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味着,陈都尉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沮安和沮授对视一眼,均发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然后挥退了护卫。

“授/儿,你觉得之前公孙度说的有几分可信?”

沮授没有任何的思考,直接回道:“孩儿已经决定接受公孙太守的举荐和征辟。”

沮安没有丝毫对沮授没有回答自己的话感到不满,因为他已经明白沮授话里的意思:无论可信度有多少,只要他信了,那就行了。至于其他,重要吗?

转过头,再看陈都尉跟着阳仪来到房间里边,拜见公孙度。

当陈都尉看到如此年轻的公孙度的时候,面上的不屑之色一闪而过,几乎没有人发现,但公孙度恰恰除外。

“这位是?”

陈都尉说话的语气虽然是带着平淡的味道,但公孙度可不这么看。只有阳仪没有发现之前的变化,回道:“我家公子乃是陛下钦点的秘使。”

陈都尉闻言不由色变,当即拜道:“易阳都尉陈阳拜见天使!”

不管公孙度“秘使”的身份是真是假,陈都尉都不敢去赌,只要有一丝可能是真,他都愿意折节下拜。

“陈都尉请起!”公孙度同样淡淡的说道。

陈阳起身,接着说道:“不知道末将有什么可以为天使大人效劳的?”

公孙度满怀深意的看了一眼陈阳,道:“某年级尚轻,本不足以担任天使之职,然而陛下对某颇是信任,是以只能从命。又,陛下怜悯某年小体弱,未免出现意外,特赏千里马一匹,遣金吾卫数十,以全周身。”

说完,公孙度就紧紧的闭上了嘴巴。陈阳则是感到额头热汗滚滚,这时他的已经有些相信公孙度的话了,因为轻影着实雄壮,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如果是陛下赏赐的,那就说得通了。再有之前阳仪带的那二十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不是金吾卫还能是什么,也只有皇宫的禁卫才能有如此精锐了。

想到这,陈阳十分干脆的,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小臣实不知公子乃是天使,又受到一些小人的挑唆,做出了一些不当的举动,还请天使大人原谅。”

公孙度对于陈阳的无耻很是欣赏的看了一眼,继续淡淡的说道:“既然你也说了不知情,又是受人挑唆,那这次就暂且算了,不过……”

陈阳本来听到“算了”,正想松口气,却又听到“不过”二字,心底一抖,立马说道:“天使大人有什么需要小臣做的,但说无妨,小臣一定去完成。等下,小臣就立马将陛下送给天使的马送回来,挑唆小臣和天使关系的家伙立马下狱,让他直接投胎转世。”

公孙度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就这么坐着,就是不说话。

陈阳这下急得不行,满头都是汗。

“咳咳~”阳仪轻咳两声,道,“我家公子自是仁慈,但是金吾卫的弟兄们就难说了。”

陈阳受了提点,赶紧说道:“小臣家中还算颇有家资,为了酬谢金吾卫的弟兄们……”

“呸,就你也配合金吾卫的弟兄们称兄道弟?”阳仪呸的一声,打断了陈阳的话。

陈阳眼底闪过一丝屈辱之色,虽然金吾卫是皇宫禁卫,但是他好歹是都尉,官职要比他们高,现在阳仪却说他不配与之称兄道弟,这是赤/裸/裸的羞辱。但是陈阳却不得不受着,本就低下的腰更低了——

“小臣家中还算颇有家资,为了酬谢金吾卫的各位大人今日的出手,小臣愿意将其全部拿出,以作酒资。”

“呲~”

阳仪嗤笑道:“想多了,金吾卫的弟兄们是在为陛下赚钱,什么酒资就算了,你可不要害金吾卫的弟兄们,本来他们每次出手二十金就足够了,既然你这么有诚意,那每人五十金好了。不知陈都尉觉得如何?”

不等陈阳回话,公孙度拍手道:“这样很好,就五十金好了。”

说完,公孙度又看向跪倒在地的陈阳,道:“怎么样?不会连这点小钱都拿不出来吧?”

每人五十金,加起来可就是千金!千金呐,这还是小钱?

陈阳恨不得一口老血喷到公孙度和阳仪脸上,再狠狠的打着他们的脸说道:“小钱?既然是小钱,你拿出来我看看?”

可惜,陈阳没那胆子,只能咬牙应道:“是,小臣这就去办。”

公孙度轻轻的挥手道:“去吧去吧,不过要尽快啊,本公子明天就要离开易阳,前往徐州,去办陛下交代的另外一件事,可不能耽搁。”

陈阳还能说什么,只能应道:“是,小臣一定在明天天亮以前办好,保证不会影响陛下交代的事情。”

陈阳退出去之后,阳仪赶紧跟了上去,拉着他到一边低声道:“此次我家公子是受了陛下的密令,所以,切不可胡乱泄露消息,若是误了陛下的大事,不是你我能承担得起的,你明白吗?”

陈阳没有多想,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再让其他任何知道后就匆匆离开了。

不过,在陈阳直接宰了牙将,连夜筹集到了千金之后,隐隐发觉了不对,在把钱送到客栈之后,就匆忙派心腹送了书信到洛阳。

公孙度自是不知道陈阳的小动作,他在轻影归来,又收到千两黄金之后,就直接启程离开了易阳。

第六十六章 糜家之行(上)

沮授的年龄,让公孙度感到了不安,是以在沮授答应接受他的举荐和征辟之后,迅速南下,直扑下邳、广陵,不复之前的悠闲。

下邳陈家,算是公孙度此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失利。

当代家主陈珪,字汉瑜,此行公孙度的重要目标之一。乃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璃、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于前年迁为沛相。

从时间上来看,汉末的人才确实不少,无论是文士,还是武将,都很多,但是真正有才能的文士,可就不多了,至少公孙度能看得上的也就那么三两人。

然而,公孙度忘了陈珪已经成为沛相,官职上和他是相等的,想要招募,可能性实在太小,几近于无。公孙度上门拜访的时候,并未见到陈珪,接待他的人是陈登。

陈登,字元龙,在某书中只是一个刘备手下过度用的龙套。实际上,此人为人爽朗,性格沉静,又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现年方十六的陈登,公孙度也不准备放过,想要招至麾下。只是陈登确有扶世济民之志,但是对于不便吐露真实身份的公孙度来讲,陈登在待客等礼仪上做得十分周到,但丝毫没有同意的意思。

无奈之下,公孙度只能留下一封书信,托陈登代为转交给陈珪之后,便带着阳仪离去。

随后,东进朐县。

朐县之行是公孙度临时添加的,为的是去拜访糜家,用敲诈来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