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个意思。

但前者是是放弃官职,后者是要做那软骨头,投降!这……换做稍有血性之人都难啊!更别说胡言深知胡县令之倔,远远超过了他,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纠结了半晌,胡言起身一躬到底。

胡言好歹一大把年纪了,给他行大礼,会折寿的。

公孙度一惊,慌忙将其扶住道:“有事儿慢慢说就是了,你说对吧?”心底却道:你这样做不是逼我吗!不过,这不也正说明胡县令和你这老家伙有关系吗!真是关心则乱啊!嘿嘿!

胡言也察觉到此举不妥,顺势起身,只是想到胡县令,又想到周显的下场,最后很一咬牙,道:“大人,还请给老朽的两天时间,老朽保证能劝得胡县令来降。”

公孙度眼珠一转,心底有了主意。

“好,某同意了,只要胡兄能在两天之类劝得胡县令来降,某便不会计较其余事情。”公孙度见胡言面上泛起喜色,眼中升起一抹笑意,又道,“其实,若是胡兄不能劝服胡县令也没关系,只要……”

“只要什么?”胡言顿时大喜,接着又变得颇是紧张,实在他也没有把握啊!先前两天之说,不过是想要再争取一下,努力一下。现在又有了新的希望,岂能不令其欣喜,还有紧张。

“嗯!”公孙度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了,就逃不掉了,“只要胡兄能仔细说说这么胡县令的来历,说不得到时候就不得不留他一命呢!”

公孙度在“来历”、“不得不”两个词上特意说得很重。

胡言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深深的看了一眼公孙度,接着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公孙度也不急,就这么静静的等着,只是偶尔喝口茶,欣赏着滚滚而来的热气……

迷茫、彷徨……

种种情绪,不能道出胡言此时心中所想之万一,已然复杂到了极致。

不知过了多久,胡言终于有了决定,看着公孙度,定定道:“胡梓乃吾子。”

额~

公孙度虽然已有所料,但还是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开口。

反观胡言,说出这话,反倒是松了口气,就好像突然想通了一般。

“大人还是除了我们父子二人以外,唯一知道此事之人。”

公孙度心底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像是在……逼良为娼。

说得大了点,也不太对,但就是这么个意思。

胡言则是毫不理会,面现回忆之色——

“当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年隐秘

本朝自高祖起,所有皇帝治国皆以平衡为要。或以外戚制衡权贵,或以宦官制衡外戚,或以……

然,无论当朝皇帝以何种方式治国,平衡朝政,朝中的大臣都离不开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等等,更是整个朝廷的顶梁柱。儒道阴阳法治政,兵家治军,墨家制以各类装备、器械、屋宇等等。

他们或附庸外戚,或附庸宦官、权贵,但更多的人是保持中立,不偏向任何人。其中又以儒家势大,力压其余各家成为中立派的主要力量。这从董仲舒等人为当朝的皇帝所倚重,就能看出,儒家在朝堂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有道是树大招风,儒家也不可能全都是温文尔雅之人。况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如此,两三百年下来,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还是其他诸子百家,对儒家是有怨气的,之前只是碍于形势,没有爆发罢了。但在数十年前,郑玄、蔡邕、胡信等人声名鹊起之时,朝堂起风了——

“当年,宦官与外戚沆瀣一气,把持朝中权柄,我等年轻气盛,在朝中、各地批驳他们蒙蔽天听,不为人子,如此种种。”

“起初,他们倒是能忍耐,后来我们以为他们不过是没牙的老虎,于是变本加厉,希望能唤醒陛下,剪除贼人。只是等到却是一道教化万民的圣旨。”

“当时朝野混乱,外又有各部异族骚扰不断,又恰逢高句丽一部向陛下献上国书表示臣服。是以,我等倒也不以为意,只以为是恰逢其会,以至于一些老狐狸趁机退缩也没有察觉到不对,只是兴致勃勃的接受皇命,到了这里。”

胡言说起这些,难免有些唏嘘。但公孙度看他神色,却也明白他早已释怀。

当真是有种往事种种,俱已成空。

“伯喈、康成,以及老朽,能在人才济济中的儒家之中崭露头角,自然也不是傻的。待到了这里没两年,就发现儒家的子弟是越来越少,也就隐隐有些明白了。”

公孙度听到这话忍不住嘀咕起来:这都不算傻,怎么才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不想你们几个名头甚高之人进入朝堂,以免对他们产生威胁,但是偏偏就自觉自愿上当了,简直是愚不可及!

胡言没法听到公孙度的心声,他依旧沉浸在回忆之中——

“于是我们三人一合计,就全都明白了。只是事已至此,以我们当时的执拗,怎么可能低头。又撑了数年,眼见朝堂局势越发的诡秘,而其他大儒也隐隐有疏远我们的意思。我们便明白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若不然迟早会成为其他大儒的眼中钉,失去最后的支持。”

“因此,老朽便提议,他们二人就此离去,由老朽继续呆在这里。一个人被排斥,总比三个人都被排斥的好。但以我们多年的情谊,伯喈和康成是怎么也不同意,最后不欢而散。”

说到这里,胡言的面上泛起了自豪、后悔、愤怒等情绪。

公孙度就有些看不明白了,自豪能理解,为三人的情谊自豪嘛!后悔……难道说是后悔继续呆在这儿了?不过看着样子也不像啊,要是真后悔了,不可能是现在才后悔吧,这后来的二三十年时间就算不在最前边的十多年,后边的十多年时间里后悔了,回去不就解了。

就算后悔了,面子上过不去,硬挺着呆在这儿,也勉强说得过去。

可愤怒是什么回事儿?

难道是对蔡邕和郑玄二人的愤怒,觉得他们不应该与之划清界限?不应该啊!既然能提出让他们二人回去的想法,还能想不到他们不得不与之划清界限,不可能啊这!

胡言心绪稍敛,又继续道:“后来,大概过了一年多时间,老朽终于想到了让他们安心回去的办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三人中仅老朽在前来此地之前有娶妻,并育有一子一女。他们二人原本定下的婚约,也被延后。他们以为老朽不知道,若是他们不回去,就不是延后那么简单,最终可能会是退婚。”

“由此,这才说服了他们。”

“可是……”

公孙度陡然发现胡言浑身上下充满了怒火,若是此时能来个打火机,说不定就直接引燃了。

然后会爆炸吗?

“那些人竟然将我家中数十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