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洋彼岸的来信
林千军递了根烟,掏出打火机给李志永点上,这才含笑道:“我听说李老师是预报海城地震的大功臣。”
李志永一怔,继而不无得意地道:“过奖了过奖了,我只是恰逢其会罢了,海城地震的预报是中科院、地震台、辽宁当地无数专家、领导做出的共同决策,我只是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话虽如此说,李志永依然高兴得满脸通红。
林千军道:“李老师过谦了,我听说李老师当时正在营口探亲,感受到前期的微震后,立刻赶到营口市科技局和地震办,警告接下来可能有大地震。你的专业能力,那可真不是盖的。”
听着林千军的吹捧,李永志摇头晃脑道:“我那时在邢台大队工作,在沈阳水库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测,结束观测后到营口看望家人。”
“2月4日,营口发生有感地震,我立刻警觉起来,因为沈阳水库的监测也发现过一些不寻常的地质活动,所以我立刻判断接下来会有更大的地震。而事实证明,我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
林千军道:“这样说来,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李志永点点头:“是的,大型地震之前,会有很多预兆,我在营口亲身经营了多次小地震,还亲眼看到地面下有火球喷出来,有沙子和水如同喷泉一样高高喷出来--”
李志永兴致高涨,比划着手脚,说得正热闹,林千军突然插嘴道:“可是唐山大地震为何没有预报?”
李志永顿时如被戳破的气球一样瘪了下来,他皱眉道:“地震预报是项非常复杂的科学,我们人类对脚下的大地了解并不多,海城地震前期有许多小地震,用我们的行话说,小震闹腾,大震到。可是唐山地震前,唐山、天津一带近一个月内,连一级地震都没有,没有人能够预测、预报。”
李志永冷静下来后,才发觉不对劲--这姓林的小伙子是部委的,他跑到地球物理所问地震预测算什么事儿啊,就算是要兴师问罪追究责任,也轮不到他啊。
李志永干巴巴地道:“林同志,如果你没有什么别的事想了解,我要工作了。”这是下逐客令了。
林千军却不以为意,他真诚地道:“不好意思,李老师,您误会了,我并没有任何恶意,这次前来找你,也是以私人的身份,与单位无关。我是真的很好奇有关地震预报方面的情况。”
李志永绷起来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他叹了口气道:“地震预测太难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遥远的星空,美国人的旅行者2号飞船正在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旅行,可是我们对脚下大地的了解却并不多。”
“不要说我们,就是苏联老大哥,就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佬,对地震的研究也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收获。”
林千军微微点了点头:“李老师,地震预报难,那么火山预报呢?能不能预测火山的喷发?”
李志永一怔:“火山?嗯,火山喷发也是地质灾变的一种,相对地震而言,活火山的活动迹象更为明显,比如说岩浆流动、火山烟的喷发都比较容易观测到,相应的也能提前进行预测、警报。”
林千军迟疑了片刻,心里似乎有什么难题难以出口,最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李老师听说过圣海伦斯火山吗?”
说着,他取过李志永办公桌上的纸笔,写下了Mount St. Helen’s。
李志永一皱眉:“圣海伦斯火山?我知道,那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一座活火山。”说着,他取过了桌子上的一个大地球仪,用手指转了转,指着地球仪上的一处地点道:“应该是在这个位置。”
他又将手指划到太平洋一带:“这一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分布着160多座活火山,圣海伦斯火山只是其中一座。”
林千军的表情顿时失望起来:“活火山?这样说来,随便什么人都能看到它喷出的岩浆烟柱,也就不存在什么预测不预测的事了。”
李志永瞪大了眼睛:“林同志,你在说什么啊。你以为活火山就是那种一直流着滚烫发红的岩浆,环形火山口终年如同烧开了的水壶一样喷着白烟的火山吗?”
“我们所说的活火山,可能上百年、不,数百年才喷发一次!在下一次喷发前,活火山完全有可能没有任何预兆!要不然为什么活火山喷发也会造成重大灾害呢。”
李志永说得兴起,从文件柜里翻出了几份花花绿绿满是外文的杂志:“瞧瞧,这就是外国地质专家拍摄的活火山,有的火山口变成了巨型湖泊,有的火山口遍布花草树木。”
“可是我告诉你,这些看起来没有危害风景宜人的火山,在数十公里深处,却翻腾着赤红的岩浆,一旦爆发,其威力比原子弹、氢弹还大!”
林千军翻看着杂志,思绪翻腾,的确,光看杂志上的美景,没人相信这火山会突然喷发。
可是,蝴蝶大师却准确预测了圣海伦斯火山的爆发日期,他是怎样做到的?
李志永不无好奇地打量着林千军,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部委来的小年轻,为何对火山这样感兴趣--这破案和火山又能搭上什么边?
他实在忍不住,委婉地道:“这个,林同志啊,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协助的吗?如果你们办案需要我的专业知识,我一定全力以赴。”
林千军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完全是因为私人原因前来找李老师讨教。不过,我的确有个不请之请,不知能不能麻烦李老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帮我收集一下圣海伦斯火山的情况?”
李志永挠了挠头:“嗯,我们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和美国方面的同行的确有些联系,你知道,科学这东西,虽然讲究自力更生,可也不能闭门造车,得与外界交流、学习。”
“我和美国的几个地质专家也有些书信往来,可以帮你问一问。只不过对外信件来回很慢,你得耐心等等。”
林千军一迭声地道:“那可真谢谢你了!我不心急,这火山也不会说爆发就爆发对不对?嗯,今天是2月26日,到5月18日还有近3个月时间,这段时间了解相关信息足够了。”
李志永哈哈大笑起来:“3个月?林同志,你恐怕要失望了,不要说3个月,就是3年、30年,这圣海伦斯火山也不可能爆发。这可是火山,不是你家里的水壶,说开就开。”
林千军再三道谢,劝阻了李志永相送,匆匆离去,听着走廊尽头的脚步声,李志永摇了摇头,掩上了办公室的门。
他坐回写字台边,点上一根烟,回想着这个自称为林千军的年轻警察,不禁有些失笑,有趣,一个喜欢火山的警察。
对了,他刚才提到5月18日这个日期,他为何提到这个日子?难道他以为,圣海伦斯火山会在5月18日喷发?
哈哈哈哈,这绝对是自己干这一行来听说过的最滑稽的笑话!居然有人企图精确的预测万里之外一座活火山的喷发!
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话虽如此说,李志永依然取过纸笔,给国外的同行写起信来,他以前是正宗的土专家,并没有喝过洋墨水。
但是近年来,随着改开的步伐越来越快,地球物理所和国外的交流也多了起来,他恶补了一阵英文,勉强能写一些内容简单的信件。
好在这种纯学术性的信件多用的是专业词汇,又不是写情书,只要大概意思不错,国外的专家也能看得懂。
正如李志永对林千军所言,与国外的信件颇耗时间,薄薄的信件寄出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都没有回音,以至于李志永都快将这件事给忘了。
直到4月7日,一封来自美国的航空信件寄到他的书桌上,他才回想起那个古怪的林同志托付自己的事。
李志永正在发怔,面对着放在书桌上的航空信件发怔,这信件,未免也太厚了吧!
李志永原本以为,美国的专家会出于礼貌给自己冒昧的信件一个简单的答复--他都能想得到对方回信的内容,不过是对圣海伦斯火山教科书一样的描述。
这是科学解答,又不是游记,需要扬扬洒洒写上一大堆。
可是可是,现在出现有自己案头上的信件,却又厚又沉,鼓鼓囊囊,如同里面塞了一本书一样。
这个,对方该不会是寄借信件了吧?
李志永再三确认,信封上的收信人的确是自己名字的拼音,这才取过剪刀,打开了信件。
哗啦,一堆照片从信封口泄出来,落到桌面上,甚至洒到了地面上。
李志永忙蹲下身去捡,但他半蹲的身子突然僵住了,手里捏着一张照片,瞪大了眼睛--那照片上,是一座火山典型的环形火山口,那山口升腾着醒目的烟柱!
这是什么!?这难道就是圣海伦斯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