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2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天已大亮,公孙度往崇德殿踱步而去。

于此同时,宫门处钟声响起,等候已久的文武百官立时动了起来,有序的迈步入宫,向却非殿行去。

“文武百官入殿!”

众大臣有序入殿,依照品级(现在公孙度说了算,所以有了!),文武各居其位。

“陛下驾到!”

这次没有多等,公孙度就到了。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孙度龙行虎步塌上中间的皇位,挺直腰杆做了下去,轻轻一挥手:“众卿平身!赐座!”

“谢陛下!”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昨天,公孙度就对自己身侧的太监感到满意,今天再见之下,更觉满意,对自己当初早就在洛阳和长安挖人的决定感到庆幸,要不然就凭自己去培养,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不要说太监就残忍的话,一行有一行存在的道理,要不然恐怕刽子手各个都是疯子?)

“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

户部尚书田畴率先开口。

“准~”

“是!”

田畴应了声,说道:“我大明帝国多数地方处于北地,每年冬天都会遭遇大雪,是以臣请早做准备,预防可能出现的暴雪,以及房屋倒塌等事故。”

公孙度严肃道:“事关百姓,万事须得小心,尤其是冬天积雪,道路不便,确实应该早做准备,就依田尚书之言。还请田尚书务必上心!”

“谨遵陛下之命!”

田畴退下,徐荣又站了起来:“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

“准~”

“帝国民丰富足,家有余粮,可谓安居乐业也!然,尚有数千万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臣与兵部左右侍郎,及六军都督以为,当扩军,尽快收复故土,让所有百姓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还请陛下恩准!”

“请陛下恩准!”

柳毅、阳仪,以及六军都督府张飞等一应人尽数出声支援。

公孙度眉头微皱,道:“帝国初立,修桥铺路等又短缺,仓促起大军是否有些不妥?”

“不然!”

徐荣据理力争道:“曹操、孙策、刘备等人治下,虽因陛下之故,让百姓基本有饭可吃,但这些年苛捐杂税日重,许多百姓重新走上了饥一顿饱一顿的老路,尤其是曹操再次募兵十万,使得青壮大量减少,还不知明年有多少百姓之家因为壮劳力缺失,耕作不利。倘天时再不济,恐饥荒将至,届时难以计算有多少人被饿死。”

“况且,待剪除了这些贼子,再来修筑道路等也不迟,甚至南方山多,难保不会有更多可供使用的物资。”

“徐尚书所言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既如此,朕准了!”

公孙度恍然,又道:“不过,你们既有此提议,可有章程?”

“回陛下,臣等根据曹操等人的势力,以及近况,觉得可募兵五十万!”

“五十万?”

公孙度大惊,道:“要这么多?”

徐荣没有说话,反而是户部尚书田畴又开口了:“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

“嗯?”

公孙度疑惑不已,但看徐荣和田畴的模样,顿时明白二人早已通了气,于是挥挥手,道:“准~”

“是!”

田畴取出一道奏折高举过头,同时说道:“经过清查,我大明帝国户籍数已经达到六千八百余万,人口数已经超过四万万!”

“这么多?”

公孙度再惊,虽然这些年他没有过多的关注户籍的事情,但隐约记得原本应该只有两千多万户吧,怎么突然就变多了呢?

怀着这样的疑惑,公孙度看起了太监检查过的,田畴的奏折。

阅读完毕,公孙度总算是明白了原因,也为自己之前的疏忽感到自责。

第六百零二章 ?早朝(下)

公孙度的记忆并没有出错,只是他并未看总人口数。  原本有两千三百多万户,人口三万万两千多万人。那为何会有六千多万户?四万万多人呢?  首先,今年拿下的东郡部分地区,以及河南、河东、弘农、京兆、左冯翊等郡,有户口三十万,合计近两百万人口。  其次,在公孙度南征之时,荀攸等人因为当下户籍每户在籍人口太多,不便管理,也不便征兵等事务,遂商议分户。加之有些老人过世之后,家里兄弟分家的,所以最后一统计,户籍数就超过了六千万,翻了倍还有多的。  本来此事需要上禀公孙度,但因为并不是要紧的事务,所以荀攸等人决定先做,但事情做起来花费的时间不少,前段时间本来已经弄好,结果碰上公孙度称帝一事,干脆将时间延后,也算是为称帝献上贺礼了。  而人口的增多,则是有赖于公孙度的政策了,下到十五六新妇,上到三四十的老妇人,都在积极的生孩子,不说每户生一人,折半之后,也要增加三千多万,所以人口数一下子就窜到了四万万以上。  “这么说来,百万大军真的并不多了?”  公孙度嘴角一勾,道:“既然是这样,那也别五十万,直接募兵一百万!”  “一百万?”  田畴道:“陛下,这会不会太多了些?青壮一下子减少这么多,对明年的耕作会有影响的。”  公孙度摇头道:“现在还有多的农田供他们耕种吗?”  “这……”田畴哑然,虽然他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新开垦的农田还比不上新增人口。  “所以嘛,他们实际上应该算是剩余人口,不如将他们招募至军中,既能增加帝国的军力,又能减少打架斗殴等琐屑事件的发生,不是一举多得吗?”公孙度反问道。  “陛下英明!”群臣皆服。  旋即,田畴又道:“启禀陛下,按照每年的开垦速度来看,我们能够容纳两千万新增人口,远远低于新增,如此,是否取消鼓励百姓生育的政令?”  取消生育鼓励政策?  现在每年的新增人口确实很高,加上华佗主持的医学进步甚大,人的寿命将会延长,达到五十不成问题,而且再过几年,恐怕六十都有可能。这样一来人口的增长还会再度提高,这么看的话,似乎真的有必要取消。  公孙度细细琢磨了起来:不过哪怕是农耕时代,哪怕有不少地方不适合耕种,但若是拿下江南,以江南的富庶,养活十万万人绝对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只有人吃饱了饭,才有闲心去想其他的事情,才能促进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尽早走进科技时代,甚至宇宙时代。  虽然那个时候我早已不在,但总归还是要留下些东西的,不管是为了帝国的延续,还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个奋斗的目标,终归是好的。  “不用!”  最后,公孙度拒绝了田畴的提议,但也解释道:“江南鱼米之乡,耕地更多,待将其拿下,一切都不成问题。”  “是,谨遵陛下之命。”  “嗯!”  公孙度点点头,看向徐荣,道:“年岁将近,务必在大雪来临之前完成募兵,今年的冬天,就当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