慢得厉害。近十天时间,竟然才赶到平丘,真是令人吃惊。
“行了,老典。”
这个时候,公孙度收到了桂花楼传来的消息,面上一喜,叫道:“陈留已经陷落,加快速度,赶往许昌。”
“是,陛下。”
典韦从善如流,还下意识舔了舔嘴唇。
好久没有上战场了呢!
典韦虽然更重视公孙度的安全,但是到底也是一个渴望征战的武将。现在有机会上,那……必须得上啊!
于
第六百七十七章 汉王(六)
到了中军大帐,高顺问道“陛下,我们是否要立即攻打许昌?”
此话一出,帐内众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意动。
公孙度扫视了一眼,淡然道“不用急,或许这次不用动手。”
大部分人顿时满脸的失望,不用打?那玩啥呀!
公孙度装作没看到,又吩咐了几句,然后才出帐,在典韦的护卫下,在大营内到处转悠了起来。不是公孙度闲得慌,而是憋得慌,这一路行来,尽是做马车,哪怕是个比较宽大,震动不强烈的马车,但是到底是马车啊!
转悠了一圈,公孙度总算是将心中的憋闷给排解了出去。
安稳过了一天,次日一早,大营外陡然传来骚动,不多时疾呼声传彻大营。
“报~”
“许昌有使者至!”
公孙度面上顿时泛起了笑意,道“去请他说来。”
“是,陛下。”
目送手下离去,高顺转头满是担忧的说道“陛下,小心敌人有诈啊!”
公孙度明白他所想,却摆手道“不用担心,任何要想对朕不利,都得先过老典这一关。况且,你们不会觉得朕真的老了吧?”
“陛下恕罪,臣绝无此意!”高顺忙道。
“好了,朕也知道你是好意。”公孙度无奈一笑,亲自扶起了高顺。众观几辈子,高顺绝对是他最喜欢的武将之一。要不是这样,也不会力排众议,将这位曾经只是吕布手下寂寂无名的小将扶上一军都督的位置。
当然了,高顺确实有能力,也有着不俗的战绩,但是军中有不少将军并不比他差。不过现在看来,公孙度的决定是对的。
“报,汉使至!”
帐内众人一静,公孙度轻吐二字“进来!”
“大汉中车府令穆顺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穆顺拜倒,同时双手捧着一道圣旨高过头顶,道“汉室不幸,天下离乱,百姓流离失所,陛下自知才不足以力挽狂澜,大明皇帝陛下却有古之贤君之风,故欲效仿尧舜,还请大明皇帝陛下能够接受!”
众人大惊,唯有公孙度和陈登似有所料。
“呈上来让朕看看。”
早已准备好的佐吏上前取过大汉朝廷的制式圣旨,仔细验看一番,发现并没有问题后,才亲自在公孙度面前将其展开。
内容不多,公孙度几眼就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