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最忠诚的信徒(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48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0章 最忠诚的信徒

  可是现在,为了狗娘养的范园焱,自己却要亲自下令击毁心爱的战机。

  刘忠如何不明白李大队长的心情,他摇了摇头,接过电台的话筒:“我是刘忠,我命令,立刻击落3171,重复一遍,立刻击落--”

  这时,电台里传来拦截范园焱战机驾驶员的急促呼叫:“3171转向了,他正在调头。”

  这时,雷达兵也大声汇报:“3171转向,距海峡中线五公里处转向。”

  刘忠长长松了口气,捏着话筒的手缓缓松开了。

  林千军一直默默地站在角落里,他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一夜未眠,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他无比庆幸--自己信任蝴蝶的来信做对了。如果不是自己冒险一搏,范园焱的逃亡将成为这支英雄的部队一个重大的污点。

  似乎猜到了林千军心里在想什么,刘忠转过身,伸手,重重握了握林千军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李大队长看向林千军的眼神更是五味陈杂,在他看来,林千军就是只报丧的乌鸦,可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林千军,等范园焱逃亡事发后,自己身为直属领导解甲归田是轻的,甚至有可能因为渎职被送上军事法庭。

  只不过,李大队长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和范园焱日夜相处,怎么就被蒙在鼓里,对他的逃亡计划一无所知?而远在千里之外京城的林千军却洞若观火?不知道自己以及自己负责的大队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被这个林副股长掌握在掌心中。

  一刹那,林千军在李大队长的心中变得高深莫测,令他惊惧交加。

  在空中两架驾机的押送下,3171缓缓降落地跑道上,跑道两侧早就停满了泡沫救火车、救护车以及载满荷枪实弹战士的大卡车,3171一触地,还在滑行时,两侧的车辆就紧紧跟随,一路疾驶,卡车上战士们黑洞洞的枪口直指战机机舱。

  机舱里的范园焱把两侧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但他没有任何异动,他其实是个胆小鬼,既然不敢驾机冲过海峡中线坠海,那如今更不会有什么冲动之举。

  范园焱老老实在跑道尽头踩下了刹车,战机稳稳停住,在发动机还在运转时,几架梯子已经搭上了机舱,几双粗大有力的手伸过来,粗暴地打开了机舱,把范园焱如同拖死狗一样拖出来。其中一双大手的主人,正是李大队长。

  李大队长双眼喷着怒火,一拳砸在范园焱的脸上,顺手把他的飞行帽摘下来,扔到了地上,往他脸上重重吐了口唾沫:“叛徒。”

  范园焱连抬头看一眼李大队长的勇气都没有,被战士们押上卡车,无数支枪口对准了他,疾驶而去--等待他的,是军事法庭庄严的审判。

  林千军在塔台里签了几份文件,和刘忠政委又闲扯了几句,刘忠并没有和林千军交流范园焱的具体案情,更没有探问他的情报究竟来自何处,只是闲话家常聊了几句林千军长辈在军中的一些往事,一聊才发现,中国虽大,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七绕八绕还真能扯上--刘忠甚至和林千军有些不出五服的亲戚关系。

  林千军自然,这是刘忠这是在向自己示好,这也意味着,从此后,部队上欠了林千军一个大大的人情。

  当晚,刘忠亲自安排了一架运输机,把林千军送回了京城,林千军在嘈杂的机舱里沉沉睡去,在梦中,他梦到一只小蝴蝶围绕着自己轻快地飞舞着。

  京城这地方,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林千军人还在天上飞呢,各种小道消息就已经满京城乱飞了,人们互相打着电话,或者在小酒店里私语,传播着一个被不断添油加醋的流言,这流言越传面目越失真,但其中的核心却没变,那就是部委新上任不久的林千军副股长,立下了惊天大功。

  林千军甚至惊动了红墙里的几位老人家,有位老人家笑着夸他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林千军年龄并不小,但是在部委里一群老头子中间,的确称得上“少年”两字了。

  林千军回到京城后,顶着两个熊猫眼回到家里,一头栽倒在睡上,美美睡了一觉,突然,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林千军抹着眼屎打开了门,却是办公室的同事,那同事满脸堆笑:“林股长,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了,不过部里领导突然来通知,要视察我们办公室,你快打理一下去办公室吧,大家都等着你呢。”

  戏肉来了。林千军自然知道为何前段时间还对自己拍桌子瞪眼睛的部领导突然前来视察工作,他不动声色应了声,匆匆洗了脸,换上身新的警服,跳上前来接自己的警车,疾驶而去。

  一到办公室,前段时间不知跑哪儿去的同志们齐齐刷刷都到了,看到林千军进门,也不知道谁带头,全办公室的同志们都鼓起掌来,有人打了声口哨:“林股长,给咱们部委露大脸了。”

  的确是露大脸,谁能想到,林千军居然能把手伸到部队里,把一个叛逃分子给揪了出来,这事儿的影响力可比抓什么连环杀手牛逼多了。

  在掌声中,办公室地大门打开了,部里几位主要领导络绎而进,主管副部长笑道:“呵,好热闹,原来是给我们的破案英雄接风啊。”

  林千军忙冲几位领导敬了个礼:“这是我应尽的职责,算不上什么英雄。”

  副部长满意地点点头:“居功不自傲,好,很好。”

  接着,副部长认真视察了办公室的工作,向在岗位上勤奋工作的同志们嘘寒问暖,末了,发表了一段鼓舞干劲的重要讲话。

  林千军代表办公室全体同志表了态,再接再厉,争取再立新功--名义上的正股长笑眯眯站在一边,自觉地不抢风头,他心里明白,不用过多久,林千军这“副股长”就能转正了。

  领导们视察完毕,在同志们热烈的鼓掌中离去,副部长向林千军招了招手,让他跟着自己回到了办公室,秘书给林千军倒了茶,掩上了门。

  副部长轻松地靠在椅子上,对林千军热诚地道:“小林啊,部里已经决定加大对新部室的支持力度,你回头打个报告,要钱有人要物资尽管开口--哼,有些人说我偏心,对新部室支持力度过大,说什么现在哪个部室都缺经费,凭什么给你们优先。我就偏心了。有些人人浮于事,有些人至今只知道内斗,我就偏心小林你这样干实事的。”

  林千军知道这是论功行赏了,他也不客气,道:“好,我回头就整理一份报告。对了,部长,我想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副部长眼睛眯了起来,打量了一下林千军:“噢?什么事?我能办到的,尽量替你办。”--领导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宽容优待了。

  林千军道:“我想,能不能请部里出面,给人报发篇新闻稿,宣传一下我们新部室近期的工作?当然,关于部队上的事,就暂时不提了,主要是那两件刑事案件。”

  副部长立刻明白了林千军的意图,他是希望通过新闻报道,鼓舞新部室同志们的士气。

  的确,前段时间林千军的工作没有起色,包括自己在内,不少领导都敲打过他,以至于新部室的同志们人心浮动,纷纷思去。

  当然,这其中也有林千军少年成名,忍不住炫耀一下的心思。不过,副部长并不以为意,这才是年轻人的心性嘛,有点浮躁,这就对了。

  说心里话,副部长对林千军究竟是如何得到部队内部如此隐秘的情报的,也心怀疑虑,他对林千军知根知底,是绝对不相信外面流传林千军在部队内部有隐藏极深位置极高的线人这种话的--这真正是放屁,以林千军的社会地位,他给人家做线人还差不多。

  更多的可能,是林千军在部队内部的熟人,不小心露出了些口风,而林千军高度警惕,抓住了其中的要点,又有胆有谋敢于行动,以至于揭破了这上达天听的大事。

  事后回想,此事风险极大,林千军凭着道听途说就敢找到那位老人家门上去,可如果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那林千军一身前程尽毁,就准备被打发到偏远地区喝西北风吧。

  这小子,真是有运气,福将。

  副部长在心里盘算着,对林千军点了点头:“没问题,我在人报有几位老朋友,头版肯定上不了,但二版三版没问题,这样吧,我也不麻烦人家大记者来采访了,干脆你自己弄篇稿子,挂个通讯员的名字交给我,我帮你发给人报。”

  林千军一脸喜不自禁的样子,冲副部长敬了个礼,带着一阵风匆匆而去。

  林千军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管不上和热情的同事们打招呼,关上门,摊开纸,匆匆落笔。

  他要写篇报道,不,更精确地说,是写封信,一封给蝴蝶的信。

  至今为止,林千军一共先后收到四封蝴蝶的来信,其中三封是芳姐通过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一封是蝴蝶直接投递到部委收发室的,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蝴蝶的信,在各个部门收发室里躺着。

  林千军一定要找到蝴蝶--最起码,要保证自己收到蝴蝶的来信。

  因为,蝴蝶的信,就是他林千军今后一辈子飞黄腾达的保证。蝴蝶的每封信的内容都匪夷所思到了极点,但事实却最终证明,蝴蝶无一虚言。

  如今,林千军成了蝴蝶最忠诚的信徒,他是如此虔诚地企盼着得到蝴蝶的来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想垄断蝴蝶的每一封信。

  因为,那不是简单的信件,那是,天启。

  林千军不可能大张旗鼓动用部委的力量寻找蝴蝶,那只会暴露蝴蝶,暴露自己,他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自己找不到蝴蝶,那就让蝴蝶知道自己在找他。

  林千军决定通过人报的新闻报道,给蝴蝶一个信号,告诉蝴蝶,在部委里面,有个叫林千军的人,在企盼着他的来信--我的祖宗啊,你老人家就别再把信到处乱发了,直接寄给我就行了。

  以人报在全国的影响力,无论蝴蝶身在何处,他都能够看到。

  王宇辰并不知道林千军正在千方百计联络自己,他正面临着一个重大危机--要上学了。

  朱明正在给儿子展示新买的书包、铅笔盒、橡皮、铅笔等学习文具,还给王宇辰准备了一双标志性的白跑鞋。

  “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上课回答要先举手,不要在走廊上乱跑乱跳--”朱明絮絮叨叨地念着,她自己虽然是老师,平时也没少教儿子各种学习的规矩,但事到临头,依然有些紧张,不是担心王宇辰不好好听课,就是担心他和别的孩子闹矛盾。

  王宇辰乖乖地道:“我知道了,妈妈你放心好了。”

  朱明这才笑着揉了揉王宇辰的头发,帮他把书包背到肩上,穿上白跑鞋,牵着他的手,向学校而去。

  王宇辰就读的小学叫大梁街小学,出了向阳院,出门右拐,再左拐,沿着小巷走百米,出了巷口就是教堂--只不过如今教堂早就另改他用了,向左就是大梁街小学的大门了。

  这条路朱明带着王宇辰走过好几回,但今天依然坚持陪着儿子一起来上学,路上遇到不少和王宇辰同样打扮的孩子和父母,有的孩子一脸兴奋,有的孩子却又哭又闹,大声嚷嚷着不愿意上学,被父母如同拎小猪一样拎着走。

  王宇辰还看到了同住向阳院的几个孩子--王德承、朱艳、林远、李波等孩子,他平时为了装出“正常小孩子”的模样,经常和他们一起玩,也算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王宇辰的手段,想收买几个小屁孩还不是手到擒来,几个小家伙见到王宇辰,都亲热地打着招呼,手牵手一起去学校。

  大梁街小学门口,早有一排老师整队相迎,看到老师们严肃认真的面容,孩子们顿时静下声来,举止都变得有些局促,王宇辰和妈妈朱明挥手告别,顺着人流进了校门。

  操场上,早有白线划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方框,最前面用白粉写着班级的名字,王宇辰被带到105班,不一会儿,他的前后左右就站满了小朋友,一个中年女教师正在前面念著名册点名,这就是王宇辰小学时的班主任了,崔艳群。

  崔艳群点完名,带着孩子们如同一群小绵羊一样向教室走去,这时,一只小手突然伸过来,扯了扯她的衣角,崔艳群转过身:“小朋友,有什么事吗?是要上厕所吗?”

  扯崔艳群衣角的正是王宇辰,他露出一个自认最可爱最无害的笑脸:“崔老师,我能不能不上学?”

  崔艳群一怔,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们向来很胆小,连跟老师大声说话也不敢,可这孩子居然大大方方叫自己崔老师,还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

  崔艳群微笑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你到学校来就是来读书识字的,怎么可以不上学呢?”

  “我叫王宇辰,三划王的王,宇宙的宇,星辰的辰。崔老师,我已经会读书写字了。”王宇辰道。

  这时,崔艳群已经把孩子们带进了教室,她正打算把胡言乱语的王宇辰领到座位上去,却看到王宇辰突然跑到黑板前,抓起一支粉笔,踮起脚尖,在黑板上刷刷写起来,在崔艳群目瞪口呆的眼神中,一篇李白的《静夜思》端端正正出现在黑板上。

  王宇辰得意地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对崔艳群道:“崔老师,我说过的,我会写字的,不用再浪费时间学习了。”

  半个小时后,一年级教师办公室,几个老师正围着一张桌子,如同看什么西洋景一样看着坐在崔艳群办公桌旁的王宇辰,王宇辰坐在椅子上,脚还够不着地,正捉着铅笔,吭哧吭哧做着一张卷子。

  崔艳群正在埋头批改着一张试卷,半晌,她抬起头,满脸都是兴奋的潮红:“一百分。二年级的语文期中考试,依然是一百分。”

  围观的老师一阵哗然:“一年级的期中、期末试卷,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没想到二年级的内容也难不倒他。这孩子不得了啊。神童啊。”

  数学老师一直伸长着脖子,如同被人拽着的鹅一样,从王宇辰背后盯着他正在做的数学试卷,这时道:“我看这二年级的数学试卷,肯定也是一百分,做到现在,一道错的都没有,这孩子甚至不用打草稿。”

  王宇辰心说,就二年级的数学题,小爷闭着眼睛也能算出来,要不是怕你们大惊小怪,我做道一元二次方程式让你们开开眼。

  崔艳群和老师们如同看到从天而降的金元宝一样,喜滋滋地打量着王宇辰,有位老师不无羡慕地道:“崔老师,你可捡到宝了,你的班里出了一个神童呢。你可得好好培养他,让他成为国家的栋梁。”