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3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吧!”

高顺鄙夷的说了句,然后命令道:“传令,让我们的大军出来走走,也让曹军醒醒脑,让他们回忆回忆我们并非孤身对战。”

“是,都督。”

咻嘭

随着烟花的升空,曹操感到不妙。他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但是绝对不是第一次听说。

“丞相,明军将动,不如暂退!”程昱很有眼色,当即建议道,“况且今日不过是试探,便要调动明军骑兵出动,说明我们的办法是有效的,只不过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罢了。”

曹操有了台阶下,自然顺势应道:“也好,鸣金退兵!”

随着“当当”的声音响起,不等明军骑军赶至,曹军便如潮水般退去。

明军追了一段,待即将进入曹军的大型器械攻击范围的时候,便停了下来,然后似是挑衅似的,慢慢的退了回去。

“可恨!这些王八蛋是觉得我们的床弩巨大,难以移动,便如此无视本相,当真可恨。”曹操双目几欲喷火。为了应对明军,曹操下令让朝廷的工匠制作出了威力更大,足以威胁明军的床弩等器械来,缺点就是太重、太大,难以移动。

第一天交战的时候,高顺就发现了曹军中的床弩等物。为了验证其威力,高顺还特意让战争堡垒靠近试探了一番。结果让高顺很是吃惊,战争堡垒上被击中的盾牌被打了个大大的凹陷,几乎被打穿。高顺敢肯定,若并非是组成了战争堡垒,让大部分力量卸掉,不仅会打坏重盾,更是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是以,之后高顺并未再靠近,同时也下令将军中的弩炮、投石车等器械组装起来,威吓曹军不敢动用床弩等物靠近。

错非如此,床弩再大再重,再难以移动,也不是没办法不是,只是不能,只因明军的投石车攻击距离更远,而且数量更多。

曹操有种感觉,高顺是拿他在练兵,否则以明军的这些大型器械,早已将他击败,也正是因此,他才会着急,想要尽快击破战争堡垒,从中取得一线胜机。

徐州,高览得审配之助,与吴军陷入僵持。

之前,在鲁肃的计策下,高览吃了几次小亏,虽然损失不大,但是也令人颇是恼怒。审配到来后,在他的建议下,高览以不变应万变。

吴军在孙策的调教下,其实力在孙刘曹联军之中,仅比曹军低一线,比之翼军可是要强不少。只不过他们和翼军一样,多是步军,也就是鲁肃得力,否则早被高览率领明军将其击破。

“大王,明军怕是另有阴谋,不如早退!”鲁肃也给了孙策撤退的建议。

同样的,孙策也拒绝了,但是他却不是像刘备那样的虚伪。

“退?能退到哪里去,现在不行,以后更不行,此战决定了今后的天下大势。”

不得不说,孙策能作为一路诸侯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的本质。

只不过最先发生变故的,却是汉中。

陈仓,因为徐荣等人动作够快,消息传到马超耳中的时候,已经好几天后。

“什么?陈仓被明军拿下了?陈仓的守军是干什么吃的,为何现在才送来消息?而且哪来的十万明军?这么多人出现在陈仓,为何其他人没有禀报,难道他们都眼瞎吗?这么多人都看不到?杜阳、雍县的守将都应该去死!活着也是浪费粮食!”暴怒的马超差点掐死送信之人,幸得马岱相拦,方才保得一命。

“大哥,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若是让这些人进入汉中可就麻烦了啊,需要立即回援!”

“没错!”

马超冷静了下来,道:“传本将令,速速启程回援!另外,立即遣人通知令明,务必要将人拦在斜谷。到时候与本将一道前后夹击,一举将其击破。”

“是,将军!”马岱应声,又道,“明军也有可能进击西凉,必须要立即通知父亲大人才是。”

“嗯,你安排吧!”

第六百五十三章 汉中失守(一)

“哎,天天呆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真是无聊透顶!”

斜谷关,一个前来换岗的士兵骂骂咧咧的说道。

与他换岗的士兵拖着疲惫的身子无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打了个哈欠,摇头而去。

没人答话,士兵觉得更加无聊,不理会同来换岗的同伴,抱着长枪就在洞门中靠墙坐下,闭上眼睛小憩了起来。要是换做其他时候,他或许还会在外边去打盹,但是这天还是门洞里凉快。

其余士兵摇摇头,也不会理会这货,在门洞外站定,只是怎么看都有些松松垮垮的。

日头渐渐升高,热意也是迅速飞涨,原本在门洞外的守军这个时候也挪到了门洞内。

“都打起精神来!”

突然传来的呼喝,让门洞内昏昏欲睡的士兵瞬间惊醒。抬头一看,慌忙低头喊道:“将军!”

“哼!本将让你们来是值守的,不是让你们在这里来休息的。”庞柔分外不悦。

值守个啥呀?这都快半天时间了,别说人了,连根鸟毛都没有看到!

众士兵心头俱是如此作想,但是面上却丝毫不敢表现出来,口中更是急忙说道:“还请将军恕罪!”

庞柔也知道他们心中如何想的,只是他乃受命而来,曾得其堂兄庞德暗中嘱咐,要他小心戒备。庞柔自问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比斗厮杀固然比不上庞德,但是谨慎小心,并不比谁低。只是

“这地方好久都看不到几个人,铜的会生绿,铁的会出红,如之奈何!”

心头一叹,庞柔一脸肃然的离开了。

待其离开,刚打起精神的士兵们瞬间就恢复了没精打采的模样,倚着门洞的墙壁焉答答的。

“请问”

陡然,一道人影出现在他们面前,问道:“这里是汉中地界吗?”

“啊?”

五名士兵俱是一惊,抬头一看,发现是一个穿着锦衣,须发斑白的老人,这才放下心来,回道:“老人家,过了这里再往南就是汉中了。”

顿了顿,又道:“老人家打哪里来?”

“老朽自北面而来。”

老人说完,又回身指了指百余丈外的一行人,道:“此行意欲贩些北方的货物到汉中售卖。”

“哦,原来如此!”领头的伍长恍然大悟,随即眼珠子一转,道:“敢问老人家是哪家的商队?”

老人苦笑道:“算不上大家,我们不过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联合组成的商队罢了!”

“哦,原来如此!”

伍长再次说了这样的话,只是其间的意味却是大不一样。

老人会意,悄然递过一个钱袋,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几位行个方便,让老朽等人过关,待卖了这些货物,再请几位痛饮!”

伍长掂量了一下,点点头,道:“成吧,赶紧过去吧!”

“多谢、多谢!”

老人再三道谢后,才朝着远处的那些人招了招手。

不多时,远处的一群人赶了过来,列队准备入关。

不想,变故突生,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