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很快就切好了种子。

切完种子,自然就要开种了。

每一行的间隔距离比番薯稍近,每一颗种子之间的距离亦是如此,同时坑的深度也要浅不少,主要是番薯个头大,马铃薯种子的个头较小,实际上深度也差不多。

弄完这些,雨渐渐的停了,天色也已不早。

“番薯和马铃薯这两样,大体上就是这样。”公孙度拍了拍手上的泥,总结道,“不过,马铃薯的话,你们可以选择用小一些锄头挖坑,这样要方便,番薯就还是用这大的锄头好了。另外,在播种的时候,如果没有下雨,最好不要下种,如果眼看着老不下雨,播种的时节又要过了,可以先浇水,然后再种。”

“是,主公。”屯田校尉倒是认真的听着,打算回去之后将这些记下来。

公孙度点点头,又道:“另外再留一亩地,某打算用来种植玉米。”

“是,主公。”屯田校尉在今天以前,还觉着公孙度是小题大做,不就种个番薯、马铃薯啊、玉米什么的吗,哪有什么难的。现在却是服了,就说切马铃薯种子这事儿,他原本还以为是整个种下去就行了呢!这么一切,才发现,要是那样做的话,太浪费种子了。

说到这个玉米,公孙度突然想起,这个玉米的种植,农村以人畜的粪水作肥,然后搓团,再用手指摁一个小洞,将玉米粒放进去,最后覆盖上细沙或是细、土。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外面还要蒙上塑料膜,来让其发芽。

这个时代可没有塑料膜,怎么弄?

公孙度觉得头疼,但还是继续说道:“你们要尽快将所有马铃薯和番薯都种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要轮到玉米了,这东西可要复杂得多。再有,番薯长出来了之后一定要通知某,这只是番薯的第一道工序,像这样一幕的番薯种,至少能中十几亩地,一定要记得留出足够的地。”

“啊?”屯田校尉眼睛一突,感情刚才以为番薯最简单是多想了啊!

但随即屯田校尉就觉得不对,见公孙度眉头都皱了起来,心底一颤,忙道:“是,主公。属下一定会留出足够的土地种番薯,也会尽快完成番薯种的种植,以及马铃薯的种植。”

听到这话,公孙度的眉头,舒展开来,然后又说道:“最近,多储存一点人畜粪便,到时候种植玉米需要。”

众人都被公孙度的话给惊到了,这……

屯田校尉更觉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急忙应道:“是,主公。”

随后,公孙度便带着黄叙等人趁着天色还算早,往回赶。

回城之后,临分别之际,魏攸道:“主公,下次种玉米的时候能不能通知一下属下?”

魏攸说这话的时候面色有些不自然,公孙度盯着他看了半晌,更加的不自然。

“哈哈,好!没问题!”

……

十来天后,屯田校尉遣人来报,说种下的番薯和马铃薯都已经发芽。

公孙度琢磨了一下,时间稍微有些长,可能是因为肥力不足,带着黄叙等人赶到屯田所在,将玉米的胚体用粪肥弄好之后,又将粪肥兑水之后,在地里撒上了些许,用以补充肥力。

两天后。

公孙度估摸着应该已经发酵好了,又再次赶到了屯田所在,开始进行玉米的育苗。至于塑料膜的问题,公孙度没法解决,只能将其忽略,至于会有多大的影响,则只能看情况。

好在,数天过去,弄好的玉米团几乎个个都发了芽。

公孙度亲自来看了一遍,面上泛起了笑意,这时他才想起有的地方种植玉米没有这个育苗的过程,直接挖坑点种。

“注意不要让动物吃了玉米芽,这东西可招动物喜欢了。待幼苗有一指高的时候,再派人通知某。”

公孙度临走的时候,又想起了这事儿,便又叮嘱了屯田校尉一句。

玉米苗长得很快,没用几天,就长到了一指高,相比番薯可是快了很多。公孙度觉得肯定是粪肥的问题,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又去看了一下番薯苗,见其长势比之前确实要强,明白的确是这样,便又将此事与屯田校尉提了提,为明年种植提供经验。

玉米苗长成,接着就是分种了。与点种相比,优势在于不需要补种。

番薯下种约莫一个半月,公孙度又赶到了屯田所在,开始了番薯的扦插。

这个时候屯田校尉又觉得大开了眼界,没想到番薯竟然是靠其长出来的番薯藤播种,而且,一根番薯藤,可以种好几个坑。

时间过得很快,前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番薯、马铃薯和玉米都完成了种植,剩下的就是除草,等着结果了。

嗯,屯田校尉也以为是这样。

但等扦插的红薯藤长出来一段时间后,公孙度又来了,而且不是白来的,临走的时候,还摘了一大把番薯叶,看得屯田校尉等人那叫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们哪里知道番薯叶的美味,哼哼!”

公孙度心里很得意,但没有说出来,他打算先试试,品尝一下近乎忘却的味道。

第两百八十六章 可能流行的番薯叶

“老爷!”

“父亲!”

张芷和黄晴、小环相继带着孩子到来,公孙度满脸笑意的说道:“嗯,来了?都坐!”

“是,老爷!”

“是,父亲!”

公孙度笑眯眯的看着妻儿入座,方才举筷,道:“都尝尝新菜,看味道如何!”

“新菜?”黄晴眼睛一亮,扫向桌上,几乎是第一眼,就看到了那盘未曾见过新菜炒番薯叶。

说起这个炒,就不得不提到铁锅和猪油了。

要打口铁锅不难,在公孙度的提点下,匠作坊的铁匠很容易就打了几口出来,然后带回了度辽将军府。

倒是这个猪油,相比两千年后,难得多了,这个时代的猪叫做豚,这也就罢了,个头还小,个头小也就算了,肚里还没啥油水,想要熬点猪油出来那真是难得很呐!不过,想想也是,此时人都难以吃饱,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更别说猪首发

番薯带回来,可谓是让公孙度喜不自禁,有了这东西,不仅养人,还能养猪,到时候或许猪油就要相对容易获得许多了。

公孙度将此事记在心里,决定将养猪进行发展壮大,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猪油,还能提供更多的肉食,丰富百姓的饮食。

张芷和小环没有黄晴的跳脱,却也将目光转了过去。两个孩子虽然还小,但这个时候反倒装作一本正经,只是他们眼底闪烁的光芒却深深的出卖了他们还有个太小,不上桌。

公孙度见大家虽然渴望,却没有谁先动手,明白这是因为他这个一家之主还未动筷,他们就不会动。这事儿他都说过好多遍了,仍是无济于事,公孙度心底无奈一笑,伸手夹一筷子。

“嗯,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