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办了,传令让所有城池都加强戒备,但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是,主公。”

魏攸来得快,也走得快。

但不知为何,公孙度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公孙度又特意传令给了在昌黎的两名幽冥成员,让他们密切注意昌黎等城一应举动,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

果然,没过几天,传回的消息,令公孙度大吃了一惊。

“呵!这还真就是平地无声惊雷起,直将春日把人骇啊!”

公孙度看着手中的纸片,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属下奉命前往宾徒、徒河、房县、险渎四县查探,然,四县不知何时,鲜卑人已经全部撤离,仅余些许老弱,于是属下二人迅速回返昌黎、扶黎。不过此二城的鲜卑也开始了撤离,属下二人此时是否应该尾随,还请主公明断首发

明断!

是在告诉公孙度他们可能已经暴露了,但是不敢擅做决断。

公孙度没有理会这茬,反而是想起了曹操。

当时曹操欲取汉中,却被诸葛亮抢先拿下,兵退斜谷时,曹操正觉进退两难之际,庖厨送上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恰逢此时夏侯惇请问夜间口令,便随口回了“鸡肋”二字。于是夏侯惇传喻全军,都称“鸡肋”。

随后被杨修得知,便让人收拾行装,准备回转……

如今,昌黎对于他而言,就犹如“鸡肋”。

进,除了多几座城池以外,别无益处。反倒因此使得兵力更加分散,不利于防守,更有甚者,因为昌黎郡几乎被洗劫一空,根本无法为守军提供粮草等一应物资,只能从辽东运过去,至于说迁徙人口过去,公孙度是不会考虑的,且不说能不能守住的问题,就说辽东现在实际上都缺少足够的人口啊!只是这样一来,必然使得军粮耗费更重,于后勤大为不利。

“檀石槐!良心大大的坏!”

“坏得不要不要滴!”

公孙度忍不住破口骂了起来。

“报,主公,魏郡丞、糜仓曹到了。”门外的亲兵觉得有些尴尬,但还是高声提醒道。

公孙度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对,怒气未消的应了句:“让他们进来!”

“属下参见主公。”魏攸和糜竺齐齐拜倒。

“嗯!”公孙度余怒未消,但也不会将手下人当做出气筒,道,“起来吧!都坐!”

“谢主公!”

二人起身,分别坐定。

“好了,叫你们来,是……”

公孙度将收到的消息立马说了一遍,然后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二人没有立即回话,而是低头思索了起来,公孙度也不在意,反而也思索了起来。

良久。

糜竺率先开口了:“主公,属下以为,不管鲜卑是什么打算,我们都应该不让他们变得轻松,甚至必要的时候应该给他们带去足够的麻烦。”

公孙度沉思一下也觉得这话大是有道理,毕竟他和鲜卑现在不说不死不休,也差不了多少,不过具体应该怎么办,却还是没有头绪。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糜竺深吸一口气道:“属下觉得无论鲜卑要怎么做,我们都应该将离得近的两座城池接手过来,无论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地方安置从中原来的百姓也好,还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哪像两座也好,都应该这么样。”

“而且,属下经过计算,如果只是拿下就近的两座城池,额外耗费的粮草其实很少,顶多增加了一成而已。”

魏攸赞同道:“主公,属下以为糜仓曹所言极是,不仅能白得两座城池,还因为此二城距离辽东不过数百里,耗费的粮草增加不多,又还能作为辽东在昌黎方向的外围屏障。”

公孙度闻言不由点了点头,道:“嗯,那就这么办吧!”

随即又道:“你们以为应该派何人去接手此二城?”

糜竺没有回话,而是看向了魏攸。

魏攸也不推辞,当即说道:“属下建议以黄都尉为主,新来的卑衍、伦直二位将军为副。若是顺利接手,则留黄都尉于一城,从卑衍、伦直二人中择一人协助,另一人则迁往高句骊听候徐都尉的调遣,弥补黄都尉离开的损失。”

公孙度迟疑了一下,点头道:“嗯,如此甚好。若是顺利拿下,就留卑衍随黄忠守卫此二城吧!”

“是,主公。”

魏攸又建议道:“如糜仓曹所言,无论鲜卑要干什么,我们最好能给他们使绊子才是。因此,属下建议,主公想办法将鲜卑欲要再次南下的消息传到朝廷耳中,另外加大对鲜卑的监视。”

公孙度点点头,道:“嗯,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计议已定,没过多久,黄忠就接到了命令,领着新来的卑衍、伦直就五千马步军迁往左近的昌黎郡二城。

鲜卑撤走得十分干净,是以过程很是顺利,黄忠便自留两千人马留守离辽阳更近的险渎城,卑衍则以曲长的身份,领三千人驻守房县城。

第二百一十二章 鲜卑再次南下

春雷咋起,惊涛滚滚。

大地方今开始回暖,大部分人还在抖抖索索的取暖,檀石槐突然率兵八万自雁门南下,长驱直入,接连击破孟县狼孟阳曲,直逼太原郡郡治晋阳。

八万鲜卑雄兵立于晋阳城外,并未立即攻城,而是派人叫战,意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时任太原郡太守的刑纪忧心忡忡的赶往刺史府,欲与现任并州刺史张懿商议。

方至刺史府府门外,刑纪见到张懿正欲出门,忙拱手道:“刺史大人!”

张懿脚下丝毫不停,没给刑纪多说的机会,直接道:“不用多说,先上城门楼看看具体情况。”

“是,大人!”刑纪也不多言,应了声,就招呼部曲紧跟其后,一道往北城门赶去。

张懿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时间并不长,也就数月时间,俸禄六百石。

刑纪在任时间则已有数年,俸禄为比两千石。按理说官级还在张懿之上,但是来敌可是凶猛无敌的鲜卑,刑纪已经被吓破了胆,又因为张懿在士林声名卓着,算是他的前辈,是以,他才会在张懿面前放低姿态。

刑纪甚至想着有张懿顶在前边,就算是晋阳被破,到时候也顶多是花钱免灾。

他却忘了一件事,晋阳若是被破,他首先得逃掉性命,才能免除罪责,问题是,面对来如风,去如电的鲜卑骑兵,他能逃掉吗?又能往哪里逃呢?

很快,来到城门楼。

张懿见鲜卑仍在搦战,尚未有攻城的迹象,不由松了口气。然后迅速来到城墙垛口,悄悄向外看去。

刑纪将张懿竟然将他晾在一边,心中不由大怒,要知道刺史往大了讲,负责一州的政事,而太守则署理一郡的军政,是一郡真正的管理者。

但刑纪看着面色惶然的守军还是压下了心头的怒火,轻哼一声,也不管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