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耳聪目明之事。”
“大王仁厚,亮惭愧!”诸葛亮感动道。
马良突然插口道:“其实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事情是诸葛亮和马良一道建议的,但诸葛亮主动请罪了,而马良不仅不请罪,反而隐隐有邀功之意,刘备顿时颇为不悦道:“马军师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无妨?
马良不信,但也没关系,只是淡笑道:“敢问大王和诸葛军师,我们输了吗?”
“嗯?”
刘备和诸葛亮俱是一怔,都看向了马良。
马良也没想得到回答,又道:“没有!不仅没有输,还得到了两座营寨,虽然还被明军自己破坏了,但是明军让营别走的事情发生过吗?没有!”
“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何要不高兴?明军面对我们的大军都要退避三舍,难道不应该是高兴吗?”
随着马良的话,刘备和诸葛亮的眼睛也是越来越亮:是啊,明军先一步走了,不正是因为自知不敌吗?虽然不是击溃,但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更应该只得高兴吗?
“好好好!”
刘备大喜,赞叹道:“非季常之言,本王实不悟也!”
诸葛亮亦是感慨道:“马军师眼光非凡,亮不如也!”
马良并不居功,淡然道:“一叶障目而已,大王和诸葛军师很快也能想到的,良只不过早一步说了出来罢了。”
刘备和诸葛亮没有再抓着这茬,只是看马良的眼光之中赞赏之意更甚。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希冀,望着马良和诸葛亮,问道:“既然明军怕了,我们是否可以乘胜追击?”
“不可!”
诸葛亮当即道,令他奇怪的是,马良没有开口,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这是在把机会让给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话放在这里也是行得通的!
这个时候,诸葛亮才发现自己这位同僚才是真正的智者。深深看了一眼马良,诸葛亮并未拒绝其好意,解释了起来:“大王万万不可!明军营寨,虽然有不少布置,但是到底是比不上城墙的,而今他们退走,巩县和偃师二城必然已经得到了消息,做好了准备,宜应缓缓图之。”
刘备从方才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道:“军师所言有理,明军虽然退了,只是因为差距太大,自知不敌而退,而不是真的怕了。而今退入城池之中,依仗城池之利,又做好了准备,仓促而行的确有违用兵之道。宜应徐徐图之!”
“大王英明!”马良和诸葛亮齐拜道。
翼军暂缓进攻,只是着人加紧打探消息之事,按下不表。
涿县,公孙度相继收到了乔杨楼和高顺的消息。
看过之后,着人唤来了郭嘉、张纮、审配、辛评等人。
“翼军北来,一路所行,观其状,南军都督高顺认为很可能会放弃北进,而是往西进军。”公孙度忧心道,“西军都督赵云引兵镇守西域,朕担心剩下的西军挡不住翼军。”
“这不会吧?”郭嘉不可置信道,“翼军多是步军,又都是出身江南之地,难以适应北面的气候,怕是实力要折损不少吧?如此,有西军黄叙副都督在,即便不胜,但维持不败应该无碍啊!”
“诚如奉孝所言,若仅是这般,朕的确无需担心。”公孙度摇头道,“只是刘备座下,关羽之武勇并不下于黄叙,又有诸葛亮、马良等人从旁相助,黄叙怕是难以抵挡啊!”
“这个诸葛亮和马良有何本事,竟令陛下如此忌惮?”张纮疑惑道。
审配、辛评也是同样满心的疑惑,几人中,郭嘉倒是对二人有所了解,但也仅限于传回的只言片语,远没有公孙度的前鉴之明。前世?
“这些东西一时半会难以说清楚!”
公孙度并未解释,面色一肃,扫视四人,道:“朕欲让你们四人分别前往洛阳、汜水相助,不知可否?”
陛下虽然是在问,但要是真的觉得是在问,那就是傻子。四人齐应道
“谨遵陛下之命!”
公孙度笑道:“好!”
“那奉孝、仲治前往洛阳,子纲和正南前往濮阳。朕相信有你们相助,孙曹刘等人便不足为惧。”
“承蒙陛下信任,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孙度含笑点头,心中却是在想:你们这是抢了孔明的台词啊,不太好吧?
第六百四十五章 联军(十七)
黄叙东走洛阳,抽调了五万精锐,长安之地仍有三万人马。这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准备用来对付马腾的大军。
现在抽走五万也没关系,徐荣传令,留一万人驻守长安,剩下两万前往槐里,准备攻打武功。此前,黄叙多次提请,想要对右扶风用兵,以全据司州,但均被驳回。直到去年年底,公孙度西征之时,才命黄叙拿下槐里、茂陵等靠近京兆尹的城池,但也严令,绝不能踏过武功,为的就是今日。
明军出动,不管动静大小,马腾都不敢小觑,何况两万铁骑,更是急忙着马超前往陈仓,或接应,或
马超闻令,本就等得不耐烦的他,当即领兵北上,穿越褒斜路,前往武功。是的,这家伙天不怕地不怕,对明军的态度比之吴懿更甚,觉得全是吹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传言的那么厉害。
“就让本将来揭穿你们的真面目,同时让天下人看看本将的勇武,知晓咱马孟起的名号!”马超算盘打得很好,想要踩着明军出头。
殊不知,从他自南郑离开,其一举一动都被不时传往长安某处。
“马超动了!”
徐荣轻舒一口气,道:“黄都督,事不宜迟,传令速速启程,务必要在马超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汉中,彻底将马腾、韩遂与中原分割开来。”
“是!”
“大王,情况基本打听清楚了!”
汜水关,诸葛亮急匆匆赶到刘备身前,说道。
“这么快?”
刘备眼前一亮,转头道:“叔侄,立即召集众将前来议事。”
“是,大王。”
刘备点头,又看向诸葛亮,道:“走,我们先去大堂。”
“是!”
主臣二人到了大堂并未等多久,关羽等人便相继到来。
“大王!”
众人齐拜,刘备坦然受之,开口道:“叫你们来,是以为敌情已经探明。”
“当真?”
关羽大喜,请命道:“大王,臣愿为先锋!”
“不急,且先听军师说说情况。”刘备摆手道。
关羽只得退下。
诸葛亮道:“据探骑回报,洛阳一地,有明军不下五万之数,俱是精锐。其中巩县、偃师本个有一校,两千人,但数日前关外的明军退走,分入二城,守军俱是倍增。”
“另外,自数日前,此二城俱已封闭城门,又于护城河与城墙之间布下据马,攻城难度倍增。”
话音方落,马良道:“明军器械甲天下,又有城池之利,若要强攻,损失必然重大,当以围困为主。唯一可虑者,便是明军的援军。”
“臣附议!”
诸葛亮赞同道:“孙子有言,十则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而今大王兵重,可分兵围困巩县、偃师,待取了此二城,再携大胜之威进取洛阳。”
不等刘备说话,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